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中,审读活动贯穿其全过程。“审读”顾名思义就是审查阅读,即经过仔细阅看、讨论和修改,对作者的文稿进行科学分析判断的理性活动和创造性劳动,其目的是提高出版物的质量。对于编辑而言,“审”和“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可分割。同时,审读工作包括出版前的审读和出版后的审读。“一目十行地浏览,不经考查地阅读,各取所需地翻看,都算不上认真的审读。”[1]编辑的审读要求是对论文进行仔细阅览、认真审查,保证其达到出版规定的标准、质量和目的。笔者所探讨的“审读”主要是指出版前的审读,并针对期刊论文终审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多年的编辑实践经验,提出编校工作要从上到下重视强化、从源头抓起抓好、在整个工作流程中把关落实,进而达到提高科技期刊编校质量的目的[2]。
一、编辑审读的主要内容
责任编辑作为期刊出版活动的主体,在编辑加工、出版等环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审读活动贯穿于期刊出版工作的始终,是保证期刊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3]。目前,大部分期刊出版都采用三审三校制,即初审、审稿、终审。在这三个环节中,编辑人员都应认真做好审读工作,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环节的审读,这样出版物的质量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一)初审环节的审读
从作者投稿开始,责任编辑就要对初稿进行审读,从期刊出版的角度对稿件的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进行审查,把好政治关、知识关和文字关。初审主要是检验作者的文稿内容是否符合期刊出版的宗旨,是否有可用价值,是否有深度和广度,是否涉及著作权问题、保密问题以及专利问题。具体包括审查文章是否存在学术不端的问题;审查文章的完整性、推理的逻辑性,看其是否符合科技论文投稿的基本要求;审查并初步判断文章是否有刊发的价值。由此可见,来稿审读对于提高科技期刊的编辑质量是极为重要的环节[4]。
(二)审稿环节的审读
初审通过的稿件应及时送给专家审稿。审稿和审读密不可分,审稿是审读的一个基本环节,不可将它们对立起来。在该环节中,审读的主体是审稿专家,审稿的对象是稿件。审稿专家通过审读论文,对整个稿件做出评价,决定论文的取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具体的修改意见。
(三)终审环节的审读
审稿通过的稿件即可进入终审环节,一般是主编或者学科副主编针对初审和审稿的审读意见,根据稿件的不同情况或某些问题有重点地进行审读,对整个稿件做出评价,决定取舍。对终审通过的稿件,责任编辑在编辑校对过程中,要进行反复的审读,努力消除原则性差错和一般技术性差错,使文章内容更加完善、体例更加严谨、量和单位的使用更加准确、语言更加通顺、逻辑更加严密。除正文外,还要审读如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等内容。这些都是编辑人员在出版物出版前必须要做的审读工作。这个阶段还要注重文章逻辑的严密性、数据及文章格式的一致性,以及参考文献引用的正确性。
二、审读实例分析
科技期刊的差错可以概括为显性差错与隐性差错两种,这些差错与编辑的责任心、专业知识水平、编辑能力水平和文化修养有着密切的联系。倦怠的工作习惯、固定的思维方式和现代化多媒体设备的普及应用是影响编校质量的主要原因。根据期刊的编辑出版流程,其应参照的标准规范包括文字类、拼音类、数字类、标点符号类、量和单位类、版面形式类等。编辑审读加工的目的是对作者的文章进行修改润色及规范化处理。在内容上要消灭差错,如文字、语法、修辞、逻辑、标点符号、人名、地名、年代等方面的差错;在排版格式上应规范统一,包括作者、作者单位、数字单位、字母的正斜体、图表的中英文图题以及参考文献标注等表达形式的规范统一。目前,大多期刊在编排和著录规范方面都达成了共识,但作者所投稿件仍存在着较严重的摘要或关键词提取不规范、参考文献标注形式混乱等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可以在作者修改过程中进行规范化,但其仍然增加了编辑的工作量。其他如科技名词、数字用法、汉语拼音、标点符号用法、外文字母大小写、名称的表达等也应规范统一。因此,应加强从业人员对规范的重视度,加强科研人员对学术规范的培养。下面以笔者在论文终审中遇到的问题为例,对编校加工中的审读注意事项进行具体分析。
(一)格式、版式的审读与修改
每种期刊都有自己的版式设计,各部分的版式应该是全刊统一的。在排版前,文章格式要修改到位,这是编辑加工中最基本的要求。在论文终审审读中,笔者发现这类型问题还是经常存在。具体表现为:作者汉语拼音大小写不统一;作者单位不全;关键词之间的标点符号不统一;参考文献年、卷、期、页码之间的标点符号混用;量和单位之间的空格缺省等。只要编辑加强责任心,这些问题应该都是可以杜绝的。例1误:关键词:大数据,地图学,隐喻地图正:关键词:大数据;地图学;隐喻地图例2误:2013(6),22-26正:2013(6):22-26
(二)题名的审读与修改
