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模板集合六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篇1
又到一年一度期末总结的时间了,反思一下这一学期的教学情况,有苦有甜,我想更多的是思考。现在把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我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后,以促进我以后的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这一学期我担任三年级两个班的数学科的教学任务,学生共有91人,他们的学习基础不是很好,将近一半的学生主动性都不强,需要在老师的督促下才能认真听讲,完成作业更糟糕,很多学生不能按时按质地去完成当天的作业,尤其2班的学生比较多,很多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差,学习显得比较懒惰,学习起来很吃力,因此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是比较差的,存在的问题也很多。这都是学生本身自身的问题,因此在课堂上一定要提高教学效果,在家里需要家长们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才能扭转学生现在的学习状况。
先说一说在课堂上怎样提高教学效果?在校长提出“设疑、探究、评价、生成、应用”这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在校长的带领下,我按照这种教学模式在我的数学课堂上实施了,说实话,我在开始实施时,并不是很顺利,有很多地方是自己不理解和感到困惑的,特别是在探究这个环节,明明都已经有学生明白了,为什么还要继续探究下去呢?这不是在浪费时间吗?这不是多余的吗?回答说:不是的。在我以前的教学当中,我说的肯定比学生说得多,因为我总是害怕学生不会,总是怕说漏了,又或者学生没有找到等等诸多的担心和不放心。所以一节课下来,都是老师不断地说,重复再重复,一句话就是老师逼着学生学,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把知识塞给学习,因而学生学习的效果就显然而然就比较差了。而这样教学模式并不像我以前的教学,它重在学生自己学习,主动学习,自己探究总结自己学习的知识,因为这种学习在学生间相互探究,相互评价而生成的知识,是学生们自己愿意去学,愿意去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评价其他同学的想法,大大的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这种学习是快乐的学习,是有趣的学习,这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精髓所在。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在我的数学课堂上是有效的。虽然我现在慢慢地理解了和明白了这种教学模式的教法,但是在我真正实施的过程当中还有很多未能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在探究这个教学环节中,往往在课堂上用的时间比较多,因为这个环节是我在备课当中未能预想的,因为问题不同,学生想法也不同,是很难预想的。因此在课堂上多次还没有完成探究这个教学环节,就已经响起了下课的铃声了,而评价和应用这两个教学环节就没有时间和办法在一节课上去完成了,这也是我感到困惑的地方。希望在今后的实施过程中慢慢地去提高和完善。
再说一下如何要求家长在家里对孩子在学业上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20xx学年我校开始利用校讯通这个平台,进行家校互动,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大部分学生的家长都加入了校讯通这个平台,所以我对那些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那些在课堂上小测经常未能过关的学生和那些对某个知识点不过关未能掌握的学生给他们的家长发短信,要求学生家长在家里积极的配合老师的工作,主要是课后辅导,督促孩子完成当天的作业,把小测未能过关的题进行修改等等,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但是仍然有个别学生的家长未能配合老师的工作,特别那些平时就不爱关心孩子学习的家长更明显,采用不理不问的态度,所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般都比较差。
最后说一说我在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与今后的努力方向吧。人无完人,做任何事都有它的优缺点,我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也特别地多,比如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方法不对时,我采取了比较消极的态度(批评和骂),有时也有鼓励,但是现在想一想还是鼓励的力度不够,导致了学生不但没有改变,特别是那些差生,反而变本加厉,更不愿意学习了,这需要我重视和改正的地方。在教学中,我还不注意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只是一味的教学课本的内容,教学不够灵活,不注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上课时,我很多时候都会留下一些小问题,比如说有的差生不能做到当堂内容当堂解决和掌握,还要另外找时间给他们辅导等等这些都是我存在不足的地方。今后我要针对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比较多的特点,在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辅导,另外还要积极和家长取得联系,多沟通、多交流,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并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进行课外拓展和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上来。
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篇2
本学期的工作较圆满完成,在一系列的工作中我校将重点总结本学期的听评课工作。
