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每天一吃过晚饭就开始在文字的草原上放牧思绪,几乎成了我雷打不动的规矩。
书房里橘黄色的灯光温馨而静谧,仿佛一缕缕柔波轻轻漾过我渴望扬帆的灵魂。而每每手指触摸到键盘,我的身心就在不知不觉中陶醉于那方寸之间的美妙里。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在精神的沃野上耕作,常常到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也乐此不疲。于是,每天在别人早已进入梦乡的时候,我的世界却一片葱茏。那夜夜绽放的“长明灯”,成为小区里的一道独特风景,也成为一位送奶工的“灯塔”。这位勤劳的大姐肩负着几个小区上千户的供奶任务,每天子夜时分就开始一幢楼一幢楼地爬,一户人家一户人家地送。顺着我的灯光,送奶工可以身手更加敏捷地在夜色里来回穿梭。待她将一幢楼住户的奶都送完离开时,往往也是我准备就寝的时刻。
有时我想,我和一帮“文匠”们其实与送奶工一样,都是生活之巢里的“工蜂”。送奶工披着星辉戴着月光,用勤劳编织幸福的经纬;我们迎来春秋送走冬夏,用执著追寻蓬勃的远方。那灿烂的灯光,是汗水的光芒,也是信念的光芒。
一个冬夜的10点多钟,我与几位同事正在办公室里为各自的文稿伏案凝神。突然,外面响起了轻轻的叩门声。开门一看,竟是宣传部的主要领导。领导说晚上出去办事,回来时看到新闻中心里还亮着灯,就绕道来看望大家。领导对大家忘我工作的精神给予高度赞扬,又叮嘱我们一定要保重身体,注意劳逸结合。一席温暖体贴的话语犹如怡人的春风拂过每一个人的心田,所有的疲劳和寒意都不复存在。平时也常常听到机关大楼里其他部门的同志说,新闻中心的灯总是熄得最迟,每次在夜深人静时远远望见那一幢楼上独亮的灯光,不用问,不用猜,那准是那一帮“新闻人”在耕耘。的确,由于新闻工作的特殊性,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也经常有人问我们感不感到苦。说句实在话,我们这一群“老黄牛”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青年人,谁不想按时回家多陪陪亲人?可为了能让党和群众的心连得更紧,不管吃多少苦我们都感到值得。
灯光是标志,是希望,更是信心。面对领导的关心,面对同志的鼓励,面对群众的信任,面对沃野的召唤,我们惟有继续发扬苦干实干的作风,让每一个美的瞬间都成为一束温暖而明亮的灯光,在魅力新生活的窗口深情绽放。
编辑部里时常有作者来送稿子,在为数众多的送稿者中我对一位晚上送稿的作者记忆特别深刻。那是一个酷热难当的夏夜,我们跟往常一样在编辑部里忙碌着。大约9点多钟的时候,我无意中发现窗外有一个局促不安的人影。定睛细看,有一张憨厚淳朴的脸正贴着窗户玻璃朝里凝望,纯净的眼神里流露出淡淡的怯意。我连忙起身将他迎进屋来,手里握着几张稿笺的他有些不自然地告诉我,他是来送稿子的,之所以晚上来,是因为白天要出去做零工挣钱。从他的述说中我才知道,他一直以来都对写作情有独钟,可由于没有固定的“饭碗”,所以只能边打工边写作。他非常爱读报纸,昨天晚上写了两篇反映新人新事的稿件,听人说编辑部里晚上经常有人加班,就循着我们“一枝独秀”的灯光,一路摸了过来。
接过被汗水浸得湿漉漉的稿笺,望着他在灯光下闪闪发亮的额头,我与同事们都异常感动。感动于那一份劣境中的追求,感动于那一种对梦想的坚守,感动于一位“铁杆”读者对我们的肯定、信任与支持。
放眼望去,灯光下一个个耕耘者的身影丰腴而坚定,宛如一朵朵盛开的夜来香,将心灵的芬芳传得很远,很远……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9192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