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摔跤吧爸爸观后感3
我以后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的爸爸?
我经常想这个问题,可是越想就越觉得茫然,甚至害怕。我不知道我是否能承担的起那个新生命。我一直在准备,也一直在担心,可能要直到真正有孩子的时候才能坦然一些吧。
我想,难不成父亲、爸爸、家长这个略带沉重的角色在我的眼里可能永远就这么模糊下去了?幸好,看了这部电影,好多次的感动落泪,也让我对这个角色的认知更清晰了一些。
先扯点闲篇儿吧,阿米尔·汗是我认识的唯一一个印度的影星,在上大学的时候,很喜欢看一些关于儿童成长之类的电影,《地球上的小星星》就是当时看的,非常喜欢。那时候的阿米尔太年轻了,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度以为他一直都那么年轻。直到这部电影出来,才发现他已经是个五十二岁的中年人了,甚至一度惋惜慨叹,不希望看着他变老。
可以说,我最早对如何同孩子相处,如何做一个更好的教育者,《地球上的小星星》这部电影给了我太多的启发。虽然现在已经全然不记得电影的情节,但是电影里那个充满激情温柔善良又帅又有活力的大男孩儿,已经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里了。
时隔多年,能看到这部注定是经典的《摔跤吧,爸爸》,还是倍感幸运。以我对阿米尔的了解,他的优秀,在我眼里怎么形容都不为过;他的电影的精彩在我看来也毋庸置疑。即便是这样想,这部电影的精彩程度还是远远的超出了我的期待。对于我自己认为好的电影,我基本很少会去分析电影的逻辑结构和情节设计,因为我深知自己还不够分量。这部电影也如此。所以,我只是想好好的做一回小学生,写一下看过这部电影之后的收获。所幸,收获还真的是蛮大的。
这里,阿米尔·汗饰演的角色叫马哈维亚·辛格·珀尕,但因为我自己的习惯,会直接称阿米尔。电影中他的女儿叫吉塔。
电影在开头的部分,阿米尔看两个孩子摔跤,几个回合下来,他便能看出哪个孩子会赢。当那个孩子赢了之后,他又赏了几块钱给他。我之所以抓的住这个细节,一是因为阿米尔在此说出了摔跤中智慧的重要性;二是感动,如果我是那个男孩儿,我会觉的这是一个意外的但又直接的正反馈,因为此我也会愈发努力的练习,以期获得更多的认同;三是温暖,只要心是暖的,就可以抵御寒冬,甚至还可以融化冰雪。
父亲自己有未完成的梦想,但却念念不忘寻找寄托。孩子又耳濡目染了父亲的行为,渐渐习得摔跤术,这本是一个很俗套的故事。但是孩子是女孩儿,而印度却又是一个重男轻女的一个地方,这本身便已具备冲突;父亲还要说服母亲让孩子接受摔跤训练,忍受嘲笑奚落并终获冠军,又让整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养育孩子,除了养便是育,发掘孩子的兴趣点或擅长优势,然后将其发扬,这位父亲的养育理念又让人没话说;最后,父亲和孩子之间彻底告别曾经的冲突而达成和解,抓人泪点。
我虽然不支持强迫孩子做什么,但是在这里我却无话可说,因为我在这里看到的不仅仅是强迫,而是一个父亲在发现了孩子的特长之后,细心的培养使其有所成就的故事。在该坚持的时候坚持,哪怕忍受流言蜚语,冷嘲热讽,也丝毫不含糊。在一开始就走专业的教练路线,他尽可能的提供专业的设施和指导。他不断制造新的挑战,循序渐进,给孩子以不断成长的空间。在孩子动摇的时候,他的坚定和执着让孩子吃了苦头,但也磨练了心智。他总会看到最本质的东西,然后给予对策。
说好的不痛苦呢,当两个女孩子在街上和学校面对那些嘲笑,她们还是孩子,而且还是女孩子,谁去抹平他们的伤疤?
但是,如果你知道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康庄大道呢?她们还是孩子,不逼她们一把,你怎么知道她们有多优秀?
