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高考文言文命题区分能力的方法,有助于我们对症下药,避免无的放矢。
1.语法现象已超出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其中有两个现象:
(1)原不作要求的“为动用法”等不仅在语段中出现,而且在考题的选择项中出现要你辨识。
(2)课文中从没出现的类型,考题中也出现了。如“把‘金玉之贱,人民是宝’释成现代汉语”,这两句都用到“宾语前置”的语法,属“通过之、是、之为使宾语前置”这一类,但课文中只出现过“句读之不知”这一类,而绝无出现“人民是宝”这种通过“是”使宾语前置的例句,学生缺少相应的思想准备,失分就较多。
2.词汇量超出了课本的词汇量如果说前几年命题老师注重考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加点字解释一般都能从课文中找得到答案的话,那么最近两年加点词的解释出现了,完全考你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加以判断猜测的能力的现象。
如考加点词三个“止”、“狱”、“平居”。其中“止”解释只、仅,课文《五人墓碑记》中“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中出现过。而“狱”解释“罪、案件”,只在初中《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中出现过。“平居”解释“平时”,高中课文中从没出现过。
3.开始注重对语段内容和思想的理解、感悟语法、词汇是读懂文言文的工具,但文言文阅读的目的决不止于“读懂”,重要的是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教育,以更好地传承我国灿烂的传统文化。故近年来的考题中增加了在读懂基础上,要求进一步从整体上感悟、理解语段的题目。如“邦人认为,他自己说的话哪一句最重要?”如果你不在读懂基本意思的基础上,再把握住全文的中心,你是回答不出“无使群臣百姓得罪于吾君,亦无使吾君得罪于群臣百姓”的。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ushiwen/wenyanwen/410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