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故都的秋阅读理解答案(2)

阅读答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故都的秋》习题(课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1.这三段文字写到了三种景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中作者选用了很多表示色彩的词,如________、_______等,它们都属于________色,显示了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3.作者为什么要“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赏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认为“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的理由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一句从_________觉、__________觉和_____________觉上写出了故都之秋__________的特点。

  6.为什么说“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文中画线的句子你联想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你对这三段文字的写景特点作简单的评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都的秋》习题答案

  基础训练题

  1.C 2.C 3.C(其余表比较)

  4.D(《茫茫夜》是短篇小说)

  5.D(分析游离原文语境)

  课文语段阅读题

  1.清晨静观 落蕊轻扫 秋蝉残鸣

  2.青、蓝、灰、白(任选二个);冷;深沉、淡泊。

  3.为了感受清淡中略带一点“野味”的情调,体会故都秋的质朴美。

  4.秋的特征应是清淡。

  5.听、嗅、触;静。

  6.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面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7.金灿灿的阳光和枯黄的小草。 8.围绕“描写细腻,情景交融”来谈即可。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yuedudaan/41389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