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第一学期中学地理组教学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第一学期中学地理组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象奔腾澎湃的急湍,它一去无返,毫不流连,在这段时间的教学中我们通过努力地工作,也有了一点收获,让教学总结为这一年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吧。那么一份同事都拍手称赞的教学总结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第一学期中学地理组教学工作总结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学期中学地理组教学工作总结1

  时间在紧张和忙绿中匆匆而过,对照学期初的计划和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盘点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研组建设

  坚持每周一例会制。充分利用教研组例会时间,组织全组教师学习、领会并贯彻、落实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时把例会精神、周工作计划传达给全组教师,以便认真落实。总结、反思上周教研组工作情况,提出新的目标要求。

  团结协作,营造“大气、和气、书卷气”的团队氛围。工作上我们从不斤斤计较,无论安排到哪个级部或者哪位老师,大家都会不打折扣地认真做好。

  于德娟、韦霞等老教师能够以身作则,带领青年教师干好各项工作;孙玥婧、刘小琳老师工作积极主动,大局意识强,能及时提醒大家完成学校布置的工作;于德娟、孙玥婧、邱秋兰、安浩、闫宁当班主任每天阳光灿烂地对待每一位孩子,工作有法有智慧得到组内全体老师的欣赏和佩服。闫宁老师兼任学生处的级部干事,孙燕老师兼任信息技术组的工作,都做到了组内活动和学校工作两不误。凡事大家都互相体谅、互相帮助,教研氛围及其融洽;随时备课、不分级部备课一直是我们组的一贯作风,研究教材、教法,阅读与专业有关的各种书籍、杂志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通过例会、教研、读书、组内活动等方式,增进组员之间的沟通,增进团队精神,形成教研合力,使教研组成员都能心往一处使,劲往一处用,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帮助,构建了一个团结向上、健康和谐的教研组。

  本学期孙燕老师的《开学第一课》在全区同研成果中获得一等奖,并参加学校组织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大赛、微课制作比赛;闫宁老师经过校级、协作区内,层层过关,参加了青年教师课堂大赛,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同行老师的肯定。邱秋兰老师参加了一师一优课评比,成绩待定中。

二、教学常规

  1.集体备课:本学期,备课注重“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所以,备课时重视对课标的解读和讨论;对于评价,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其含义,教学目标制定后,针对目标,我们设计相应的评价措施来达成目标,理解了为什么评价优先于教学设计。

  进行了四次主题备课,9月份,初一级部进行了两次“运用微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讨,初二级部的老师也参与其中并提出建议;10月份,初二级部结合学生实际,两次主题备课重点讨论了“如何培养学生绘图的习惯”“如何运用地图学习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目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地理思维,提高地理综合学习水平。

  2.教学反思:通过学习常规要求,我们明确了教学反思具体可关注:课堂气氛、学生反应、教学效果、时间分配、目标达成、作业反馈、教具运用、难点突破、学生问题、得意片断、不良感觉等。

  优秀的教师注重反思。作为一个教师只有多次反思改进的教案和自身的经历才能不断成长,只有以研究的心态对待日常工作,才能不断超越自己,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

  3.听评课:全组老师都能完成学校的听课任务。本学期,组内全体教师都参与的听评课至少有15节,青年教师至少也有近20节,分别是:

  9月23日,参加学校组织的邀请教研员来校指导的活动和协作区活动,听了孙燕老师《经线和经度》的新授课,闫宁老师《经纬线和经纬度》的新授课,徐老师和同行老师们为我们评课,并为我们培训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及深度教学。

  10月23日参加了全市的质量下乡百校行地理学科研讨会,听了徐华敏老师《黄河的治理》的新授课,荣成宋文娟老师和文登张华娟老师,同课异构《水资源》的新授课,徐毅老师做了中考答题分析,乳山教研员邵丽敏老师对中考试题做了分析。

  10月24——29日这期间,为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所有地理组老师轮流多次,听评闫宁老师、邱秋兰老师以及七中的张梦雨老师的新授课《黄河的治理》。

  11月13日前后,所有地理组老师多次听评指导,孙燕老师的新授课《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为校级的信息技术课堂大赛做准备。

  11月25日,所有地理组青年教师参加区级为期一天的青年教师课堂大赛听评课活动,共听评课5节。

  12月3日前后,所有地理组老师多次听评指导,邱秋兰老师的复习《人口与人种》为“ 一师一优课”做准备。

  每次听课我们都会评课议课,评说整体设计是否符合教育理念,有哪些亮点与不足,针对不足提出建议及改进措施。听课老师不仅听课,而且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听课情况,并有针对的现场指导。使授课者和听课者在这些活动中能反思个人的教学行为,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效果。

  4、坚持学困生转化工作。学困生的共同特点是:学习目的欠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学习习惯差,进而影响到学习成绩。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沟通与交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如刘小琳、孙燕老师经常利用中午课间时间对学习情况不佳的同学进行相应知识点的抽查,让此部分学生有紧迫感。于德娟、孙玥婧老师,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陪伴学生,及时发现问题,指出问题,督促改正,督促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课上学习效率。闫宁、邱秋兰、安浩老师对学习兴趣不佳的,学习习惯如上课不听讲,不记笔记的学生,提出要求将课上听讲内容记录下来,下课时给老师看,进行简单提问,以此督促课上的地理学习。

  5.质量检测与评价。本学期采用多种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如课堂提问、绘图检测、课堂小测等。

  单元检测,能按照教研中心的要求,控制检测次数、依照课程标准要求命题、认真阅卷并做好质量分析,进而查找工作中的得与失,制定整改措施,并进行了二次检测。本学期单元测验的命题,初一级部由我校孙燕老师命题,初二级部由刘小琳老师命题,每份试题的难度和容量都比较适宜,较好地考察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为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利用课前5分钟或课堂最后5分钟,进行典型题目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启发式引导贯穿始终。典型题有两种,一种是典型的会考试题,另一种是创编的试题,指导学生收集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中有关地理时事资料, 引导学生参与创编。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如有关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多举身边和学生熟悉的实例,切实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高阶思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良好学习习惯,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念。

  6、学科大阅读。为了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在环翠区学科大阅读环境下,我们通过大阅读将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

  本学年我们推荐学生阅读书目——《希利尔讲世界地理》。这本书的作者名叫希利尔,毕业于哈佛大学,是美国杰出的教育家。作者酷爱地理和艺术,还喜欢出门旅行。这是一本绝佳的地理启蒙读物,在书中“地理”已经不再是个干巴巴、硬邦邦的字眼儿,而是听上去跟“历险”更沾边儿些。在这本书里,希利尔通过各种生动的故事、幽默风趣的语言,描述各个国家的特点,解释有趣的地理现象,让孩子不知不觉的就普及了地理知识,轻轻松松地就领略了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开启奇妙地理之旅,让我们不出家门便可周游世界!

  课堂上以清泉小讲师的形式,让孩子分享,在小组考核中给予适当的加分。教师在讲课中适时的提问,与课本知识相结合。这样的形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加深了孩子学习地理知识的印象,也使我们的地理课不再枯燥无味。并实现了从不同角度走进阅读世界,从阅读走向生活,又从生活走进阅读,以达到全面提高核心素养的目的。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gongzuozongjie/436350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