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文质兼美之作,但是作者当时所处之境,却是其人生中的最低谷。与其他文豪相比,逆境中能把失意之态写得如此云淡风轻,实是难能可贵。
记承天寺夜游听课心得1
这是一堂精彩纷呈的课,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这堂课的成功就在于段老师注重了文本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恰如其分的课堂引领,使学生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下面简单谈几点这节课的听课感受:
首先,导入很精彩,展现了段老师扎实的语文功底,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带着饱满的热情开始了本课的学习。段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充当的是引领者和评价者的双重身份,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其次,段老师整堂课呈现了多种形式的课文朗读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
导入课文后,段老师在教学的不同环节安排了学生自由大声朗读、指定学生朗读、全班齐读、教师示范朗读等。置疑、疏通、翻译后学生再读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并且提出具体要求,读准字音、读准停顿。仔细品味会发现段老师的课堂体现了文言文教学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学生在朗读中慢慢地体会语感,从而达到理解文意的目的。这一点让我很有启发。我们平常的教学往往把朗读和理解人为地分离开来,课前预习时就要求学生朗读、熟读至背诵,然后再上课就要求学生当堂背诵课文,学生由于对于文意的理解存在不少问题,就会将课文背得支离破碎,反而不利于文本的学习。
段老师配乐示范朗读课文的片段可谓是整堂课的一个小高潮,异常精彩。在段老师的引领下,随着课堂的深入,学生的朗读能力逐渐提高,对文本的理解也逐步深入,确实实现了朗读教学与文本研讨的相辅相成。所以说,文言文教学离不开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这一点段老师把握的非常到位。
还有,段老师的教学方法实在,问题设计精彩,材料引入巧妙。
并未因为是优质课比赛而矫揉造作或是哗众取宠,更不无病呻吟。这堂课重赏析,重提问设计,赏析课文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道难关,但是段老师设计问题时很宽泛,让学生无论从哪方面找,只要能够找出一个其中的一个美点即可,这样,既降低了难度,也让学生有了更多展示自己的空间。段老师没有平白的说教,没有断然的否定,没有牵强的附会,全由学生的见解出发,层层递进,水到渠成,充分的尊重学生主体,由此及彼,挖掘作品深层次的意义。
段老师的教学目标定得并不多,只有诵读积累文言词汇、品味文章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但是课堂教学张弛有度,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完成了这篇课文的学习任务。课堂教学中虽然没有体现小组合作,没有体现组组比赛,也没有让人感觉到课堂气氛特别活跃,但是,学生的思维在老师的引导下一刻也没有听过。学生真正通过本堂课学会了知识,锻炼了技能。随着课文内容的逐步深入,学生们在段老师的引领下完成了对文本的挖掘和领悟:这是一种饱经忧患仍对社会和人生保持热情的豪迈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是一种"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边云卷云舒"的旷达情怀;这是一颗即使在艰难岁月中也始终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时时刻刻发现美、欣赏美、体会美的敏感心灵......
最后,静心思索,听完一堂好课,从中可以获得很多启示,而我们所要思考的是如何领悟其中精髓并运用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jichengtiansiyeyou/2185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