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篇5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五册第12课《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材分析、教法设计与学法引导、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设计思想与教学策略四方面对本节课进行简要汇报如下:
一、说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册教材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五册教材,因为学习本课对学生学习好整个幻灯片这一册内容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本课开始学生真正的接触到多媒体,经过前面两个课时的讲解,学生初步学会了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方法,就是对基本的操作还不够熟练,学生学好本课对学生学习全册内容有重要的意义。
他们通过以往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PPT的基本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本节课内容,教师再加以引导,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清晰、准确地学习应用本节课的内容是很容易的。
根据以上教材简析以及学情分析,我确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会插入有用的图片。
2、能够任意改变插入图片的大小。
3、会给幻灯片加入背景。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欣赏他人制作的作品以及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分小组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
2、在设计过程中注意他人的版权。
3、培养学生对整个页面的布局及审美观。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会插入有用的图片。
2、会给幻灯片加入合适背景。
难点:
能够任意改变插入图片的大小。
二、教法设计与学法引导
在新课改理念下,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始终渗透“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应用、系统软件层出不穷,“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特别注重给予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天地,并不是简单地把知识点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抓住信息技术教育的特点,让学生展开研究式、探索式学习;再通过学生交流、教师引导的方式,针对学生制作情况的反馈,逐步揭示学习内容,从而获得真正的知识和能力,最终达成学习目标。
三、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动手操作为主线”的“三主和谐”的教学原则,我构建了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自学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其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1、谈话导课,对学生进行引导。
新课一开始我是这样设计的:今天文老师能够同学们上课,老师感到非常开心,至此老师做了几张幻灯片,请同学们欣赏。欣赏的同时请同学们考虑老师用到了哪些方式的素材?
同学们很自然的就会说出:艺术字、自选图形、文本框、还有图片。当同学们说到图片的时候,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顺势老师提出问题:有谁会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呢?
生:会的。请同学们进行演示,要求是边讲解边操作。(反复请学生操作)
对图片的大小、位置进行讲解,教师做适当的补充。
生:不会。老师来操作好不好?请同学们认真仔细看老师的操作方法。
本环节我先让学生们欣赏幻灯片,欣赏的同时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当解决之后,提升问题的深度,谁会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从而开发本班的小老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老师的主导性”原则。还使学生充分体验到了信息技术学科“条条大路通罗马”的乐趣,探索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发挥想象力,自由创造作品,教师巡回指导。利用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去想、去创,扩大了所学知识的应用范围。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积极应用到生活中,使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2、尝试发现,对学生进行“实践体验”。
这时候同学们看明白了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的方法,同学们想操作吗?
生:想。
师:提出要求,按照老师提供的素材选择合适主题来进行制作。(课件出示要求)
生:制作幻灯片。
3、视觉对比,对学生渗透审美观的熏陶。
师:操作。(将有背景的幻灯片进行演示,进行对比。)同学们请看这次的幻灯片和刚才看到的幻灯片有什么区别呀?
生:加背景。
师:有没有会给幻灯片加背景的同学,到教师机广播演示。
生:操作。
教学意图:通过视觉比较两个幻灯片的区别,学生很容易对第2个幻灯片加背景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对学生的构图审美进行了一定的熏陶。
4、成果展示,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
这一环节中,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之间对作品进行较全面的评价,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创作的快乐。相互评价,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样可以使学生及时得到启发、帮助,感受成功的喜悦。
5、畅谈收获,进行课程的合理延伸。
今天我们学会了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给幻灯片加背景。
四、教学策略的实施
1、激情引趣,体现信息技术课的“趣味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比如新课伊始,就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展示一首图文并茂的儿歌,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到了插入图片的好处,学习插入图片的兴趣也更加浓厚。
2、注重操作,突出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性”。
学生操作能力、自我领悟的能力较强,如果采用传统的由老师讲解制作方法来教学,不仅抑制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渴望,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于是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整节课让学生都在主动地探索、主动地研究新知、主动地学习。
3、尝试发现,发挥信息技术课的“探索性”。
要使学生真正具有自学能力,必须做到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自我探索问题有机结合,“尝试发现、自主探究”这两个环节就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在教学中由学生讲解插入图片及改变其大小位置的方法,这样就使学生在交流中使自己探索的方法得以展示,充分提高了课堂效率。
【精选说课稿模板锦集五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xiaomiao/42935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