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作文1000字 篇7
大年三十,从早晨鞭炮声就断断续续响起,午后密集起来,后来又时断时续,夜幕降临,八点钟前夕,鞭炮响声骤然如暴风雨般狂扫了天空,礼花朵朵直开云霄间。丈夫好热闹,走向大街观赏了一会儿,回来报告,说是几家单位大放焰火,有的放了半个多小时。我问,单位不都放假了吗?今晚还跑回来放鞭炮?恐怕是有些家年夜饭吃得早放鞭炮也早吧?他说,家庭放单位也放,单位还有值班的嘛,不信你们出去看看。随着丈夫的话音落,女儿接上话来:“妈妈咱等一会儿包饺子吧,出去观观景?”我一想,忙累了一整天了,出去转转,活动活动筋骨倒也好,顺便看看县城的除夕夜与农村有啥区别。
我们三人,抢在春节晚会来临之前赶紧出门溜达。
年过半百的我,度过的50个春节,都是在农村。公婆去年先后去世,而我自己的父母按规矩是要正月初二去探望的。这样今年头一次独当门户在县城过春节。
县城的除夕夜与农村相比,是有一些不一样,大街上比往日冷清了许多,偶尔有出租车擦肩而来,旋即又擦肩而回,我恍然明白,刚才这辆出租车,是把我们全家当成坐车的啦,可惜引他空跑了一遭。往日此时,饭后散步的人们来来往往,今晚的此时大街行人寥寥无几,但也不觉冷清,因为砰啪的响声充赛耳鼓,层层的烟雾缭绕于半空,五光十色的路灯制造着扑朔迷离的光影,千姿百态的烟花使你引颈翘望大饱眼福。间或还有一两对夫妻在悠闲地散步,这倒引起了我的联想,他们也和我们一样,是被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吸引出来观光的呢,还是饭后散步的习惯一直保持着,哪怕是过年过节也不改变?抑或是他们的子女没在身边,他们自己也失去了探望老人的机会而出来消遣孤寂?我善于触景生情,特别在第一次经历某事时,或过年过节一些特殊的日子里,总消除不了新奇感,总爱胡思乱想,这不眼前又见到一位拉三轮车的老人,个子矮小腰弯如弓,走路低着头,看不清他的脸庞,但我看见他吃力拉着的那辆三轮车斗上,装满了货物,近前时看见车上装的是刚燃烧完的爆竹壳儿、旧的撕碎的对联纸、空扁的啤酒罐儿等等杂物。丈夫说,老人就是勤快,除夕夜也出来忙活。女儿说,人家有头脑,抢先抓住了时机,捡一宿炮竹壳儿,这才是实实在在地过年发财啊。我望着这位又朝向另一家正放烟花的单位蹒跚而去的老人,想的似乎与丈夫和女儿说的不一样,然而终又无语。
我还想往郊外走走,丈夫却说,春晚只剩几分钟了,开头可不能错过。于是我收回了一览夜景的心思,一家三口返回自己的小巢,像众多住楼居民一样,关门享受自己家的除夕之夜。
这小城的除夕夜与农村的除夕夜一样吗?我心里不时地迸出这样一个问号,是啊,说不出有啥区别,家家户户一样的用鞭炮礼花渲染着半空的热闹,热闹下面是安谧与祥和。在此之前,家家户户一样地认认真真地筹备挑选忙碌,之后是全家相聚享用幸福,陶醉于春晚的精神娱乐里,再之后又会投奔到各自的生活目标之中。
但我总觉得小城的除夕夜与农村比较起来,还是有一些不同的。是农村除夕夜的晚上,看不到空跑着的出租车,看不到捡炮竹壳的老人,看不到悠闲散步的中年人吗,还是农村的除夕夜院门总是是敞开着,邻里间不时地来来往往吵吵闹闹?
