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匠
黄荣才
①理发匠是个哑巴。大家就都叫他哑巴,叫了六十年了。
②哑巴每天天一亮,就烧开水,把两把开水壶灌满。把一个铝盆洗干净,竹椅也擦了几遍,刮胡子刀磨得锋利,掏耳勺、毛巾、香皂等用具摆得整整齐齐,然后就搬一张凳子坐在门口,等理发的人上门。有人来了,哑巴就咿咿呀呀地打招呼,哑巴说什么没有人听得懂,不过看他的表情和动作,来人知道是打招呼。哑巴理发的式样简单却很认真,理发时,不时后退两步仔细看看,然后靠前继续动手。
③头发理完,有长胡子的,那就刮胡子。哑巴拿毛巾蘸上热水,打上香皂,用手擦起泡,捂在脸上,热热的,舒服,哑巴的手不动,等这份舒服劲过了,才慢慢擦,逐渐用力,把胡子捂热擦软了,拿出刮胡刀在一块皮上来回正反刷几遍,就是再次磨刀了。哑巴的手轻轻拉动,锋利的刮胡刀贴在脸上,刷刷地把胡子齐根刮掉,脸稍微有点麻酥酥,很舒服。掏耳朵是哑巴的另一绝,用把细长锋利的小刀在耳廓上走两遍,把外面的细毛刮了,刀尖探进去,轻轻一旋,在你感觉麻痒痒的时候,手已经缩回来,耳洞里的毛刮好了,然后换一头,用小勺子慢慢掏。
④理完发,给钱的时候,你给一块哑巴也收,给两块哑巴也收,但不超过三块。有谁想多给点,哑巴脸涨得红红的,咿咿呀呀比划,坚决不收。有人丢给他就走,哑巴却急急地追上去。理发的人只好讪讪地说:“这哑巴啊。”也有人理完发,比划着说手头紧,先记着。哑巴点了点头,有谁难为情地多说两句,哑巴就笑眯眯地把你推出门,比划着该干活去了。到了年底,你随便给哑巴带米或者菜,柴火也行,这账就销了。哑巴最高兴的时候,就是理完发,有人朝他竖着大拇指夸他,他会咿咿呀呀地也朝夸他的人竖起大拇指。
⑤哑巴老了,到哑巴这儿理发的人越来越少了,毕竟哑巴理发的式样太简单,基本就是个桶圈或者平头。开始的时候还有些老年人,照顾哑巴的生意,后来连老年人也基本不来了。有时候一个月理不了三个头,最后只剩下老张头还找哑巴理发。哑巴还是天天烧开水,洗铝盆,磨剃刀、刮胡子刀,把各种工具整整齐齐摆好,然后搬一张小凳子坐到门前。等不到人,哑巴的神情很落寞,见到人也不咿咿呀呀地打招呼了,经常自己一个人坐在门口一动也不动,雕塑一般。等到天黑,哑巴再一一把工具收起来。村里把哑巴列为五保户,享受低保,村干部告诉哑巴,“政府把你养起来了,穿衣吃饭有政府供着,不会让你冻着饿了。”哑巴点了点头。
⑥哑巴还是天天准备好开水,摆好理发的各种工具,就等老张头来理发。尽管老张头一个多月才理一次发,不过就是老张头刚理完发的第二天,哑巴也是郑重其事地做好准备,好像随时有人来理发一样。老张头一到,哑巴从理发到刮胡子、掏耳朵,严肃认真,要摆弄上近两个小时。老张头不催不急,老人反正有时间,让哑巴尽兴摆弄。完了,掏出三块钱给哑巴,朝他竖起大拇指。哑巴咿咿呀呀,也朝老张头竖大拇指。老张头走后,哑巴就静静地坐在门口,把自己坐成一尊雕塑。
⑦老张头死了,村里人说哑巴这回该收摊了,最后一个理发的人都没了。“反正他不用愁吃不用愁穿。再说年纪也大了。”村里人觉得哑巴没头发可理也没什么。不过,忙完老张头的丧事后,有村人发觉好几天没看到哑巴了,就去看了看。哑巴已经死了,哑巴把自己的头发理了,然后用刮胡子刀切开手腕的动脉,自杀死了,所有的理发工具摆得整整齐齐。
(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围绕哑巴理发匠的理发生涯,选取典型事例,从不同方面来刻画人物形象,干净利落,手法简练。
B.第四段中“理发的人只好讪讪地说:‘这哑巴啊。’”既侧面表现了哑巴的执拗,也包含了对哑巴的感谢和赞美。
C.尽管哑巴理发匠手艺精湛、服务周到,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也必然面临着被淘汰的结局。
D.小说综合运用了细节描写、情态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多种手法来表现人物,使人物显得生动丰满。
E.这篇小说,叙述张弛有度,情节波澜起伏,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个性特征鲜明的哑巴理发匠的形象。
(2)请赏析文中划线的语句。(6分)
①掏耳朵是哑巴的另一绝,用把细长锋利的小刀在耳廓上走两遍,把外面的细毛刮了,刀尖探进去,轻轻一旋,在你感觉麻痒痒的时候,手已经缩回来,耳洞里的毛刮好了,然后换一头,用小勺子慢慢掏。
②老张头走后,哑巴就静静地坐在门口,把自己坐成一尊雕塑。
(3)请简要概括哑巴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6分)
(4)你认为小说的结尾好不好?为什么?请陈述理由。(8分)
答案:
11.(1)答案:CE(C项,归因错误,哑巴理发匠没有生意的原因是“哑巴老了”“理发的式样太简单,基本就是个桶圈或者平头”,参照小说第四段。E项,“叙述张弛有度,情节波澜起伏”有误,整篇小说的叙述语言舒缓平和,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的情节。)
(2)答案:
①采用细节描写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哑巴掏耳朵的过程,突出了哑巴手艺的精湛。
②运用比喻修辞格,以特写的方式刻画人物形象,生动表现了哑巴的落寞的心境。
(3)答案:做事认真仔细,手艺娴熟精湛,待人热情厚道,性格执着甚至刻板。
(4)答案:参考示例:观点一:小说的结尾好。理由:符合人物性格特点,并能进一步凸显人物的性格;悲剧式结尾更具有艺术震撼力,能引起读者更多、更深刻的思考。观点二:小说的结尾不好。理由:结局过于悲凉,违背生活的真实,“人为”痕迹明显。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yuedudaan/11510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