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美酒逢知己随笔

随笔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酒的出现,自然与生活紧密相连。只要是有饭局的地方,自然就少不了喝酒。

  然而,在大大小小的饭局中,最盛行这样一句话:“饭局如战场,酒杯似机枪”之说来形容那些能喝会说的人。所谓枪弹无眼,每次喝酒时总会有人这样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说出这些话的朋友未曾想过彼此间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知己”而“千杯少也”,很多时候他们只是随意地说说而已,甚至那些刚刚认识或点头之交的朋友在饭局上举杯时也会这么一说。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酒逢知己”呢?其实,在许多礼节的对与错当中是可能通过说明来明确的。很多礼俗虽然我们经常遇到,而且也很重要,但究竟实施的方法和方式却很难以划分界线的,如果分寸把握不好,有时候反而有失礼貌。

  咱们中国人的`酒文化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了,酒的历史几乎和文字的历史一样古老。上古时代酒首先是用于祭祖敬神,其次才为人民饮用。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世间饮风逐渐盛行。每逢佳节,亲朋聚会,宴请宾客,喜庆丰收,婚丧嫁娶,酒都在其中必不可少。酒的参与使古老的礼仪显得更加隆重,而丰繁的礼仪又使酒渗透了深厚的社会生活里。杜甫《饮中八仙哥》:“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张籍《江南行》:“长干午日沽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

  世界上关于饮酒的礼节、礼俗各具特色,并多有专门著作论述。在这里我也查阅了与礼节和修养相关的饮酒礼仪:

  中国人饮酒的规矩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很不一样。最大的差异有两点:一是劝酒。中国人好客,聚会饮酒,客人没喝醉就好像是主人不热情,酒席上的劝酒成为社交的一大景观。见面三杯,主座三杯,鸡头对着你三杯,鱼尾对着你也三杯,老乡喝三杯,同龄喝三杯,劝酒的借口五花八门,结果因劝酒闹得你倒我歪、言语无忌、洋相百出,不欢而散之屡见不鲜。世界上许多国家饮酒没有劝酒习惯,饮多饮少,客人自便气氛和谐,彬彬有礼。二是行令。中国饮酒行令的历史也很长,从划拳到击箸、敲盏、种类颇多,行令的目的除了兴,依旧是劝酒。行令认真,几近拼搏,口号起伏,酒酣忘形,抛杯掀台等等。结果没有了主客、没有了情意,剩下只有见面时的尴尬。如今有好多酒店禁止“划拳”之类酒规,可见人们对此深恶痛绝了。饮酒行令的习惯世界上许多因家也没有,即使在洒厅里大声喧哗也被视为不礼貌的举止,有素养的人们低声絮语,乐曲隐约传来。

  其实,在历史上,我国饮酒礼仪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刻意讲究,并且极具有文化品位,我国古籍上记载的“六饮”,讲述的就是中国饮酒礼仪:一饮人,是指同席的人,应是知己和举止高雅的来宾;二饮地,是饮酒的场所,以花下、竹林、亭阁、画舫为宜;三饮候,是饮酒的时机,应该在清秋,雨后、积雪,新月、晚凉之时;四饮趣,是饮酒助兴,用清谈,联吟、焚香、奏曲来提高兴致;五饮禁,是饮酒的禁忌,华诞(铺张)、连宵(通宵)、苦劝、争执、恶谑(言行污秽)、喷哕(呕吐)等属禁之列;六饮阑,是饮酒后的娱乐,包括散步、踞石(坐于石头上)、欹枕(闭目养神)、垂钓、讲论等。以上这“六饮”将普通的生活行为升华到了人的品性修养和境界的追求中,使酒从物质材料转变为文化材料,灿烂了中国悠久的酒文化历史,显示出东方文明如高山流水般的隽永。

  那些古老的饮酒礼仪虽然今天已经不再适用,但从礼的角度看依旧有现实的意思。佳节时期,或亲人团聚,或朋友团聚,美酒助兴当是人际所需,也是生活之乐;但必须懂得饮酒的举止同样表现着一个人的礼貌涵养和品行高下,刻画着一个人的社会公众形象。

  劝酒,是中国人的一大习惯,既然要劝,那得适可而止,是劝而不“苦劝”。行令,是中国传统的“酒令”,大都是以作诗对联之类,曾记得著名的《兰亭集序》就是东晋时期著名学士相聚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将酒杯放在湾湾的溪流中漂流,杯到谁处谁作诗,也就是所谓的“曲水流觞”。现在人作诗不易,若有志同道合者在一起小饮而赋:人生、友情、世事、新闻、趣俗、知识都是酒媒,我想,那岂不快哉?!

  因此,宜人、宜友、宜生、宜世。这才是真正的酒逢知己啊!

【美酒逢知己随笔】相关文章:

1.人逢知己散文

2.知己飞飞随笔

3.知己随笔

4.爱与知己生活随笔

5.朋友和知己随笔

6.天涯有情,相逢是知己的诗歌

7.酒逢知己方言小品剧本

8.笑的小品剧本《酒逢知己》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meiwen/meiwensuibi/226852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