也许要找出二者的区别,大年初一的早上更明显吧。
除夕夜作文1000字 篇8
春节,是中国人千百年来最盛大的传统节日。除夕夜,一家人一起吃的除岁迎新的年夜饭,象征团团圆圆的传统文化底蕴厚重,这一顿饭又称团圆饭 。
除夕,一年中最忙碌、最温馨、最令人留恋的日子。
这一天,一家人,一起在喜气洋洋中各自忙着大扫除,张灯结彩,贴春联,准备团圆饭。最后,大家伙团聚一起,祭祖,吃团圆饭,守岁,放鞭炮……
除夕夜这一顿年夜饭,温存着丰厚的意蕴。先把丰盛的菜肴端满桌,点亮红腊烛,烧高香,祭拜祖先。寓意着春节到了,一家人聚集一堂,恭请祖先回家里来,坐高堂之上,接受子孙后代的祭拜,一起分享美食和快乐,感恩先辈的浩浩恩惠和遗训,祈求祖先显灵,消灾纳福。
然后,一家人,按传统长幼辈份顺序和朝向落坐,开始共享一年一顿的团圆饭。
曾记得,小时候,家里清贫,妈妈教我们,过日子,平时要省吃俭用,可是,年夜饭一定要敞开肚皮吃饱喝足,这样,来年就不会饿肚子了。
那些年,每年春节,村里〔那时候叫做生产队〕杀猪,或宰牛,总是按人头分配肉材。一个有劳动力的成年人一份,半劳动力和没有劳动力的老人和小孩半份。
我家里有8口人,只有父母亲2个人是有劳动力,还有老奶奶和我们5个兄弟姐妹共6个人都是没有劳动力。这样算来,我们家虽然人口多,但是,分得的肉材份量很少。
其实,在饥荒的年代,半劳动力和没有劳动力的人,一样的饥肠辘辘,对肉食都有着强烈的欲望。
我家分得的肉材虽然不多,可是,我庆幸,我有一个好妈妈。她是广东汕头人,心灵手巧的把有限的肉类,变出多种多样的花样肉食,让我们吃得好、吃得饱。
妈妈和奶奶每回总是慢吞吞等我们吃饱喝足了,最后,才敞开来吃。奶奶常常告诉我:妈妈说,看到我们几个吃得有滋有味,她就很开心了。
我长大后,在城里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一年到头,难得春节回家一趟,妈妈总是在身边唠唠叨叨,担心我们在城里吃的肉食瓜菜不干不净。
近几年来,妈妈的年纪大了,衰老了,有高血压、脑血栓、糖尿病缠身,步履蹒跚,下不了园地,可是,她坚持不懈在院子里,用盆盆罐罐装上肥肥沃土,栽种瓜果蔬菜。
我每次劝她不要操劳过度,总是执拗不过她的殷殷慈母初衷。她常常用那一双饱经沧桑的布满粗糙老茧的手,牵拉我的手心,语重心长地说,要我们记得常常回家,让我们在家里吃上没有化肥和农药的纯绿色食物。
其实,我懂妈妈没有挑明的深情厚意,就是要让我们记住老家的乡土泥味,记住回家的路。
一家人,不分天南海北,不论路途遥远,总要赶在除夕夜回到家,在饭桌前烧香祭拜祖先,与家人一起享受除夕夜这一顿团圆饭,感受着血浓于水的亲情代代相传,源远流长。
这,就是祖先传承下来,体现家族亲情凝聚和抱团生存的力量,也是千百年来,一个家族在严酷环境下绵绵不绝、生生不息的奥秘。
除夕夜这一顿团圆饭,父母从来不敢怠慢,有半点差错,这不仅仅在于满足孩子的吃好喝好的浅显层面上,这是一种不自觉的本能,是中国人千百年来隐藏在潜意识里,把浓浓的年味深植在孩子们的记忆中,祈求这种传统的种子在他们心底生根发芽 。
即使离家走得再久再远,最值得回味无穷的是倾注着父母心意的团圆饭,也许这熟悉的浓浓乡土泥味,会不经意之中,提醒迷失在远方的孩子,老家的方向……除夕夜作文1000字 篇9
家乡的除夕夜,是个热闹的夜晚!
