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两步连乘应用题评课稿范文

稿件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我们曾和美国老师教学交流时正好美国老师执教了类似于本节课的例题。他们是用的模板“DBI”,就是一节课只通过一个问题,整个一节课只解决这一道题,日本也有这种模式。主要是让孩子操作学具或画图来自己理解题意,解决问题。

两步连乘应用题评课稿范文

  我们在课前集体备课时借鉴了这样教法,给孩子一道纯文字的应用题。比如:学生站4排,每排有6人,有这样的3个方阵队伍,问孩子一共有多少人。我们呈现给孩子的是纯文字的,是没有图的。我们让孩子读完题目之后,让孩子自己画图去理解题目的意思。那么孩子可能出现会这样进行解题:第一种方法,就是他们也会画图,先用4×6得到每个方阵有24人,再用24×3得到一共有72人;第二种方法呢就是他们把图不这样看,连起来看,把3个方阵的一排6人连起来看成一长排,先用3×6得到一长排有18人,再用18×4得到一共有72人;还会有孩子想到第三种方法,先用3×4得到一共有12排,再用12×6得到一共有72人。

  我们要求于不管用哪种方法,但是要求孩子一定要能说出每道算式的道理,要求有合理的数量关系,那都是可以成立的。比如在课上,可能会出现的第三种解法14×4×2的情况,因为没有合理的关系式解释,我们认为在数学上这是说不通的,这种接法就不成立,那就会和其他两种方法进行对比说明,强调要有关系式进行合理的解释。就是从“文——图——算式——图”但是由于文化背景不同,美国的小学、中学老师会认为由于孩子的认知水平的发展,这三种方法都对,而大学老师却认为只有前面两种对。所以后来我们又做了调整,完全回归到我们自己的教材,让孩子先读图,从图中寻找、整理信息,然后再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就是从“图——文——算式——图”。

  两种思想的碰撞出了出发点不同,属于殊途同归。至于那种更合适,这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今天的这种尝试,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开拓了我的眼界。很感谢朱岩老师为我们带来的这样一节课,给了我们一个重新思考、学习的机会。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xinwengao/119555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