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优秀教学教案
重点:
1、 品味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2、 理解作者心情与景物的和谐统一。
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首先请同学们打开自己的记忆仓库,找出几个描写月亮月光月色的名句。
张九龄(唐)《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晏殊(宋)《寓意》:“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辛弃疾(宋)《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李白(唐)《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杜甫(唐)《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王维(唐)《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温庭筠(唐)《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张若虚(唐)《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柳永(宋)《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月是古人最喜欢描写的事物之一,一轮古老的月亮曾牵动了多少人的情丝,真是“明月
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啊!同样的,荷花也是人们喜欢描绘的事物,下面请大家再从记忆仓库中拿出几个与荷花有关的名句:
孟浩然(唐)《夏日南亭怀辛大》:“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王昌龄(唐)《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汉乐府民歌《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李白(唐)《别储邕至剡中》:“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杨万里(宋)《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晓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人们之所以喜欢荷花,是因为它“出 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品质高洁。那么假如把月与荷放在一起,又写月又写荷,会怎么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这样的散文,题目叫做《荷塘月色》,作者朱自清。
二、新课:
(一)作者
1.朱自清是哪一年去逝的?——1948年。
2.他的原名叫什么?——朱自华。
3.他的字号是什么?——字佩弦,号秋实。
4.你曾经读过他的哪些作品?——《春》《背影》等。此外他的著名作品还有《绿》《威尼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他的诗文集主要有《踪迹》《背影》《欧游杂记》等。朱自清是一位正直的、具有高度爱国精神的民主战士,他在后来极度贫病交迫的境况下,坚决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赞扬。
(二)朗读课文:
要求体会作品的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在文中的具体表达。
(三)词语:?
曲折 煤屑 蓊蓊 踱 缕缕 颤动 霎时 薄薄 参差
(四)语段阅读:
1.阅读第四段,讨论问题:
(1)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该段,同时请大家看一看这一段主要是写月光下的荷塘,还是写荷塘上的月色?
——月光下的荷塘。
(2)接下来请大家按内容的不同划分本段的层次,并分别用两个字概括每一层次的内容。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
(3)让我们先来看看朱先生是怎样描写荷叶的。“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这里用了一个书面语词“弥望”和一个双音叠词“田田”,突出的是荷叶的什么特点?
——多。
(4)正是因为荷塘里荷叶非常之多,所以才有了下面所描写的特点,所以本段起首一句看似寻常随意,实际上它为下文的描写做了铺垫。作者在写了荷叶之多后,又写了荷叶之美,他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荷叶之美的呢?
——作者用了一个明喻来描写荷叶之美,把荷叶比做“亭亭的舞女的裙”。他为什么这么来比喻呢?为什么不说荷叶像雨伞像笸箩呢?这个比喻究竟好在哪里呢?
这个比喻的好处至少有两点:第一,荷叶由于出水很高,与苗条的舞女很相似,再加上“亭亭”一词,就更能写出荷叶那亭亭玉立的姿态;第二,说荷叶像舞女的裙,那么它像什么状态下舞女的裙呢?能像立正站着、靠墙倚着或坐着的舞女的裙吗?当然不像,荷叶的自然舒展像在舞蹈中旋转着的舞女的裙。这样,就显出了这个比喻的妙处,妙在何处?我们知道,这里的荷叶本来是静的,而这个比喻却给人以动感,这就叫以动写静,化静为动。
(5)接下来作者描写了荷花,他是用哪些手法描写荷花的呢?
——拟人,比喻。
在这里,作者先用拟人手法,通过“袅娜”一词,表现开放了的荷花的柔美,又通过“羞涩”一词,突出了含苞欲放的荷花的可爱。然后,作者又连续使用了两个比喻,对荷花进行更为生动细致的描写。
(6)请问作者所做的这两个比喻着眼点是什么呢?他为什么把荷花比喻成“明珠”“星星”呢?
——作者之所以这样做比喻,是因为月光下的白色荷花的光亮与一粒粒明珠相似,而白花在绿叶丛中若隐若现与碧天里闪烁的星光相似。在此,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作者说的是“碧天里的星星”而不是“黑天里的星星”,为什么?因为白色荷花的背景是绿色的荷叶;二要注意明珠的反光与星星的发光都是闪闪烁烁的,这就使本来静态的荷花具有了动态感,这也是化静为动的写法。这样,作者就通过两个拟人和两个比喻十分形象、十分生动地写出了月下荷花的美。
(7)接下来作者由荷花自然而然地写到了荷花的清香。在这里,作者用了一个特殊的比喻,把荷花的清香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清香本来是嗅觉上的感受,而歌声是听觉方面的东西,这种将不同的感觉沟通起来的手法,在修辞上叫通感。那么作者为什么把荷香比作“歌声”呢?二者的相似之处是什么呢?
——因为荷香的时浓时淡、时有时无与歌声的时断时续、时隐时现相似,所以作者就通过联想在嗅觉和听觉之间建立了沟通,突出了荷香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无穷的特点。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28267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