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专业实习报告合集9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专业实习报告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专业实习报告 篇1
作为一个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毕业设计是大学阶段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对我们大学阶段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运用,不但使我们各方面的知识系统化,而且使所学知识实践化。毕业设计实习是在毕业设计前进行一次系统的综合考察,结合所学知识及自己的毕业设计课题,选择自己的设计方向。通过毕业设计实习,使我们能够了解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培养我们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并锻炼我们调查研究的能力,对毕业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实习的第一天,我们来到了历史文化古城——苏州,苏州素有人间天堂之称,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第一次来苏州,感觉没什么特别的,不是我们想象的高楼大厦。听老师介绍说:苏州进行现代化建设, 受到诸多保护条文规范的制约,关注建筑风格成为规划审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而, 对建筑风格的要求, 以某种法制法规的形成存在, 并对苏州城市建筑的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城市规划方面采取对古城风貌的保护的原则,所以现代化的建设要兼顾到历史文化遗产的留存与合理利用。
根据资料介绍:这种源自保护城市风貌的举措对于创造地方特色而言, 并不是一个完全相同的概念, 应该承认前者可以用较为稳妥, 保守的手法来达成保护的效果, 在某些特定场合, 甚至可以沿用传统样式和仿古建筑。而后者相对来说是富有开创性, 探索性的创造过程, 它关注地方文化, 自然环境, 建筑历史等众多地域因素, 其表达方式和设计手法具有相当的差异和丰富性。在苏州, 总体文化背景的相对保守和保护任务的紧迫性所导致的对建筑风格的专注是苏州创作环境的一个特点, 从这个意义上说, 苏州地方主义或地方特色的再创造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所以,苏州市区的建筑,不论是什么结构,都要维持这种现状,表现苏州城市的特点。在我们参观的人民路与干将路的城市建筑是反映苏州地方建筑的一对绝好例子。人民路是苏州古城结构的历史延续, 最北端的北寺塔, 中段的观前街, 怡园,文庙和南端的城市园林——沧浪亭使得人民路从北到南有一个完整的景观序列。干将路着重体现地方性符号以及与城市文脉的关联, 其开发规模较大, 改造力度较强, 但在追求条理化和程
序化的过程中又体现了人文关怀的场所精神。最典型就是人民路上苏州图书馆新馆,是一栋着力体现苏州地方文化特色建筑。其轻巧灵秀的立面造型手法, 与早期人民路建筑古朴厚重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其中也隐藏了时代文化上的对比。对地方“风格”的关注在苏州图书馆就集中地表现出来, 这种现象和江南其它地区的表现相比更显突出。
为什么建筑可以这样随意的按人们的意愿设计成不同的体型?这就和我们结构设计有根本的关系,前面所说的的古代建筑都是砌体结构、木结构,而新建的大多数都是
框架,或框—剪结构。其中以框架为主,高层中多使用框—剪结构。框架结构是梁、柱等杆系构件组成的空间承重体系的结构,是多层、高层建筑的一种主要结构形式。这种结构体系的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能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建筑立面容易处理,可以适应不同的房屋造型。所以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各式房屋,就像搭积木一样,摆出自己喜欢的造型,都能够用框架来实现,这就是框架结构的优点。所以人民路上的多层建筑,不论是办公楼、商厦、图书馆、行政楼,大都是框架结构,但外形却是苏州古典建筑形象。
专业实习报告 篇2
