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中班教案集合7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中班幼儿身体逐渐结实,体力也相对较好,此时他们精力充沛,基本动作更为灵活,动作能力也明显提高。根据中班幼儿这些显着特点,我设计了本次体育活动。
本次活动的运动器材“坦克车”是我利用废旧的纸箱制成(受邻居奥伊斯嘉上海日本语幼儿园运动材料的启发,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材料安全环保又低成本,简易的装饰还能从视觉上吸引幼儿。
整个活动过程的设计是以集体性游戏串联,强调幼儿运动过程的有趣性和挑战性。听指令游戏能让幼儿在玩“坦克车”的过程中,发展倾听能力,提高运动能力。竞赛游戏则能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活动目标:
1.在听辨不同的运动信号中,尝试用身体动作快速反应,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2.在竞赛游戏中学习遵守规则,有初步的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1.纸箱制作的“坦克车”人手一辆。
2.鼓一只。
活动过程:
一、听指令游戏——听指挥的坦克车
1.角色扮演:教师扮演指挥官,手持一面鼓进行指挥,幼儿扮演解放军开坦克车。
2.游戏开始:幼儿自选一辆坦克车,分散站立于场地中,听指令行动。
玩法一:幼儿用爬行的方法开坦克车。
指挥官演示指令与动作的关系:鼓声快,坦克车开得快;鼓声慢,坦克车开得慢;敲打鼓的外圈,向后倒退开坦克车:鼓声停,坦克车停止前进。
规则:听辨鼓声并作出相应的动作。
玩法二:幼儿用站立行走的方法开坦克车。
指挥官演示指令与动作的关系:鼓声快,向前开坦克车;鼓声慢,向后倒退开坦克车;敲打鼓的外圈,侧身开坦克车。
规则:听辨鼓声并作出相应的动作。
(分析:听指令的游戏一开始就很吸引幼儿,幼儿能一边认真倾听鼓声的变化,一边迅速地变换不同的动作。游戏中玩法的变化是考虑到幼儿膝盖的承受力,同时也关注身体锻炼的全面性。一组变化的指令挑战着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并要求幼儿用不同的动作来执行指令,增大了游戏的难度。有挑战的游戏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集体游戏——看看谁的坦克车开得快集体游戏场景布置: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男女两队,面对面排列,轮流
玩法一:用爬行的方法开坦克车比赛。
规则:人站在坦克车外,听到指挥官的指令后,进入坦克车内,爬行至对面一队处,直至全队最后一名幼儿的坦克车到达底线。指挥官手持秒表计时,用时最短的一队获胜。
玩法二:以站立的方法开坦克车比赛。
规则:启动时,坦克车必须在起点线后,幼儿站在车旁或车上,听到指令后才能进入坦克车内。
(分析:竞赛游戏中幼儿注重的是开坦克车的速度,会忽略游戏规则。游戏中教师要在提醒幼儿注重遵守规则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利用游戏规则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这对幼儿的自律能力很有挑战,游戏能使幼儿真正体验到竞赛的乐趣。)
三、放松整理——坦克车回家了师生共同整理游戏材料并进行放松活动。
点评游戏体现的训练内容有:听动协调反应,听知觉记忆,肌肉张力、持久力、柔韧性等。
听觉感知和动作反应整合的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幼儿入小学后的学习能力。听知觉发育落后的幼儿进入小学后,听动协调反应的速度慢,准确性差、记忆差,常常会跟不上学习的步伐。幼儿阶段能得到充分训练的幼儿,将会得益于此。这种训练在幼儿阶段是最好的时机,错过训练的有效年龄也就会失去训练的功效。
这个体育游戏的设计并不复杂,但游戏中幼儿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且有些紧张。游戏中小耳朵必须注意倾听不断变化的鼓声,在记忆不同鼓声的不同指令要求时,听觉记忆得到了训练。跟着指令不断变化肢体的动作(爬、蹲、走、跑、前进、后退),大肌肉的张力、持久力、柔韧性都得到了训练。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感受番茄的情绪变化。
2、通过动作、表情、语言来表现番茄害羞的层次变化。
3、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儿歌录音《害羞的番茄》
活动过程:
中班语言儿歌教案《害羞的番茄》含PPT课件
二、播放儿歌录音,请幼儿倾听儿歌,熟悉儿歌内容。
1、蜜蜂对番茄说了什么?它是怎么说话的?番茄听了蜜蜂的话,是什么心情?
2、青蛙对番茄说了什么?它是怎么说话的?番茄听了青蛙的话,是什么心情?
3、小鸟对番茄说了什么?它是怎么说话的?番茄听了小鸟的话,是什么心情?
4、为什么说番茄有点害羞、很害羞、害羞得不得了?从哪里看出来的?
5、番茄整张脸都红了,说明它怎么了?(成熟了)
6、你来用动作、表情学学番茄害羞的样子。
三、幼儿跟随儿歌一起边念边做动作。
四、PPT出示草莓的图片,观察草莓颜色的变化,引导幼儿用“有点……很……得不得了”的句式描述。再想象会有什么小动物来和草莓说话,尝试仿编儿歌,丰富幼儿的语言表达。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尝试,创造性地想出多种让球动起来的方法。
2、能大胆地交流自己的想法,学习做观察记录方法。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刺猬球若干;辅助材料(盆子、报纸、书、垫板、夹子、勺子、泡沫、小棒等)。
【活动过程】
1、引发兴趣。(出示一只刺猬球。)
这只刺猬球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
(圆圆的,像大西瓜,有点像点心店里做的大馒头像小鱼吐出来的泡泡,还像天上挂的月亮。)
2、猜测“让球动起来”的方法。
引导语:这只小刺猬球一动也不动,如果不用手来帮忙,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刺猬球动起来呢?
(1)幼儿猜测。
(2)幼儿交流自己的猜测、想法。
(我可以用嘴吹)
我可以用头顶我想用手拍桌子我想用脚踢。
3、验证想法。
幼儿人手一只刺猬球,进行验证。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1)观察每个幼儿的实验操作情况。
(2)询问个别幼儿的想法。
4、交流讨论。
请幼儿大胆地展示、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
(用拇指碰一下,用头,用手当扇子等)
5、借助辅助材料探索“让球动起来”,学习做观察记录。
“刚才小朋友都是借助身体的,现在借助其他的物品,你会怎么让你的球动起来呢?”
6、展示观察记录,让幼儿交流实验结果,分享成功喜悦。
活动反思:
活动目标的制定符合幼儿特点,活动内容的各环节均指向目标。教师注意选择适当的时机介入,给幼儿充足的自我探索学习的空间,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发自内心的胜任感、自信和满足。这个活动基本完成了设定的目标,符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43174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