摘 要: 语感能力是学生学好语丈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教师要积极探索语感培养的新途径,利用有效策略,加强语感培养,发辰学生语文素质。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语感;培养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敦学中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教师要正确理解“语感” 的内涵及特点,掌握培养学生语感的方法及策略,重视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训练学生的语感,将语感培养贯彻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
一、“语感”的内涵及语感培养的重要性
什么是“语感”?夏丐尊和叶 陶在《文心·语汇与语感》中告诉我们: “语感是对于辞类的感觉力”;叶圣陶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又强调良好的语感表现为对于语言文字有灵敏的感受。这是我国教育界对于“语感” 内涵的最早界定。语感具有直觉性、整体性、联想性、体验性特点。学生的领悟不依赖逻辑思维,靠直觉思维把握文本;在具体的语境中感受意蕴;能迅速形成联想和想象,并具有个性化特征,不同的情景、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体验。由此可见,语感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这种心智活动是由语言文字引发的,表现为对语言的直官感觉与运用,表现在理解语言、遣词造句、口语和书面语综合运用等方面。
初中语文教学要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不能忽视语感的iJiI练。要坚持不懈地在阅读、口语交际与写作训练中进行训练与积累。学生只有凭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才能架起通往作者心灵的桥梁。叶圣陶先生谆谆告诫我们,语言文字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语感训练是思维和语言训练的综合体现,语感能力是学生学好语文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培养这种把握语言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优化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语感能力
1.通过讲解范读,引发学生的语感
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能力,而理解则要依托“语感”才能完成。语感是较为迅捷的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讲解”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前提:范读是通过感情和技巧的示范,给学生以启发和感染。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太浅,往往对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理解得不够准确、深刻,自己无法体验这些情感,而范读则能帮助学生较好地触摸语言文字,感悟其中的思想感情。为了让学生读好,教师首先要读好,要给学生做出好的示范,来展现自身情感的变化,从而“传染语感于学生”,引发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境界,获取准确、鲜明的感知。
笔者认为,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悟性,融感性与理性为一体,和谐相生、相辅相成。为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要切实练好“讲解范读”的功夫,做到讲解有度,训练有方。教师有声有色、入情入境的范读能够让学生的情感与教师和作品的情感产生共鸣,这种范读尤其适用于诗歌与散文的教学。学生欣赏老师的范读之后,要用心模仿,通过自己的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会用有声的语言来传达出自己的理解,从而步入体验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的境地。
2.通过朗读诵读,训练学生的语感
“讲解”只能使学生知道,是一种直接的、简单的告诉;而朗读、诵读则能使学生获取真切的感受与体验,有助于促进语感的形成, 增进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因此, 初中语文教师要格外重视朗读和诵读训练,帮助学生积累语言、体验情感、培养语感。“诵读”能够把缄默的语言变得有声有色,将内隐的情感显现出来,将抽象的情景直观化。当然,指导学生朗读或诵读,语调要抑扬顿挫,表情要富于变化,杜绝唱读。朗读的节拍要随着作者情感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朗读充分感知文本遣词造句之妙,联系具体的语境咀嚼品味重点语句中蕴含的情感,用自己的声音传达作者或文本角色内心复杂的情感,与之产生共鸣,进而达成训练语感之目标。
为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诵读中欣赏;要指导学生结合语境,体会句义,升华认识。多朗读、多背诵,方能领略到语言的节奏之美、气势之壮,方能感受到情感之波澜起伏、景色之气象万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说的就是通过朗读训练可以积累词汇、丰富语感、提高语用能力。指导学生读书,还要善于瞄准重点词句、精彩语段开展朗读活动,培养学生语感;要善于运用形式多样的朗读来训练学生的语感。学生通过口诵心惟、字斟句酌,来琢磨、领悟文本中的情取理趣,心智自然会逐渐聪颖起来,思维逐渐会敏锐起来,久而久之语感能力就增强了。
3.通过联想和想象,升华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一种整体直觉,这种直觉是建立在直觉语言知识、已有观念和感情倾向的基础之上的。语感的过程离不开联想和想象的参与。有了它们的参与,学生才能依据言语的描述,看到栩栩如生的形象、感人肺腑的情怀、启人深思的`哲理,学生对言语的感受才能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入境始于亲”,学生进入了角色,融入了情境,就会感受到语言之美、形象之美、情感之美;就能够借助语言文字准确、迅速地呈现有关的表象,展开必要的联想和想象,将联想和想象与情景交融,形成语感。阅读教学中为使语感培养走向有效,教师务必要做好预设工作。要根据语言文字在内容或形式上存在的特点,有的放矢地作好引导,以帮助学生展开联想或想象,进入语言文字所营造的境界,领悟文本内涵。只有让学生置身于鲜活的语境中去体验、去感悟,敏锐的语感能力才能逐渐形成。教师要通过不同途径,灵活运用多种手段来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强化感知的敏锐性,不断积淀语感、丰富语感,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 “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所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还要注意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牵起手来。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阅历和生活经验,设身处地地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描摹的事物、所抒发的情感、所阐述的哲理,这样学生的阅读体验与感悟才更深切,才能更进一步地走近文本中的角色,熟悉文本中的事件,领略文本中的情感,进而提升自己的语感能力。
三、结语
语感的培养重在抓住语感训练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品析体会,达到精通、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师要积极探索语感培养的新途径,利用有效策略,开创新的言语教学方法,加强语感培养,发展学生语文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论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480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