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是一篇抒情色彩浓烈的诗歌,没有直白的“情语”,只有委婉的“景语”,那么教师应该如何给学生讲解呢?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雨巷优质课堂实录,一起来看看吧。
雨巷优质课堂实录第一课时
一、分角色朗诵,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男生1):你说你曾一度迷失在无边的诗海,寂寞地被困在冷冷的雨季,只因在雨中相遇的那个撑着油纸伞的女孩,只因伞下那双透明闪亮的双眸,嘴角轻含的淡淡忧郁,呵!结着丁香一样幽怨的女子,竟使你许久不曾开启的心房,如花般静静地绽放。
(男生2):哦,女孩,你难道真是从中翩然而至,在这寂寞的雨季来唤醒我沉睡已久的心灵。要我怎么形容你的清纯与美丽,如果你瞬间消失,我也不会惊奇,因为你的出现已是奇迹。如果你真的就此消失,我会于古朝的画中寻你,于幽幽的池边画你,尽管我色彩的笔天边勾勒你丁香花一样的心事。
(女生1):轻轻的,我穿过雨巷,穿过绵绵的情诗,就这样来到飘浮着丁香花淡香的雨季,你不必惊讶,也不要多问,我只想跳出发黄的诗页,我只想在丁香花盛开的雨季,重温在深巷中徘徊的忧郁。尽管它只会存在于这个雨季。
(集体):是谁,曾经用美妙的文字,叙我成温柔忧郁的佳人;是谁,用甜甜的木萧,奏我出丁香一样的芬芳;是谁,用流音的古筝,弹我成千年的红颜知音。
(师):呵,丁香般的女孩,那是你转身离去时的那一声幽幽的叹息和你明亮的眼眸中那一层淡淡的忧郁,它们已经幻化成永不消失的身影,永远留在了每一位爱诗人的心里!好,让我们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一起走近那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
二、朗读感受,深入鉴赏,把握基调
1、集体朗读,初步感知诗歌的情感基调。(师板书课题)
读毕,师问:读完全诗,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
生①:忧愁的。
生②:哀伤的。
师:是的,诗中没有大江东去似的慷慨豪迈,也没有涓涓细流似的轻快明丽,而是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
追问: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
生:低沉的,感伤的。
师:对,咱们把它概括为低沉幽怨,行吗?(生表示赞同),那就让我们读出这种感觉来。
一生朗读
毕,请一生评价。
生:节奏把握得较好,能体现感伤忧愁的感情基调。
2、分析意象,深入赏析。
师:好,从分析诗歌的意象入手,诗歌为什么会有忧愁的情感色彩呢?
生思考,沉默。
师启发:我带着感伤忧愁的心情独自徘徊在哪里呢?
生齐声答:雨巷 (意象1,师板书)
(紧接着,师出示雨巷挂图)
师:“我”的心情与活动的环境——雨巷有什么相通的地方呢?
生讨论,回答:从色彩基调来看,雨巷属于暗色调,而且是在雨中,与我的心情一样都是灰暗的、阴沉的。
师:对,非常协调,那么能否用诗化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个环境呢?
生苦思冥想,组织语言,一生表述:
细雨斜飞,暮色苍苍,雨声淅沥,烟雨朦胧中的雨巷悠长悠长,它远离喧嚣热闹,幽暗的青石板铺成的街道湿漉漉的,透着寒气,静寂,萧条,而又冷清……
生自发地报以热烈的掌声,投向赞许的目光,师脸上洋溢着极为满意的笑容。
师:×××同学用简练优美的语言渲染出了沉闷、压抑的环境气氛,下面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描述一下“我”(意象2,师板书)的心情。
一两分钟后。
生:宋代词人贺铸《青玉案》有词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在这撩人愁绪的梅雨季节里,在这阴暗狭长的巷道里,我一个人独自彷徨在雨中,孤独、冷漠、苦闷又忧愁……
生再一次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湿漉漉的天气,湿漉漉的巷道,我的心情同样也是湿漉漉的。然后我却希望逢着一个姑娘(意象3,板书),一个什么样的姑娘?
引导集体朗读第二、三、四、五、六节(提醒注意感情基调)
师:姑娘,是怎样的姑娘呢?
生:丁香一样的姑娘。
师:为什么说丁香一样呢?
生:丁香是美丽的、素洁的、高雅的。
师补充:丁香在古诗词的传统意象中,往往跟忧愁结合在一起,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唐李璟的《浣溪纱》中有“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的句子,更是把丁香与忧愁联系在一起,还有哪些地方体现姑娘的忧愁呢?
生①: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生②:静默地走近,不是呼朋引伴,不是欣喜雀跃的,而是静静的,默然地走近。
生③:叹息般的眼光,充满忧郁的、哀伤的。
师:发挥你的想象力,姑娘为何如此感伤?
生答:也许她是为心爱的人儿离她远去而苦恼心伤,也许她为生活的不幸而失意徘徊,也许,她是为理想受挫而苦闷彷徨。
师总结,是啊,姑娘悄然飘过我的身旁,留下一声沉重的叹息,那一声叹息里有太多的忧伤,她明亮澄澈的眼眸中满含着迷茫,然后,姑娘携着一阵淡淡的幽香,像梦境般翩然而逝,渐行渐远……。我们仿佛听到了诗人发自内心的呼喊:能否能否请你驻足,生命的漂泊请将我一起带上!,然而姑娘静默的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3、再次朗读,深入意境,读出幽怨低沉的感情基调。
①生个别朗读
②师有感情朗诵
师范背朗诵,给学生极大的感染力,全场沉寂在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营造的意境氛围中,稍后,生自发鼓起热烈的掌声。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yuxiang/2491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