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位于科学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二章第一节,对于空气,学生在小学自然课和初中生物课中有一定的认识。由于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对实验的基本操作不熟悉,本节课采取先探究再演示实验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科学探究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和分析,掌握科学探究的手段和方法。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掌握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到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树立科学探究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领悟化学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及变化方面的价值。
【教学重点】:
空气的组成。
【教学难点】:
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和分析。
【教学的关键】:
以实验为基础,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与交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教具准备】
仪器:集气瓶、燃烧匙、红磷、烧杯、塞子(带导管)、弹簧夹。
药品:红磷、火柴。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导入】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空气,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可是空气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你能设计实验让我们感觉到空气的存在吗?
根据已有知识, 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设计实验等
设疑,激发学生兴趣 将学生的视线引导到课题要学习的内容中来。
空气的组成:
【提出问题】那么你对空气都知道了些什么呢? 人们是怎么知道空气的组成的呢?
【阅读】课本P30拉瓦锡探究空气成分的化学史实。思考: 1.拉瓦锡是怎么知道气体体积减少1/5的? 2.写出拉瓦锡实验过程中的两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拉瓦锡的实验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根据已有知识,生活经验说出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等。
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交流解决问题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
通过化学史实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互动交流】因为汞有毒,你能改进上述实验,通过水面上升的体积反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吗? 师生共同归纳出探究实验的要点。
学生讨论交流:
1、 应该找到一种可燃物来消耗氧气。
2、 利用压力差来产生水倒流。 ……
激活学生的认知结构,引导学生将已学知识与新的问题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演示【实验2-1】
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操作顺序,注意事项。 边做实验边提出观察的注意点,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盛放红磷的集气瓶内,除了水,还有什么?
(2)将红磷点燃后放到集气瓶里,见到什么现象?
(3)红磷熄灭冷却后把弹簧夹打开后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4)该反应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5)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实验讨论】实验结束后,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思考5分钟后回答:
(1)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什么?(2)燃烧匙内放过量红磷的目的是什么?
(3)为什么实验开始前要关闭弹簧夹?如未关闭,可能的后果是什么?
(4)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结果可能是什么?
(5) 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什么?有什么性质?
认识仪器 讨论操作原因,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回答:
1、空气。
2、 红磷燃烧,发出黄光,放出热量,冒出白烟。
3、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因为红磷燃烧消耗瓶内氧气,导致瓶内压强减小。 不冷却气体处于膨胀状态实验结果会偏小。
(4)原理: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5)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学生讨论思考5分钟后回答:
(1)用来吸收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2) 使瓶内的氧气全部被消耗掉。
(3)防止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后逸出,使测定结果偏大。
(4)燃烧结束时瓶内压强减小,瓶外的空气会进入集气瓶,引起测量结果偏低。
(5)氮气。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用边介绍实验步骤边提出问题的方法,学生在观察时边记录边回答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观察能力 和分析能力 。
【实验反思】实验过程中的哪些操作的不当会造成实验结果的偏差?
【归纳】 1、 装置漏气。 2、 红磷量不足,不能充分耗尽瓶内的氧气。 3、未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就读数。 4、 将引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速度太慢。
【板书】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用途 用PPT展示
猜想、讨论 记录:体积分数 氮气 78% 氧气21%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 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增强记忆 、了解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过渡:我们已经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那么空气、氧气、氮气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呢? 二、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 1、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并板书。 2、教师举例说明:用PPT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是否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并指出混合物中各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都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学生回答: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而氮气、氧气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1、学生归纳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2、学生判断。
3、学生记、听。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并展示自我。
将充分的空间与时间还给学生,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基础。
【课堂小结】 1、 空气的组成 2、 物质的分类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课后延伸】你还能设计什么实验来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包括知识、技能、方法等。
学生思考
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巩固新知
将课堂探究的触角延伸到课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
【板书设计】
一:空气的成分:
演示实验2-1
现象:集气瓶中的红磷继续燃烧,并产生浓厚白烟,过一会儿熄灭,瓶壁发烫。等冷却到室温,白烟逐渐消失,打开止水夹,水进入集气瓶中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结论: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 氮气 78% 氧气21%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 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二: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
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
【课堂练习】:
1、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
A、4:1 B、1:4 C、1:5 D、4:5
2、小浩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试猜想一下: (1)他将观察到哪些现象? (2)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到氧气占空气体积的 的结论外。还可以得 出有关氮气性质的哪些结论?
【九上空气化学课件】相关文章:
1.九上化学课件
2.水的化学课件
3.入门化学课件
4.趣味化学课件
8.分析化学课件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25016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