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我就老觉得好像少了点儿什么,直到今年夏天到来,我才明确意识到那缺少的东西是蝉声。其实,蝉声并没完全消失,只是与以往相比显得越发寥落,日渐势微了。
蝉声是属于夏天的。在我少年时的夏日里,芒种过后不几天,树上便逐渐落满了蝉。抬头望去,树枝上密密麻麻的蝉首尾相接,它们的叫声甚至把人们说话的声音都淹没了。那段时间,在有树的地方,地上便有许多拇指粗的小孔,小孔多的地方,地面几乎成了筛子―――那就是蝉们曾经的家。
我无意去描写蝉,法布尔先生在他的《昆虫记》里已把它写得淋漓尽致。我也不是在怀恋蝉,因为从蝉的生活习性看,它无疑是一种害虫―――它不但吸吮树木的汁液,还把卵产进树枝,使树枝枯死。我在这里只是想说说蝉声寥落的缘由。
我想,除非环境改变或恶化,否则没有哪个物种会无缘无故从地球上消失。蝉声的寥落也概莫能外。那么环境又是如何改变的呢?我想这应“归功于”人们的急功近利。
我的家乡有条流了数千年的河,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河水清澈透底,两岸树木郁郁葱葱。夏天,那里是我和伙伴们最美的去处。河边树林遮天蔽日,凉爽和快意不必细说。那时树上的蝉也多得数不胜数,随便找棵树干望一望,上面都会有十几个蝉蜕,可见那里也是蝉们的乐园。
可后来一切都变了。这种变化始于二十多年前的一场过度砍伐。那时的人们生活刚刚好转,便开始热衷于大兴土木,造屋建房。大的树木变成了房梁屋檩,小的树木变成了灶膛里的柴禾。不几年的工夫,树木消失了,河岸变得光秃秃的,就像一个人被剥光了衣服,裸露着身子―――蝉的家园被彻底毁灭了。从那以后,我便很少在河边见到蝉了,那片树林也成了我梦中的回忆。
其实这仅仅是一个缩影,这些年来,由于人们的过度开发和无节制的攫取,环境遭受的破坏程度已越来越深。我没去过内蒙,但我听说那里的草原早已不是原先“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我还听说在南极的企鹅体内都能检测出农药的成分……
这几年的夏天是一年热比一年,大家都知道那是“温室效应”,而温室效应又何曾不是人类的“杰作”?环境的恶化,使得空气不再清新,使得酸雨陡增,使得厄尔尼诺现象经常而又持久,使得海洋里赤潮频发……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寅吃卯粮,如果发展经济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话,那么总有一天,人类会发现这种发展毫无意义。
爱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但愿我们的子孙在给他们的后代讲起“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典故时,树上还有着高唱的蝉儿。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meiwen/sanwen/7081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