一般来讲,题名应画龙点睛地概括论文的最主要内容,以最少数量的词来充分表述论文的内容。题名要具体、切题,恰当简明、引人注目。其作用主要是吸引读者,同时还为文章提供索引和关键词的重要信息。好的标题应该是反映研究的主要成果,明确、简洁、完备,富有吸引力。不好的标题则包括使用不必要的蕴语、非通用的缩写、模棱两可的术语,细节化陈述,只涵盖了部分内容等。例如,“基于”一词在中文学术文献题名中使用得非常普遍。纪雪梅曾以图书馆学、情报学为例统计了文献题名中“基于”的对象词[5]。结果发现,在1980―2010年间,题名中使用“基于”的文献总篇数随时间变化呈现S型逻辑增长,目前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呈增长趋势。因此,题名中的.“基于”一词该放一放了。编辑在审读过程中,可以要求作者使用另一种说法。例如,“基于单张二维人脸图像的快速三维重建”可改为“单视影像下的人脸快速三维重建”;“基于大数据的人类移动模式和模型”可改为“大数据驱动的人类移动模式和模型研究”。
(三)作者相关信息的审读与修改
科技论文的作者一般用真实姓名,不用笔名,且具有唯一性[6]。如果有多个作者共同署名,则以贡献大小排列。署名时,还应标明作者的工作单位、工作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当有两位或多位作者且其单位不同时,则按作者顺序的先后,以数字上标的形式列出与作者的对应关系。编辑在审读时,应审查作者和作者单位信息是否完整和对应、其中英文信息是否一致等。
(四)关键词的审读与修改
关键词的选择不要太宽泛,一定要从读者的角度出发,结合自己的研究内容有选择性地选取,要能从关键词直接看出文章是否是近几年该学科研究的热点。在审读中,关键词出现最多的错误就是中英文不对应。
(五)图表的审读与修改
编辑在审读时,要根据图表语言的基本特点,及时发现和纠正文章中存在的基本错误[7]。审读图、表、公式时,尤其要注意其逻辑关系是否清楚,图表是否规范、清晰,图表中的数据是否与正文中的数据一一对应、是否与摘要中的数据一致。
1.插图和表格是辅助文字叙述并与之共同来表达论文内容的一种工具,用以补充文字叙述的不足。因此,插图和表不要与文字重复使用。
2.一个图中不要表达太多的信息,否则会使读者不得要领,失去阅读兴趣。
3.原则上能够不用图例就不要图例,将每根曲线对应的意思直接标出即可。如果不能直接标出的,图例的顺序也要和曲线的上下顺序一致。
(六)参考文献的审读与修改
据调查,在期刊初审阶段被退稿的论文中,很大一部分存在格式问题,特别是参考文献格式[8]。参考文献重点在于格式,不同领域、不同期刊对其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作者在投稿前一定要参照国家标准严格把关,按所投杂志规定的格式准确书写。另外,要著录权威的、高水平的、前沿性的和最新的文献。编辑在审读来稿的参考文献时,要看近几年文献所占的比例,以间接或大体上判断该文章是否是近几年该学科研究的热点。笔者在终审审读中发现,参考文献格式常出现的错误主要有:作者姓名错误(包括中文姓名和汉语拼音),参考文献年、卷、期、页码错误,刊名错误等。
(七)文章的通篇审读与修改
对论文进行通篇审读时,要注意句子是否通顺,避免存在错字、别字、多字、漏字等问题。注意标题、公式、图表是否按顺序编号,文内引用的文献与文后的文献是否对应等。1.错字、别字、多字、漏字等问题。作者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一般采用拼音输入法,这样很容易导致错别字。在终审中出现的典型实例如下:一般评定坐标准换模型(“准”应为“转”);国内验潮站现使用的深度基准面值值确定时(“值”字重复);以检查安全壳壁的的安全性能(“的”字重复);表达金子塔式(“子”为“字”);不会应为监测布设的不同(“应”为“因”)。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为“阀值”(应为“阈值”)、“欧式距离”(应为“欧氏距离”)等。类似的例子很多,需要编辑认真审读,消灭差错。2.文内引用的文献和文后文献不一致问题。如某篇文章中写的是“Gedik等利用桥梁与公路的……”,而文后标注的文献作者名是“GedikaE”。很明显,作者姓氏不一致。经查实,文中的姓氏为正确的。3.表中数字和文中数字不一致问题。这类错误隐藏较深,如果审读不认真,一般很难发现。例如,有篇文章的表中第5列期数对应的高程值为4.7895,其文中对应的公式为x(0)={4.78,4.7795,4.78,4.7995,4.7795,4.779}。很显然,这是一组对应值,但二者在第5个数值计算结果上存在一定的出入。经与作者核实,是表中数值有误。4.同一表达前后说法不一致问题。例如,某篇文章中出现了“ASIFT”和“ASFIT”两种不同的缩写形式。根据测绘专业知识可判断,“ASIFT”是正确的。
三、结束语
由上述分析可知,出版编辑人员的审读活动与一般读者的阅读不同,具有其一定的专业特点。在期刊出版的整个流程中,编辑应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加强责任心,树立质量意识,拓宽知识领域,提升语言能力,从而提高业务水平,并认真实施每个环节的审读[9]。通过审读,把好政治关、知识关、文字关。特别是在目前新媒体出版的形势下,不断加强和改进审读工作是提高编辑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
【审读角度谈科技期刊论文的修改论文】相关文章:
1.如何修改科技论文
6.管理类的期刊论文
8.论文修改技巧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18784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