那个夜晚,充满着喜庆与幸福。家家户户都点亮了灯,彩灯闪耀着光彩,迎接新春的到来。
这时是傍晚,每家每户都在准备 年 夜 饭,我们家也不例外。爸爸和妈妈正在高兴地忙里忙外。妈妈煮的饭菜香喷喷的,让我垂涎三尺,肚子一下子就闹起了“空城计”。而爸爸却是在旁边把热气腾腾的美味佳肴一碗碗地从厨房里端出来。我望着五花八门的菜肴,不禁想先饱餐一顿。爸爸见我这个样子,拍了拍我的肩头,说:“你去贴“福”字吧!”我点点头,拿着红红的“福”字和一瓶浆糊跑到门口。我站在椅子上,踮起脚尖,故意把“福”字贴倒了。好了,大功告成!我跳下椅子。爸爸走了出来,歪着脑袋看着我贴的倒“福”,好像故意要考我:“烁烁,你怎么把“福”字倒着贴了?”我得意地卖关子:“这您就有所不知了,所谓‘福到’ ,就是‘福倒’吧,‘到’、 ‘倒’不是同音吗?”爸爸听了直点头,哈哈地笑起来……
啊,太好了,终于要开饭了!我们全家人都围坐在餐桌旁,我拿起筷子就夹了一块肉,放进嘴里,有滋有味地嚼起来,嗯,真好吃呀!我又夹了一块肉放进爸爸的碗里,说:“爸,您也吃一块吧,这肉可好吃了!”爸爸冲我幸福地笑了笑,夹起肉放进嘴里:“嗯!不错。”说着,爸爸也给我夹了鸡腿:“吃吧,烁烁,这炸鸡腿可香呢!”我咬着鸡腿,也幸福地笑了。忽然,妈妈对我们喊道:“哎呀,看你们只顾自己吃,弟弟都生气了,快给他也夹个鸡腿来”。我们看见弟弟,正龇牙咧嘴,气呼呼地瞪着我嘴里的鸡腿,头摇得像拨浪鼓,“咚咚”作响,似乎在说,我要鸡腿,鸡腿!我赶紧给弟弟夹了个肥大的鸡腿,他生气的眼睛立刻绽放出了喜悦的光芒,高兴地叫着:“姐姐好!姐姐好!”
吃完 年 夜 饭以后,大家都习惯性地关起门,享受脍炙人口的精神大餐——电视中的“春节联欢晚会”了。看着看着,我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忽然,一阵阵鞭炮声 “轰”的一声爆发了!像打雷似的吵醒了我,原来这时已是零点整,这是家家户户都在放开门炮迎新年。
我起了床,只见爸爸在门外放烟花。各家各户的烟花也接连不断地开放了,刹那间,无数的烟花陆续射入空中,天上开满了花,红的、黄的、绿的……五彩缤纷;像菊花、像牡丹、像水晶球……形态各异。它们在天空展示着自己优美的身姿,把夜空装点得色彩斑斓,如同一幅幅优美的图画。我望着满天绚烂多彩的烟花,觉得那一朵朵的烟花就像一张张甜美的笑脸,在述说着迎接新年的喜悦。震耳欲聋的炮声把天地惊醒了,它赶走了一年的陈旧,迎来了崭新的一年。天上,烟花在飞;地上,笑声在飞,祝福在飞!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这炮声、笑声、祝福声奏出美妙的新年交响曲,构成了和谐生活的主旋律!
家乡的除夕夜,真是热闹而又充满欢乐的夜晚,人民的生活也一年比一年好!
点评:此文叙述了贴“福”字,吃 年 夜 饭,看春晚,放烟火等,给我们展示了我们福建一带人民过年的情景,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文章夹叙夹议,善于描写,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堪称美文。此文获第二届“海西”杯暨第十二届“海峡·冰心”杯征文三等奖。
【实用的除夕夜作文1000字汇编九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1000zi/36947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