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家长:
下午好!
非常感谢各位能放弃周末的休息时间来参与这次家长会。在此,我们首先祝贺您的小朋友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同时也感谢各位家长对我校的信任。我们深深知道,那每一张绚烂可爱的笑脸都承载着各位家长的殷切希望和美好神往,作为三小的数学教师,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尽己所能,使干巴巴的数学课变得生动活泼,使平平淡淡的“白开水”变成香甜可口的“咖啡与果珍”,让小朋友乐意学数学,感受到数学的多彩,激起探索的欲望,享受胜利喜悦。我们也一直在考虑,如何使我们的家长也能领略数学新教材的风采,了解当前教育改革的动向,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加油站。我们愿意借今天的家长会,和大家一同研讨小朋友的数学学习问题,驾设起学校与家庭协同教育的桥梁。下面,我便从数学教材和数学家庭教育两方面具体谈一谈,希望各位家长能和我们一同关注新课程,实践新课程。
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我想各位对小朋友的数学书大概已粗粗浏览过了,估计大家会说印刷精美多啦,价钱也贵多啦……其实啊,这些还只是表象,那么新教材到底新在何处呢?特别值得我们各位家长关注的又是些什么呢?
1、选材更富童趣,贴近儿童生活
和以往教材不同的是,教材以小朋友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了丰富的人物、情境。过去书中架着眼镜的严肃的教师形象被颇具学者风度的茄子先生和文质彬彬的白菜先生所取代,同学的形象更受小朋友欢迎:大声嚷嚷的辣椒、一脸惊讶表情的西红柿娃娃、带着眼镜的蘑菇娃娃,迎合了小朋友喜欢卡通的天性。在这册教材中,还创设了丰富的故事情境,如森林运动会、猴子捞月亮、小象过生日、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等,布置了许多的游戏情节,如:猜数游戏、套圈、抛画片等。如此种种,都极大的激发了小朋友的学习兴趣,为小朋友学习数学形成了良好的情感态势。
2、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与生活亲密接触
新教材和过去的数学书相比,更注重引导小朋友接触实际,了解生活,感悟数学的作用,更加着力于引导同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同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认识“左右”一课中让同学在上下楼梯的情景中找出“都靠右走,谁走错了”;“比较高矮”练习中,出示小朋友推车的画面,比一比推车者与坐车者的高矮,(通过观察和结合实际经验,同学会想到,坐着时和推车的一样高,站起来就肯定比他高。) “认识0”一课中让同学说说在哪见过0(温度计、计算器上、电话号码等);“认钟表”一课利用情景图让同学识别上午10时和晚上10时。如此种种屈指可数。
3、开放求知与探索空间,发展解决问题的战略
具体体现在:
(1)取消了原来意义上的“应用题”的概念,抛弃了“分题型,套公式”的陈规。不再布置单独的应用题教学单元,而是结合四则运算的教学合理编排,多以生活场景出现,如图画、对话、表格等。让小朋友就场景提出问题,并探寻解决方法。解题的格式也不再过于格式化,如低年级解决问题不再要写单位名称和答语。这是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一个地方。
(2)提倡方法战略的多样化,引入开放题,打破了“方法单一、答案唯一”的陈规对小朋友思维发展的禁锢。如《分一分》想想做做的第4小题(分水果、蔬菜),放手让同学自身去分类。同学有的按颜色分、有的按种类分、有的按内里有无种籽分、有的从能否生食分……处处体现出小朋友们那与众不同的独到眼光。又如书第61页第五题在引导小朋友们理解了图意,认识事情的发生与发展后小朋友们的童心尽得释放,想象异彩纷呈:“左边树上4只猴,右边树上3只猴。地上2只猴,一共有(4+3+2)只”;“左边树上4只猴,右边树上5只猴。跳下来2只,树上还有(4+5-2)只”;“8只兔先跳过去1只,又跳过去3只,还有(8-1-3)只没有跳过去”;“7只兔跳过去3只,又来1只,没跳的有(7-3+1)只”……
因此在平时小朋友完成作业时,教师和家长都要善于换个角度想问题,看看小朋友的答案是否合理。
(3)提倡算法多样化。
小朋友的早期教育程度和各自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别,解决问题的战略和方法也就会有所不同。因此现行教材允许小朋友从自身的实际动身,选择自身喜欢或适合自身的方法计算。如书第80页“13-9”的教学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方法:(1)先拿出10个,再从10个里拿1个与3个合起来,一共剩4个。(2)从10个里拿走9个,1再与3合,还剩4个。(3)1个1个拿,拿走9个,还剩4个。(4)从13个中先取走3个,再取走6个。(5)由4+9=13推想出13-9=4……。从中可以看出,不同同学在学习中表示出不同的思维过程,这正是同学面对一个问题最自然最真实的感受。不将教材列出的算法强加给同学,而让同学选择自身适用的方法;不评价算法的优劣,以充沛体现了“让每个同学学自身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新理念。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有了熟练的加法计算基础,不少同学感受到想加算减这一方法的快捷,改用此方法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又水到渠成地实现了算法的优化。
家长在平时对小朋友的计算方法指导中要注意结合小朋友的实际情况确定方法。
(4)布置了不少探索规律的练习。如第31页第五题;第49页第7题。(具体分析略)
至于其他一些编写特点就不详述了,大家可以自身从书中去慢慢体会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17300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