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的购物狂欢过后留下了一堆纸盒,它们面临着被抛弃的命运,谁成想,现在它们竟然变成了“水果M豆果酱味儿的3岁生日大蛋糕”。这样的神奇转换就发生在可爱的幼儿园里,发生在赵老师的班级中。
是什么助力这神奇的转换呢?民主、和谐、自由的精神环境;充足、开放、方便幼儿选择的物质材料,这些都必不可少。除此以外,赵老师的引导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的巧妙之处体现在赵老师3句关键的引导语中。
“你们想不想把它变成蛋糕呢?”——顺应中有激发
可乐小朋友看到赵老师把很多快递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摞在一起,他说这是“大蛋糕”,还兴奋地召唤其他小朋友过来。而当小福对着一堆盒子说了一句“这不是蛋糕,蛋糕上有奶油"的时候,可乐一时无言以对。这时,赵老师马上接过小福的话,说:“那你们想不想把它变成蛋糕呢?”赵老师在这句话中使用了“你们”,显然是关注到了在场的每一位小朋友。她看到了可乐因充满想象而迸发出的快乐,也听出了小福对想象的进一步追求。所以,在赵老师的引导语中,并没有纠结于小福对纸盒“像不像蛋糕”的看法,而直接顺应了孩子们的意愿,链接到“做蛋糕”上,更是用一个“变”字,增加了“做蛋糕”的神秘感和游戏性,营造出魔术般的奇幻情景,激发孩子们用纸盒创作蛋糕的兴趣。
“你们吃过夹心蛋糕吗?”——共情中有启发
在往蛋糕贴“奶油”的过程中,小溪发现了问题并向老师求援。赵老师还没有来得及开口回应,就看见可乐已经开始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了。对此,赵老师并没有阻止,而是在孩子们反复尝试解决问题期间,始终是默默关注,没有用任何的指导语干扰他们的探索。当孩子们在尝试受挫后向赵老师发出求助时,赵老师首先采用的是共情的方法。她肯定了孩子们“能动脑筋想办法,非常好!”可以想象,这个鼓励对于想经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但又没有成功的孩子们来说是多么大的奖励!犹如冬日里的阳光,让寒冷中的人们感受到温暖的力量和坚定行走的意义。共情后,赵老师没有正面回答孩子的求助,而是将自己的引导意图隐含在一个问题中:“你们吃过夹心蛋糕吗?”这句引导语既融入到了幼儿“做蛋糕”的游戏情景中,和幼儿当下的活动合为一体,不显唐突和生硬,又能唤醒幼儿的原有经验,启发幼儿尝试用另一种方法解决问题。果然,孩子们的原有经验被激活,“奶油和水果夹在蛋糕中间”的方法使他们成功地解决了两层蛋糕分离的问题。
“怎样才能在蛋糕上表现3岁呢?”——尊重中有引发
三四岁的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直观的图像感兴趣。然而赵老师的班级中就有一位叫咚咚的小朋友,他对符号敏感,喜欢数字和汉字。尽管他也围在做蛋糕的小朋友们周围看他们在干什么,但是最终还是确定要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制作数字。赵老师十分尊重他的选择,让咚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在这之后,赵老师虽然和可乐、小福、小溪在一起“做蛋糕”,但是她心里有咚咚。从“怎样才能在蛋糕上表现3岁呢”这句引导语中,我们可以听出她是在有意为咚咚创设发挥自己作用,融入大家游戏的桥梁。正是这句引导语,引发了在旁边桌的咚咚“赶紧跑过来”,向大家主动请缨要“做个‘3’”,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3岁了”的行为。当咚咚做的数字“3”成为“蛋糕”的一部分,大家一起欢乐地唱生日歌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象那份美好印在了孩子们的心中。
总之,赵老师在与孩子们互动时的引导语及其产生的效果,使我想概括成l2个字——静悄悄的指导,美滋滋的幸福。指导看似无痕,却是溢于言表。互动过程中行如流水,蕴含着赵老师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她的引导语体现出以下3个特征。
1.关注情景:即与活动当下的场景贴合,使之能自然地成为活动的一部分。这样做的效果是活动氛围融洽,幼儿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没有“被命令”“被指挥”的压迫感。
2.关注经验:即与幼儿的已有经验衔接,使幼儿的发展建构在原有水平之上。这样做的效果是幼儿大胆想象,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创造性表征,增强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3.关注个体:即与每位幼儿的心灵相接,尊重个体差异,肯定幼儿的自我主张。这样做的效果是促进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拥有独立自主性与积极的创造行为,健全人格得到构建。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meiwen/meiwensuibi/8855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