关于这次实习,个人还是非常肯定学校所做的实习计划的要求,也非常希望和渴望在这次实际工作中能像业务实习大纲所要求的那样通过业务实践,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自己初步了解职业建筑师的基本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和职业素质要求。以这次实习为基准点,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但是,这里也有很多问题在里面,由于这次实习是要求学生自主安排,联系实习单位,并不是学校组织的与学校建立关系的实习单位,所以一方面学生在找实习单位是遇到一些困难,即使找到了实习单位,也并不知道该单位的实习单位的情况,以及该实习单位对待实习生是否有一个正确定位与要求。
这次实习我也经常与班里的同学联系,从他们在实际在实习单位所做的事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实习单位是在把实习生当成绘图员来对待,实习生完全被他们当成为了地地道道的廉价劳动力了,这些实习单位的目的不是让你在这里很负责的教你设计方面,施工图知识方面的东西了,而是利用学校的实习要求来廉价使用学生的价值为其创造更多的利润。这的实习效果实际是与学校安排的实习要求,至少是我认识我的实习单位所做的实习期望是有很大的违背的。
我曾经和我们班的同学在聊天的时候经常听他们说,他们所在的设计单位做设计基本是不知道是从哪里找来的图纸直接叫他们改图就成为所谓的设计。王力曾经跟我聊过,他满怀激情地帮总工设计了三了方案,结果总工直接找来一个图纸叫他改改就可以了。其实我在这里也有过相似的感受,我实习的做阶段画的剧场施工图的方案图就是我的实习导师叫人改的一个方案。最后要我画施工图的时候也是把原有的剧场施工图拿来参考着画的。这些我在我的实习周记里面有更为详细的介绍,因此在这里只是提到就可以了。不过对于画施工图来说,有个范例拿来学习个人觉得还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式,但是对方案创作来说我觉的这更多的事一个误导,更令我感到不解的是,我们班竟然有人已经认可这种对待建筑创作的一种方式。我个人绝对是不赞同的。
我想在实习过程中我认识到的种种问题,这些也有个人实习态度上的,实习单位要求上的,以及目前中国建筑业对建筑创作的一种气候外。学校在实习中对实习生进实习单位的安排上也有其不到位,也就是不合理的地方。一方面学校要求很严格的实习成果拿回来,另一方面又不能提供一个很负责任的单位及实习导师来带学生。我想学校是否应该很好的从新认识对实习的工作。可能有人要说实习中当一名绘图员也是一种社会角色的体验,也许我们工作出来真的最后沦落为一名画匠,但是起码我们现在还是在做梦的阶段,每个建筑系的学生此时都希望能在将来的某的时刻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建筑师,对自己的每一个方案都是自己的思考。我希望这个梦不应该被过早的被打破。
因此,对实习我一直希望能过起到他应有的作用,我想这也是每个实习生所期望的。学校要思考这个问题,实习生也要思考这个问题,社会也有更多的责任来思考对待实习生的问题。我知道实习能够其到他应有的作用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我对他一直没放弃过希望。也许这天很快就回来到。
实习的误区
很多实习生对实习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实习单位工作的经历,这里包括我很多同学在内,都有这种现象。前面已经说过了,在设计单位,有很多总工给我们的是对建筑就是一个错误的认识,起码我认为我的总工有点误导我的倾向。
我个人理解的建筑实习应该是建筑不只是在设计单位所做的事情中的体验和认识,还应该走出去,通过对建筑,城市的直观认识来理解建筑和城市,以及对建筑空间,城市景观、街道进行切身的感受,虽然我对此已经有了认识。不过并没有很好执行,这不能不说是我的实习上不到位。但是我在仅有的几次走出去的过程中还是感受到其的作用及对建筑的重新理解。这在实习周记上已经记摘了一些,一次是“走进阳光棕榈园”。一次是“走进深圳市新图书馆”。在走进阳光棕榈中,我对建筑感受到的是对难点变为亮点的一个建筑认识,在一般的楼盘中。底层是很难处理的一个问题。因为更多的用户不太喜欢。也不太买底层户型,一个是怕上面的东西不小心掉下来,还有个原因是底层在地面上容易受潮。而阳光棕榈园的做法,恰恰是利用底层的亲地性,则把他处理成上面户型所不能具有的花园户型。这对我以前的楼盘认识有了一个崭新的感受。而在走进深圳市新图书馆时,则更多的是体验到建筑大师的空间处理手法以及技巧,那种上下,内外贯通一气的大师手笔的确给我对空间认识的一次心灵的震撼。所以这样认识不走出设计单位,走进建筑本身是感受不到的。
我来深圳的时候也算是很早的了,当初同寝室的人都决定来深圳实习,希望能过到是租房子能住在一起,他们的这个提议我是没有赞同的,我更希望是自己能单独租个房间。这种决定后来的确证明我是对的,有几次去他们一起租房子,他们在双修日和闲时在一起打牌打发时间。这正是我在学校时他们说一起租房子所担心的现象。虽然能起到分担房租的作用,但是我更希望能在多余的时间内能够看一些书,因此我来深圳的时候还是决定一个人过来的。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gongwen/gongzuojihua/42833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