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触摸春天》评课稿
《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生命”这一组教学内容的开篇文章。这篇课文讲了一位盲童安静在花丛中用手触摸春天,无意中抓住并放飞一只蝴蝶的事。课文篇幅不长,但文字十分深刻、优美,以往常被当做朗诵的范本,对四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吴老师今天上的是第二课时。教学的重点在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理解盲童对生活的热爱。平时就听闻吴老师上课激情澎湃,今日有幸观摩学习,实在让我获益匪浅。
吴老师的课是一堂精彩的经验展示课。在她的课上,我们看到吴老师在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上花了很大一番功夫:
一是朗读习惯。吴老师的课是“读领风骚”,她花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一) 注意指导朗读的层次性。她先带领学生从课题入手,读出“触摸”就是“轻轻的抚摸”意思;再引导学生通过快速浏览抓住课文大意;在学生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她引领学生走进课文语言,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发现,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 吴老师注重朗读形式多样性。在读中采用听读、范读、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想象读、探究品读等形式加以点拨指导、读懂文本内涵。例如在感受安静捕获蝴蝶那一刻的心情时,吴老师通过音乐、图片、动作,让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妙,也体会到安静内心的快乐。
(三) 吴老师非常关注孩子的阅读习惯。在每一次读书前,她都会提出具体的要求。例如在品读课文前,她要求孩子们边读边圈画关键词,在书本的旁边写批注。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她只挑选了几个学生做展示,但下课后我去看,每个孩子的书本都是写的满满的,有的孩子还写的特别精彩。可见吴老师平时对孩子的阅读习惯的培养真是卓有成效。
二是课堂习惯。对于新教师来说,站稳讲台必须要有一定的组织课堂能力。听课时我不仅关注老师对教材的把握,还特别留心学习有经验的老师是如何与学生互动,如何调控课堂的。吴老师班上的学生有几点习惯特别值得我在班上推广:
1、老师板书的时候,学生书空。这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帮助他们巩固识字能力。
2、边读书边圈画关键词的习惯。我们经常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提取信息,但对如何提取信息缺少指引。而边读书边圈画关键词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为一堂主题教研课,吴老师的课为我们立足课堂,做好“问题的有效性”课题研究提供了范本,我觉得她的提问内容紧扣文本的要害,提问程序直接,提问语言简洁明了,充分体现了提问的简洁性。
(一) 吴老师的课堂提问归纳起来有三类:问在情境中;问在关键词、关键句;问在主旨处。做的特别好的是根据情境提问。她善于根据课文内容,再现课文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安静的心理感受。当学生观看蝴蝶图片后,老师让他们闭上眼睛想:想象一下安静手里握着一只蝴蝶,蝴蝶在她的手心扑棱,她会想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居然回答出:“她握住了美丽的春天”。
(二) 她的提问程序直接明了。没有过多的渲染评价。整节课围绕“安静在常人看来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这个大问题下找到关键句子,进行品读。品读句子时,她一般用“三步走”:找到了哪个句子?哪些词让你觉得与众不同?如何读好句子?简简单单的程序,让学生可以现学现用,回答得越来越清晰,读的越来越好。
(三) 老师的提问语言简单明了。吴老师善于用填空补白提问,把安静与众不同的地方用转折词体现出来,引导学生用文中的词语回答,加深了对课文词语的印象,也对安静这个人物形象产生与众不同的印象。例如:“安静是如此的不幸,但她又是如此的?”,“别人用眼睛触摸春天,她却是用触摸春天?”
但这节课也有些地方有待商榷:导入时,让学生看春景图说话这一环节放在第二课时有些累赘。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品读句子上,对课文的主旨,作者的写作意图毫无提及,使得整堂课的分析显得过多,过碎。由于经验尚浅,点评不当之处,还请指正。
篇二:《触摸春天》评课稿
《触摸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新教材。这是一个反映对生命的思考,抒发对人生的感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的课文。本课内涵深沉,四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但陶静老师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充分展示新课标理念:她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学生在课堂中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是一堂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课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住了文章的内涵,以安静创造了奇迹作为切入点。
课堂一开始,陶静老师就提出问题:“安静这位盲女孩,她创造了奇迹,她创造了什么奇迹?”随着学生与文本的不断接触,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知道盲女孩安静“走得那么流畅,没有一点点磕磕绊绊”是奇迹;她能“极其准确”地拢住花是个奇迹;她“竟然”能抓住“睁着眼睛的蝴蝶”那更是奇迹。这个盲女孩眼睛虽然瞎了,但她心灵的窗户并没有关闭,她是在用她是全部身心来感受多姿多彩的世界,在她的内心世界里,同样是一片明媚动人的景色。所以才有文章所说的“谁都有生活是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二、营造了轻松、和谐学习氛围,提供了畅所欲言的互动空间。
整个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如陶静在上课开始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文,让学生去自渎自悟,完全由学生自己做主,教师只是随机点拨引导,课堂以“生成”新知而精彩,以学定教。老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而不是主宰者;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从根本上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师,也解放了课堂,让语文教学更精!接着陶静老师又抛出一个环节,她说:灵性指的是什么?你能把这灵性读出来吗?然后才走进安静的内心世界,想象画面,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这一环节也体现了学生是真正的主人,不再只是教师的天地。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xinwengao/12334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