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台湾语文试卷四参考

试题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台湾语文试卷四参考

  第一部分:选择题(占70分)

  一、单一选择题(占34分)

  说明:第1题至第17题,每题选出一个最适当的选项,标示在答案卡上。每题答对得2分,答错倒扣2/3分,倒分到本大题之实得分数为止。未作答者,不给分亦不扣分

  1.下引诗句,都有季节景物的描写,若依春夏秋冬时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甲、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乙、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丙、寒蝉聒梧桐,日夕长悲鸣。

  丁、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A)乙甲丙丁 (B)甲乙丙丁 (C)丙丁甲乙 (D)丁丙甲乙

  2. 阅读下列两段现代散文,选出最适合的词语填入□中:

  甲、且听听这个无风无雨无阳光的午后,一树树蝉声在东在西在南在北,放肆着纵横上下的交织,声调如复杂的管弦,和无孔不入的□□。(萧白〈长夏声声〉)

  乙、雾来的日子,山变成一座座的列屿,在白烟的横波回澜里,□□□□。……起风的日子,一切云云雾雾的朦胧氤氲全被□□,水光山色,纤毫悉在镜里。(余光中〈沙田山居〉)

  (A)奔流/忽高忽低/驱散 (B)飘扬/若隐若现/晾干

  (C)泼泻/载浮载沉/拭净 (D)喧鸣/随波逐流/扫荡

  3. 下图为某搜寻引擎的查询记录,若点选这三个检索词,则所搜寻出的文献数据,最可能的交集对象是:

  最近查询记录3笔? 清虚以自守 ? 卑弱以自持 ? 与时迁移,应物变化

  查询

  (A)孔子、孟子 (B)老子、庄子

  (C)屈原、贾谊 (D)韩愈、柳宗元

  4. 下列诗句,与「安得身如芳草多,相随千里车前绿」的送别情怀最相近的选项是:

  (A)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5. 下引文章中,依文意推敲,『 』内最适合填入的句子是:

  微之!古人云:『 』仆虽不肖,常师此语。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得哉? (白居易〈与元九书〉)

  (A)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B)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C)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D)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6. 崔豹《古今注》:「〈箜篌引〉者,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而濯。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水死;于是援箜篌而鼓之,作『 』之歌,声甚凄怆,曲终,自投河而死。……麓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焉。」上文『 』中的.歌辞,即是现存汉代乐府〈箜篌引〉,它以短短十六个字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情节。请选出排列顺序最恰当的选项:

  甲、堕河而死 乙、公无渡河

  丙、当奈公何 丁、公竟渡河

  (A)乙丙丁甲 (B)甲丙乙丁 (C)乙丁甲丙 (D)甲丁丙乙

  7. 下引文章是一段古代寓言,「 」内是「杨子」与「邻人」的对话,若按故事情节将(甲)、(乙)、(丙)、(丁)四句话依序填入,何者最恰当?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 」既反,问:「 」曰:「 」曰:「 」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列子?说符》)

  (甲) 多歧路。 (乙) 奚亡之? (丙) 亡之矣。 (丁) 获羊乎?

  (A)甲;乙;丙;丁 (B)甲;丁;丙;乙

  (C)丙;乙;甲;丁 (D)丙;丁;乙;甲

  8. 王实甫《西厢记》:「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其中「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所表达的情感是:

  (A)懊悔年少蹉跎,白首无成 (B)忧心时间已晚,不及动身

  (C)渴望时光停留,多作相聚 (D)慨叹相见恨晚,造化弄人

  9. 下列八句为一首平起七律,试依格律及句意,选出最适当的排列方式:

  甲、世事茫茫难自料 乙、今日花开又一年 丙、春愁黯黯独成眠

  丁、身多疾病思田里 戊、邑有流亡愧俸钱 己、去年花里逢君别

  庚、西楼望月几回圆 辛、闻道欲来相问讯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A)甲己庚乙丁戊辛丙 (B)己乙甲丙丁戊辛庚

  (C)戊乙丙甲辛己庚丁 (D)戊己辛乙甲丁庚丙

【台湾语文试卷四参考】相关文章:

1.台湾语文试卷

2.台湾语文试卷题目与答案

3.台湾省语文试卷题目

4.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5.精选初一语文试卷参考

6.6年级语文试卷参考

7.专升本语文试卷参考

8.初中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ti/297355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