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一片树叶》教学反思
从体验出发 让个性张扬
――《一片树叶》一课教学反思 南京三校 杨帆
语文教学不再仅仅是完成知识教学,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语文教学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和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的热情,张扬自己的个性。在《一片树叶》这课的教学活动中,我注意了以下几方面:
1、把《新课程》的新理念在课堂上充分的体现,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对话关系,真正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例如:在学生读课文时,教师能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己体验朗读,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让他们努力地把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读得精彩些,这样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他们就读得生动、投入,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特别浓。每个学生都能在趣味中学习,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2、课堂上我尽可能的把更多的时间归还给学生,把我提出的问题作为诱饵,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让学生自由地说,发现问题时让其他的同学帮忙,或者教师给予适时的引导,协助学生归纳总结。课堂上学生一起学习新知,学习热情高涨,不但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应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3、寓教于乐,注重语文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在本课教学中,我讲求趣味性,采用学生喜爱的方式,把游戏、比赛、表演融入课堂,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快乐识字,自读自悟,主动探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给他们创设想象的空间,个人先体会,再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表演、体验,发展其想象能力,受到情感的熏陶。有效的表演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他们积极去感悟、去体验、去认知。最后再引导学生从小椿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但本节课还存在着不足之处 ,比如说,课堂上,学生发言的范围还是比较窄,只有那几个优等生在发言,没有照顾到全体学生。在理解“目瞪口呆”的意思时,没有让学生理解到位,教师应该做适当的点拨。
篇二:《树叶变变变》活动反思
秋天是一个色彩传递的美丽的季节。在孩子眼中,秋天是一个会变的季节。那些色彩缤纷的树叶随风飘舞,给了孩子很多想象和探索的空间。不一样的树叶就会有不一样的造型,有的孩子说黄黄的银杏叶像扇子,有的孩子说红红的枫叶像手掌,有的孩子说绿绿的荷叶像一把大伞??孩子们通过生活经验,能够将不同的树叶想象成物体的某一部分。
新纲要提出,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激发情趣、激活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赋于幼儿满足感和成就感。根据幼儿的喜好,我们开展了《树叶变变变》活动。这是一节既能让幼儿感兴趣,又能充分调动幼儿动手动脑的积极性的美术创作活动,让幼儿自由组合、大胆想象,通过添画、拼贴来变化出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或者是其他有趣的物体,让他们去体验在树叶上做画的乐趣。
一、说目标
本次活动的侧重点是学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用树叶进行美术创造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通过教学活动孩子们基本上都能达到这个目标。
二、说准备
《树叶变变变》是让幼儿用各种树叶通过添画、拼贴来变化出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或者是其他有趣的物体。周老师准备了两幅不同的范例,并给每个范例所用到的树叶、图案进行了介绍。她还准备了PPT课件,让幼儿知道树叶除了变成小金鱼、蝴蝶,还能变成什么,引导他们发现可以通过添画、拼贴使树叶变成更多的东西,开拓思维能力。
三、说过程
因为孩子们收集过来的树叶种类有限,有些孩子就只想到了用现成的树叶随意组合,而忽视了桌上小剪刀的作用。经过老师的提醒,孩子们用剪刀剪出了他们想要表达的造型,不过这也看出了一个问题,就是部分孩子对于剪树叶还是有点难度的,有的不会剪三角,有的不会剪圆圈,索性沿着树叶的弧度咔嚓一刀,一个半圆形就顺利完成了。因此,在平时的区域活动中,应多加强孩子的基本功练习,为其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说小结