一.开学初教研部门的视导工作拉开了学校的听评课工作
全校教师高度重视视导工作,学校干部深入一线听课,教研组长深入课堂听本组教师的课,备课组在开学第一周集中备课和听课。教师认真备课并准备教案。在听课中每一位教研员老师,都抱着求真务实的态度,认真听课,认真评课,认真反馈,在他们认真的付出中,我们的老师看到了自己教学长处,也发现了教学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找准了自己发展的定位。通过视导我们反思以下几点,为教学管理起指导作用。
1.认真学习研究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怎样的教学设计更适宜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更适宜学生能力的培养。
2.要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上课前要分析学生学习知识过不去的难点和重点,在讲课中要想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还存在哪些问题,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时点滴闪光点和出现问题的症结所在。
3.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心理特征、课堂教学的实际和学生课堂中的反映,注意在潜移默化中的德育渗透。
4.传授知识、学习新概念,要注意设计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参与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复习旧知识,梳理旧概念,要注意设计科学合理的练习,以题带概念,在练习落实中发现问题,及时点拨。
二.结合我校的“师慧杯”工作我们重在平日的教学
1.每月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新课程研讨,组内听评课一次,并要求备课组长上交听评课小结,学校召开了备课组长交流会。学校的引领下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真正理解教学评价的概念及评价的意义。以《听课,上课,说课》一书为依托进行学习,然后对照《北京市各学科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深层次的挖掘每一点要求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具体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应该如何做?以备课组为单位在校内进行研讨。
2.备课组每月课例研究的具体内容:①符合方案的教学环节及成效;②教学中获得成功的环节及成效;③与评价方案有差异的教学环节,产生的原因;④需要改进的教学环节,如何实施?
3.继续开展听评课活动,本学期的听评课活动本着解决不同的问题从不层次进行。
①.重点抓初三年级的复习备考工作,以此为过程进行复习课的研讨,初三年级教师于三月中旬全员开展听评课活动;
②.延续上学期初一和初二对新教材探究的听课活动,于期中考试前对上学期评选的优秀课在校内进行交流,本学期初一和初二年级教师继续加强新教材的研究,以备课组为单位推荐一节研讨课,在教研组内进行研讨。
反思:听课、评课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它应是促进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艺术展示、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水平提高等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听课、评课过程,是教师在互动中获取经验、自我提高的过程。
三.在组织中应注意形成评课文化,注重评课活动的过程
(1)加强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的意识
利用教研组长会辅导教研组长,重点谈评课的关注点:
a.教学意图的科学性及达成度(是否适合当前学习的需求,满足学生需求需要做到什么水平)
b.教师潜在优势的完善方向及内容(了解教师的长处,作为教师长处背后的优势是什么?怎样帮助完善与提高?感悟教师潜在的优势不是评这节课的是与非,好与坏,而是谈怎样做更好,使评课成为研究和学习的过程。)
c.讲课教师对大家评课过程中的新感受(成功的经验成为自我发展的基础)及评课者的新感受(评课者的内心转化在注意他人的基础上发展自己)
d.注重课堂活动的过程
e.具体环节激发学生(课堂某个环节激发学生引发学生思考问题)
f.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注重学生综合运用的水平)
g.谈问题时帮助教师用优点克服困难
辅导之后与教研组长交流,分析学校现存的问题,提出切合实际的活动方案。
(2)如何完善潜在优势,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风格。
在活动过程中让教师感知自己的实际位置,启迪自己向更高层次攀登。学校在开展听课活动中要教会教师评课,教会教师挖掘,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所以每一位教师进行评课中重点谈通过这节课感受最深的教学环节和授课教师优点。,全组教师对其教学进行整体优势提炼,让任课教师自身看到自己和发现的优势。然后全体教师针对其缺点再进行提炼,根据其优势特点让其重新思考克服毛病。评课教师听一节课后也要及时进行分析,找出这节特点和闪光处,总结出一些有规律性的认识。明确对自己有启迪、能学会的有哪几个方面。并针对这节课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与合理性的修改建议,与执教教师进行交流切磋,以达到互助互学互动的目的。
在评课过程中教师们形成了自己的教学反思,每位教师共计四篇,每位教师都认真填写了教师成长记录。本学期我校改变以往的评课方式,建立教师听评课的成长记录,包含三项内容(教师自评,同行评议,教研组评议)
本学期的听评课活动确实让教师们感到了新的收获,教研组在研讨过程中积极向上,热情高,能够给每位教师提出新的建议并帮助挖掘优势,教师们对这样开展评课活动感到满意。下学期我们将在本学期的基础上深入细致做好此项工作,真正做到每一次听评课转化为教师教学成长的过程。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gongzuozongjie/43563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