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在想一个问题,我们所谓现代人的思维究竟在哪些地方更高明?结论是,除了在不断制造出杂七杂八的供人享用的东西方面,在对整个自然万物规律的认知方面好象并没有高出什么。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老子的这12个字中所蕴含的微言大义就不是现代人能讲出来,而且许多人即使看到也很难真正理解到其全部。
由此,我想到书画艺术。总是有不少的理论家今天提出要打破传统’明天又提出要继承古人,昨天讲危机’今天讲辉煌,总是在不停地搞出一些“敏锁”的吉论。
庆幸的是,艺术自有其规律,往往不是靠行为之后的理论所左右。那些潜心艺术创作的人也很少受理论影响,这才总是能有“创作”之作,而非“复制”之物。
数千年前古人看到的山,看到的水,看到的云,看到的万物大致与现在相同,即使有变化,也不会面目全非,所以,他们要想将这些自然中打动人的内心的东西表现出来,也一定是要寻找到最适合的“语言”,达到最准确的传达,再现最生动的神韵。
在这一点上,古人是早已做到了的:那就是概括!将所面对的自然之态中那些与自己内心没有碰撞的“杂物"含弃掉,只留下那些让自己内心评然而功,久不忘怀的要素,即使是中国的工笔画也是如此,画面中所留下的一定是必须的,经过反复构思’精心布局后的概括。
中国的写意画则更为典型。“写意”则强调的是“意”,这种“意"是艺术家面对自然山水时被打动时的那种冲动的“概括”,是在对这种“冲动”进行过回味后的“概括”,最后是落实在创作中的“概括”,这一个变化的过程,正是体现艺术家从万物的自然之态上升到艺术之态的认知、概括、表述的过程,体现的是艺术家是否真正领悟到“大道至简”的标准。
张世杰的众多山水画创作已经达到了“至简”的境界,山是山,但不是哪座具体的山,水是水,但不是哪条具体的水。。欣赏其作品,往往是被其笔下的山势,水态,云语,雾意所打动。他的作品从自然中来,又完全摆脱了自然的局限,达到了从“物象”到"象”的艺术转承。
自然造化了万物,心境造化了艺术!从自然到心境才是艺术家的本质。
张世杰的山水画常依所表现之物与内心的需要而变化,这就使他的作品形成了笔韵丰富,随心造意的特点。无论巨幅,还是小品都意透笔端’高度概括。
大道至简,大家之风!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16561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