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王之涣事迹

王之涣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原籍山西晋阳(今太原市),因五世祖王隆之任北魏绛州刺史,入籍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曾祖王信,隋朝时任朝谏大夫、著作佐郎,唐朝时为蒲州安邑县令。祖父王表,历任朝散大夫、阳翟县丞、瀛州文安县令。父亲王昱,历任鸿胪寺主薄、雍州司士、汴州浚仪县令。

  王之涣为王昱第四子,生于唐垂拱四年(688),唐靳能的《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尉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以下简称《墓志》)说他:“幼而聪明,秀发颖悟。不盈弱冠,则穷文章之精;未及壮年,已穷经籍之奥。”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则说他“少有侠气,所从游皆五陵少年,击剑悲歌,从禽纵酒。中折节攻文,十年名誉自振。耻困场屋,遂交谒名公。”托朋友为自己谋求官职。终于在他30岁左右谋得冀州衡水县主薄的职务。在任期间,因他才高气傲,不愿为职卑折腰。几年之后,父母相继去世,又加上被人诬告,便愤然拂袖而去,“解印”还乡。

  在家闲居期间,《墓志》说他“雅淡珪爵,酷嗜闲放。”悠游山水,足迹遍及京师、洛阳、幽州及黄河南北,“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墓志》)广交文坛名士,与王昌龄、高适、崔国辅、郑胪、畅诸等著名诗人联唱迭和,名动一时。《唐才子传》说他“为诗情致雅畅,得齐梁之风,每有作,乐工辄取以被声律。”《墓志》也说他:“或歌从军,吟出塞,皦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唐朝薛用弱《集异记》记载的开元中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在“旗亭”听歌妓吟唱他们诗作而“画壁”比高低的佳话,虽带有传奇色彩,却具有一定的事实基础。《全唐诗》仅存的王之涣六首绝句都堪称珍品,这些诗大都作于这一时期。其中《登鹳雀楼》、《凉州词》最为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传诵不绝。《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成为千古名句;而“凉州词”被民国时期的章太炎称之为“绝句之最”。

  王之涣过了15年闲散的自由生活之后,在“密亲懿交”的一再劝说下,于唐开元二十三年(735)才又出仕,“补文安郡文安县尉”,执掌全县的军事、治安。

  任文安县尉期间,《墓志》说他:“在职以清白著,理人以公平称。”“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他敢于秉公执法,惩恶除霸,扶危救困,赢得百姓的敬仰、称颂,至今文安仍流传着他“回礼”戏贪官、惩治恶霸、兴办义学等许多传说。

  在即将升任京官时,不幸身染重病,于唐天宝元年(742)二月十四日卒于文安官舍,享年55岁。唐天宝二年五月二十二日葬于洛阳北原。其子王炎、王羽和堂弟之咸等家人以及文安人民哀痛至极,为之送葬。

  王之涣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又是一位黎民敬仰的清官。高适《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诗称其“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是对他一生最好的概括。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wangzhihuan/32852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