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以哨音童年为题的作文(2)

童年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做麦秆哨子,老人们会骂我们败家子,破败星。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庄稼还没成熟就让我们给祸祸了,不挨骂才怪。哼,白杨树叶子不能吃,这总可以了吧。捡了大点的叶子卷成筒状,将两头用小刀切齐整了,照吹不误。刚刚你不是骂我们吗?吹了叶笛骂回去,“嘟嘟嘟,嘟嘟嘟!”————“老王爷,大坏蛋” !

  几场南风,吹出一片金黄,吹走了我们的这些笛子哨子。你是不是觉得会清净几天了?答案自然是不可能!我们早在夏天就学会了打口哨。拇指和中指相抵,含在口中,放与舌尖处,用力一吹,尖利的口哨声能穿过好几架山,余音袅袅。善吹者利用舌头的震动,变换出好多音调。我们就用过这个办法约朋友出来玩,两短一长_———快出来!

  冬天到了,口哨声就干炸炸的,或许是空气干燥的原因吧,让人听了心烦。再说田野里寒风肆虐,没啥好玩的。向阳的土湾就迎来穿了破棉袄,有的还漏出焦黄的羊毛,吸溜着鼻涕的秃小子们。抱了石板,拿出珍藏的杏核磨杏哨。童年夏秋时节,腾格里沙漠边缘的杏子成熟,一辆驴车拉了黄澄澄的小杏,一大碗麦子换一小碗杏子,杏子到底有多好吃,似乎没有太多的记忆,但杏核却宝贝!将一面长边稍稍打磨就出现一个小洞,将杏核用大针慢慢的捣碎挑出。杏哨做好!嘬了嘴,对着小孔试吹,急吹高亢嘹亮,能震落松树上蓬松的雪球;缓吹低吟,好像父亲外出打工期间母亲纳着鞋底低声唱《走西口》……

  还有更高级的自制哨笛,但没能普及,主要是会的人不多,更主要的是原料不足。我记得我和哥哥有过一只自制的竹笛。小叔叔有一只真正的笛子,紫红的杆上用黑漆线缠出好几道箍,很好看,可不让我们吹,连摸一下都要偷偷摸摸地。爷爷当过公社蜂场养蜂员,有一年从四川会来,拿来笛子粗一根竹竿。我在哥哥的掩护下将小叔笛子偷了出来,依葫芦画瓢,拿火剪烫好洞眼,可怎么都吹不出声。仔细的观察小叔的笛子,才发现一段被堵住的秘密。其实这个笛子是没法真正吹出宫商角徵羽的,但兄弟俩却变成了孩子王,谁让我们有笛子!粘了本子纸,咿咿呀呀的吹,当时觉得那笛声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  孩子们的欢乐,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椰风挡不住!呵呵,地处西北,没有椰风,但从不缺西北风。“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吹着自制的哨笛,追风。哨声吹开了农人额头紧缩的疙瘩,赶走了荒凉和贫穷,明白了农家的艰辛……

  寒来暑往,我们在哨声中慢慢长大。田间多了我们和父母一起劳作的身影,冬天也不再去土湾疯玩,可是田野中的哨音却没有停下。风过麦田,又一群孩子在麦浪中游过,不过 “猪尾巴”却慢慢地少了,直至不见,脚趾头也悄悄地缩回鞋子中了……

  昨日吃过杏子,看了黄澄澄一大堆杏核,童心萌发,给儿子做了一个个杏哨。儿子放下遥控飞机,吹得不亦乐乎,清脆的哨音中满满的都是童年。儿子带了“宝贝”去学校,回家就央求我再做几个,理由是朋友们预定了!

  拿了工具做杏哨,沙沙的磨着岁月的年轮……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tongnian/19510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