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韵心散文
闲暇的时候,我喜欢喝茶,喜欢和朋友在如诗如禅的茶道里品茗。
一壶好茶,三两知己,心境袅绕,必是茶缘。惟一缘字不可求。茶缘百得一柱,在时光消磨中,或早或晚,都是错,都是过。只有那恰到的好处,佳人佳友佳茗,是可遇不可求的茶缘。
柔美的音乐细细地流淌,漂亮睿智的朋友堆着迷人的微笑表演茶艺,说着每种茶的特色和茶文化,熟练的沏茶程序像舞蹈一样优美,把茶艺发挥的淋漓尽致,听的人、看的'人都呆了。轻轻的嗫嚅口中,一股清香透入心肺,真是一种享受。在这样美好的意境里,我的心里都会涌起一种同样的感觉——这个世界是如此澄美宁静、如此绿意盎然、如此的美好。
颇得茶禅一味之意境。
待茶过三味,无色无形无气,已经似白开水,也有人说好,大抵此时已近禅了。品茶韵心,禅坐韵魂,茶佛一家,茶禅一体,茶禅一位,一味茶禅,茶禅灵韵,韵灵我魂。
此时是不会想起:“茶具有人生三味”这样的禅语的。日本某僧《煎茶训》:“一杯有清新甘味,二杯有人生苦味,三杯有老年涩味。”
以茶入禅,以禅伴茶,也是体味人生一种象征形式而己。在无法躲避人生得失的一些纷扰时,沏上一壶或浓或淡的茶,在品味茶意中去品味一种人生,也未必不是一件超脱的事。只是这样心意入禅,怕有些刻意的嫌疑。
而此时,在无味之品饮里,也许真的是能参出禅茶的真谛,又怕是在蓦然回首中顿悟了。
在禅文化中最有影响力的经典故事,就是“赵州茶”,古时候的赵州禅师,对于苦心参禅的学生总是苦口婆心地借茶说法,让学生自己“吃茶去”;又有刘琨《与儿子兖州刺史演书》:“吾体中烦闷,恒假真茶,汝可致之”可见,茶对于人类不仅是饮品,早已演绎成人类净悟心灵一种象征。
有时,茶对于人不过是一种需要。不舍不取,当舍当取,不必追逐世俗流行之最。而偏偏朋友现在都喜欢品饮流行之最——普饵茶。
上品普饵茶泡开了颜色是透亮的红,看上去就像红酒一样美丽。在很久以前,美丽的云南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传说,在普洱茶区,茶民中世代相传,在7世纪左右,古代南诏国所辖的思茅与西双版纳一带发生了流行病,一时间,百姓痛苦不堪,普贤菩萨为解救苍生而化身老农,摘采绿叶供百姓煮沸饮用,病情竟不药而愈。当地居民为感念菩萨恩德,从此广种大叶种茶,因茶叶状似菩萨之耳而将其名命为“普耳”;又因佛教中水代表慈悲,两者合并而称“普洱”。此一说,充分表明了当地人民视茶为上天恩物感激、崇拜之情。
我为这个美丽的传说而久久无语。
平常的水放入几片些许茶叶便成了茶水,一样平常的茶水溶进了信仰文化,就有了不同的寓意,成了一种精神的象征。其实,心若真的超脱顿悟,就可以任何形式也讲,就像跛足道人对甄士隐所说“好”便是“了”,“了”便是“好”。
身在万丈红尘,是多有牵挂的。
茶叶便能唤起诸多心情,况且是那个相约而再来的人呢?
【品茶韵心散文】相关文章:
1.流逝的心韵-散文
3.散文琴韵禅心
6.品茶初三散文
7.品茶小记散文
8.夜,品茶散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meiwen/sanwen/32450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