树叶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事物,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非常熟悉的,这就符合了新纲要中所提到的“教育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教育活动要生活化”的精神。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都体验到了利用树叶创作的乐趣,一小部分孩子的作品能够不受范例的影响,有自己的创新之处,比方说董金珠拼贴了一只大螃蟹,李政铎拼贴了一只可爱的小老鼠等等,可以说还是较好的达到了预定的活动目标。不过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出示范例的时候老师没有很仔细的引导幼儿去观察发现;孩子们在使用胶水的时候用量过多,造成了画面不整洁;还有由于这节课利用的是游戏时间,幼儿在操作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所以最后没能让他们讲述下自己创作的作品。以后我们老师会在这些方面多多注意的。课后,我们把孩子们的作品都贴在了展板上,放在教室外展示,让幼儿和他们的家长相互欣赏、相互交流。
从整节活动的效果来看,孩子们对这节课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在制作过程中显得很开心、很兴奋,创作了一幅又一幅有趣的作品,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篇三:一片树叶教学反思
《一片树叶》是第四单元“植树”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我上的是第二课时,这篇课文写的`是一群小动物采用了不同方式爱护一棵小树的故事,小兔子、小熊、小猴都喜爱小黄牛栽的小椿树,也都认识到小椿树将使他们的生活更美好,但是小椿树还是被他们搞得“一片叶子也不剩了”。可见问题不是出在懂不懂道理上而是出在每个人能不能自律上。他们懂得大道理却原谅自己的不良行为,他们的认识和行为不统一。本文以童话的形式说理,在浅显中见深刻,无论对大人,还是对孩子教育意义都很大。
这篇课文的语言很有特点:它采用拟人手法,小动物用儿童的语言方式去表达,内容童趣盎然,语言生动活泼,非常有趣。所以我把本课第二课时定了2个教学目标:
第一个教学目标是: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尤其是抓住几个小动物的语言动作。
第二个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真正懂得怎样做才是真正的爱护树木,明白“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我课程设计的主线是:开课以开头段一棵嫩绿的小椿树和结尾段一棵光秃秃的小椿树,做对比比较,小椿树的对比,小黄牛心情的对比,引出问题:小椿树的叶子去哪里了,引入中间故事情节。中间故事通过观察看图――体会小动物喜欢小树的心情――引导多种方式感情朗读――抓住关键词把每个小动物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对比比较。最后出示光秃秃的小椿树画面,引起学生深思,让孩子们自己悟出道理:虽然犯的是小错误却造成大的后果,有一个孩子说了:小动物们他们都想爱护小椿树,但是他们的行为不爱护;还有一个孩子说:他们光见打雷不见下雨,说的和做的不一致。最后,在孩子们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我趁此契机总结出――勿以
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告诉孩子们:请用行动爱护一草一木,做一个“言行一致”的孩子。
上完以后就开始反省自己,就发现问题挺多的。细节的、大的设计问题都存在较多问题。
反思一:
课的设计问题:通过解读文本,我设定了本棵围绕2个主要的教学目标开展课堂活动。教学难点突破了,道理是孩子们自己悟出来的。但第一个教学目标:引导孩子们抓住小动物的语言动作体会小动物矛盾的心理行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项目标达成效果不佳。
分析原因:
其一、朗读的方式过多注重齐读,而比较少个人展示读,这样对一部分有困难的孩子来说可以得到带动的效果,但对于另一部分孩子来说,却缺乏了个性朗读锻炼的机会。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方式朗读效果更好没有仔细斟酌;
其二,中间环节设计比较凌乱,每一环节设计目的并不明确不清晰,比较模糊,体现不出指导朗读过程的层次递进感;其三,细节之处的重点词语指导不到位,比如:小兔:赞叹、欣赏的语气,小猴欢呼的语气;小熊咂咂嘴等细节之处的语言,比较粗糙的一笔带过。所以孩子们也不可能比较清晰深入文本去体会。
反思二:
细节方面的引导也是比较粗糙而不精致。 如:指导观察看图,一笔带过,没有仔细地引导。有的重点词语的理解也是没有作为过细的牵引指导。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也应在关键时刻点醒。
总结:课堂的教学得益于平常的功夫。平常的课堂就得做个有心人,得多花功夫琢磨琢磨。借助拉练课反思自己不足,以知道自己存有哪些缺陷,才能促进自己的长进,才知道哪些方面需要用心努力,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fansi/21526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