就是因为这种矛盾,也让我看到了做为家长应该具有的真正的智慧,试探和扩展孩子们的能力边界,这一点阿米尔做出了教科书级别的示范。真正的教育者也不过如此,让被教育者的潜力发挥到极限,并终有收获。我暂时还不能回答这些看似矛盾的问题,但是电影的后面似乎给了我们答案:当悲愤被转化为力量的时候,力量也可以十分强大。李笑来说:“你想成为将军吗,既然想,那就别和小鬼一般见识。”当一件伟大的事情压在你肩上的时候,要学会看淡。
我本来想,孩子在以后还会经历太多的磨难,因为人生本身就是磨难重重,所以我会选择无条件的给孩子爱和温暖,先给他穿上一层厚厚的外衣帮他抵御寒冷。但阿米尔选择让孩子先尝一点磨难的滋味,并帮她们学会看淡以后的磨难。现在想来,这看似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其实它们经常在现实里重合。普天之下那些爱孩子的父母又何尝不是在他们中间选择一个灰色地带呢。
作为父亲,他和别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一直在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冠军,而不是仅仅的去期待孩子成为一个冠军。我希望你能看懂这里面的区别:前者,他所要求的更多是自己而不是孩子;而后者则是对孩子不切实际的要求。你可以想一下,其实每个父母都望子成龙,这无可厚非,但是更多的父母只是给孩子定一个目标,如何去实现这个目标却是这些普通的父母没有思考的。阿米尔不但思考了,而且去实践了,甚至还实践的很好。
同时,我们还看到了一个事实。就是无论父母有多大的付出,或者是多大的期待,最后最重要的是要转化成孩子自己的动力:
电影里把孩子同伴的几句良言相劝作为这次转化的`动力。一方面,我对同伴的影响极其重要这点深信不疑;另外一方面也让我看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你付出的爱,从不会白费,当孩子能够体谅你的时候,也便是它们爆发的时候。教养者最重要的就是去点燃孩子的激情,一点都没错。
看摔跤吧爸爸观后感4
阿米尔.汗曾说:电影不仅是为了金钱,最好能解决社会问题。
怀着对阿米尔.汗的崇拜我走进电影院。
电影的开头是没有信号的电视,印度幽默的喜剧开头,后来电视里出现摔跤比赛,而现实中29岁的马哈维亚身强力壮,热爱祖国,渴望为祖国获得世界金牌。可惜自己退役了,他寄希望妻子能生个儿子,然后让儿子实现他没有实现的心愿。可是他妻子接连生了四个女儿,马哈维亚从墙上拿下属于他骄傲的过去荣誉金牌,放弃了梦想。
可是生活却给了他惊喜,他两个女儿把邻居两个儿子打得鼻青脸肿。他意外发现两个女儿有摔跤天赋。一个绝望的人,找到了救命稻草。于是马哈维亚开始魔鬼训练两个女儿。
两个女儿刚开始是排斥的,还恶作剧。但是一场14岁女孩的婚礼后,她们三个人坐在一起聊天,吉塔和巴比塔抱怨父亲,可14岁女孩竟然说:她倒希望有这样关心她的父亲,而不是14岁就让她嫁给一个没有见过面的男人,有做不完的家务……
这是电影我第一次流泪的地方,我知道印度更加的重男轻女,甚至有报道称印度的女人有时候不及一头牛。尽管政府出台晚婚晚育,但是印度还是不能禁止有些女孩十四五结婚的命运,而过早的生育也是印度女性死亡的一个原因。
我也开始有点理解马哈维亚,而不是觉得他专制的把自己的梦想强压在女儿身上。吉塔开始接受父亲的安排,积极训练,并取得全国冠军。要去国家体院。
新鲜的环境让吉塔松懈,甚至觉得父亲的教法老套,固执的父亲想用摔跤证明自己是对的,可是年岁的增长,他输给了吉塔,两个人的心远了。
接连三四次世界比赛吉塔都输了,她不知道她的问题。直到巴比塔走进国家体院,劝她和爸爸好好谈谈。
从开始哭我好像眼泪就没有停,但是吉塔和马哈维亚电话通了,然后吉塔在电话里哭出声,我在电影院里也哭出声来。亲情有时候就是一句称呼一句对不起然后心比以前更近。
马哈维亚租了房子,想帮助女儿,却被自大的教练阻拦。但是一个父亲为了女儿可以做更多,他疯狂,他智慧,他更相信自己的女儿们。
最后吉塔靠着父亲的指点进入决赛,并在最后十几秒靠着一个完美弧线摔出对手得了五分战胜了对手获得了冠军,在没有父亲陪伴的时候自己独立的赢得比赛。
我难忘比赛前一天,马哈维亚对吉塔说:如果明天你赢了,并非自己独享胜利,有几百万个像她们一样的女孩跟你一起得胜。所有被认为不如男孩的女孩们、那些被迫做繁琐家务的女孩们、那些被迫嫁出去生儿育女的女孩们!……明天你不仅跟对手比赛,更跟轻视女孩的人比赛。
看完我感受很多,有关于父女亲情,有关于人生老病的感叹,有对梦想的坚持,但我更多的感受是一个女性的生命意义或者说使命,男人天生爱攻击,向外的努力,而女人更多的是守,守着男人的承诺守着孩子,大多数女人是平凡的。
我还想到虽然中国计划生育和男女平等的生育政策搞了很多年,但是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在人与人之间的谈话间还是很浓厚,有些女孩本来就是重男轻女思想的牺牲品,反而不能反思,又把这种思想传递着。
而女人该怎样度过一生?如果像吉塔和巴比塔做到了榜样,又应该怎样继续走下去?
阿米尔.汗还说过:提出问题或不足,就是为了更好。相信这部电影能促进提高印度女性的思想觉悟,出现更多的榜样。毕竟电影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相信万万千的女性会出来做榜样,而歧视女性的人会越来越少。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guanhougan/38015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