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所引发的问题
人际交往问题。首先,交际圈子小。贫困大学生渴望融入集体,希望被他人接纳和认可,然而,他们的人际交往的圈子也主要限制在同学、舍友之间,交往的范围非常狭窄。其次,缺乏自信。生活的窘迫造成贫困生自信的缺失,强烈的自尊心也使得他们没有更多的信心走入人群。有的贫困生因经济困难而故意疏远同学,因此在人际关系方面越发趋于封闭。最后,缺乏维持交往所需的金钱和精力。解决温饱问题和学费问题成为贫困生生活的重心,集体活动的花销打击了他们参与的热情,生活及学业的压力使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拓展人际交往圈。
二、校园文化优化策略
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仅仅依靠经济上的资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个体的社会人格和心理发展是在一定环境和教育共同作用下的产物。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让贫困生在充满爱心与关怀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对贫困生的心理脱贫和心理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为满足贫困生健康发展的需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营造健康的消费文化,抵制拜金攀比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收入不断提高,“消费”一词在大学生的生活中使用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作为追求新鲜、崇尚时尚的代表,大学生出现在消费大军中,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获得滋长。穿名牌衣服,背名牌包包,用名牌手机,成为爱面子、好攀比的大学生的“执着追求”,老一辈艰苦朴素的作风已被抛掷脑后,一些贫困生在这样的风气熏陶下,往往也会虚荣心作祟,跟风攀比。实际上,贫困大学生更应该树立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念,学会自食其力、理性消费。为此,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知识竞赛、海报宣传等形式,对贫困大学生的消费进行引导,学生会、团委等机构也可以在微博上分享一些消费小窍门,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指导,帮助他们理性消费。在引导贫困大学生进行合理消费的同时,还要激发他们勤工助学,培养自立自强的意识。贫困大学生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既缓解了经济上的压力,又增强了社会竞争意识和独立意识。因此,应积极倡导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抵制崇尚奢侈、拜金攀比之风,帮助贫困大学生减轻心理负担。
第二,形成“发展向上”的团队文化,增进贫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由于成长环境的限制,综合素质能力是贫困大学生的弱项,而社团活动、班级活动能够使贫困生的生活更加多样化,有利于他们调节情绪,是提高贫困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贫困大学生扩大了人际交往范围,这有助于他们形成乐观、合群的性格,使他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和健康。此外,在社团活动和班级活动中,贫困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汲取新知识,锤炼社会实践能力,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提高对集体的认同感,不再感觉自己是“游离者”和“边缘人”。在这种“发展向上”的氛围中成长的贫困生的“精神贫困”问题也会逐渐得到改善。例如,高校可以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成立勤工助学类社团组织,让贫困大学生在这些专门的组织中敞开心扉,相互支持鼓励,让各种心理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解决。不同学科背景的各类社团活动,有助于贫困生调整知识结构,拓宽视野,扩展人际交往面,消除人际交往时的敏感、焦虑心理,克服自身的性格缺陷,以阳光、大度、开朗的性格,与同学相处,得到同学的认可和接纳。
第三,塑造“友爱互助”的宿舍文化,提升贫困生的归属感。校园微观环境,如宿舍环境的建设,对贫困大学生实现心理脱贫的意义是不可小觑的。小群体密切的人际互动对个体心理的作用是最直接、最深刻的,而且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的。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和较偏远地区,他们来到陌生的环境,很容易产生思乡之情。他们渴望在宿舍里获得家的感觉,渴望舍友们给予他们家人般的理解和关爱,他们在意周围同学的看法,也更易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因此,宿舍和谐文化的建设对贫困生实现心理脱贫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可以组织以宿舍为单位的活动,鼓励宿舍成员给予家庭贫困同学更多的理解和关爱,与他们真诚、平等地交流,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温暖,满足他们在安全感和归属感方面的需要。贫困大学生若得到集体和他人的关爱,定会以高尚的道德去回报同学、回报学校、回报社会。在新生入学后,可以举办“最温暖宿舍”评选、宿舍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使贫困大学生为了集体荣誉而与舍友们共同努力,加深了解,消除误会,增强宿舍的凝聚力。此外,贫困大学生以主人翁态度积极参与活动,还能够增强他们对学校的归属感。一旦有了安全感和归属感,他们就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就会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18478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