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篇4
我说课的题目是《双手正面投掷实心球》
一、说教材 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三年级第 五单元第一课。双手向前投掷实心球是投掷中最基本的动作,也是测验项目,更是中考体育考试中自选项目之一,可见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处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实心球是一项发展力量素质为主的体育投掷器材,这项锻炼注重搭配的合理性。主要能够发展学生的上下肢体力量和腹背力量,以及全身协调用力等身体素质。由于投掷项目比较危险,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场地、器材的管理,严密组织教学,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说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双手正面投掷实心球的技术,基本掌握投掷方法。
健康目标:发展学生全身协调用力等身体素质。
情感目标: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为,养成安全意识。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我校三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喜欢比较激烈的运动项目,对于投掷这样的运动项目,他们一般不给予太多的关注,如果要学习,也是应付了事,原因有二,一是嫌器材又脏又重,二是嫌练习的形式单调乏味。如何才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练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帮互助的体育品质呢?是我这节课课前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首先从安全的的因素考虑,我采用了器材的多元化使用,其次又根据学生的体质差异、性别差异,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用篮球、排球、代替实心球,学生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轻器械和练习方法,使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说重点、难点:
重点:出手的速度和角度
难点:身体的协调性
五、说教法、学法
先说教法:根据本课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特点,我准备采用直观教学法和情绪激励法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尽快形成动作表象,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再说学法:本课在学法上运用观察法、对比法和尝试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比较正确与错误之间的区别,接着在尝试练习中发现问题,从中悟出正确的动作原理、要领和方法,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说教学流程: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本课教材内容特点,贯彻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原则。
1、激发兴趣阶段
1)教学常规
2)图形跑:在跑的过程中变换两个图形,十字形 、两个三角形、圆形;
3)带领学生进行游戏并做徒手操,达到活动各关节的热身、预防损伤的目的。
这一环节,把以往枯燥的慢跑、做操形式的准备活动以跑图形和游戏来代替,这样在无形中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逐渐使学生中枢神经处于兴奋状态,从而为掌握技能
奠定基础。
2、保持兴趣,掌握技能阶段:
本环节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有两个内容:
第一个内容:双手正面投掷排球
本阶段的练习形式是把排投掷到篮球板的形式进行练习。让学生自己发挥,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目的是掌握自下而上的发力顺序,蹬地有力、协调;发展学生上、下肢和腰腹力量,提高身体的协调力,并解决出手速度、角度及屈臂动作以及双手的协调及平衡用力,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练习方法:
老师先做示范动作,让学生观察,然后把学生分成8组,每组6-7人,循环进行练习;学生可根据自身不同的差异性,适当的缩短与篮板的距离;
第二个内容:双手正面投掷实心球
本阶段以双手正面投掷实心球形式进行练习,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自下而上的发力顺序,蹬地有力、协调,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自我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练习方法:
让学生认真观察老师的示范动作,然后把学生分成若干组,两个人一组,拉开间距,用双手正面投掷的方法练习投掷实心球。
这阶段,老师巡回指导,用启发式的方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并提出安全要求。
3、趣味保龄球比赛大比拼,兴趣延伸阶段
中学生已经进入了青春期,健康的身体固然重要,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和挫折教育尤为重要。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往往走极端。因此,本阶段通过打保龄球的形式进行比赛,,将新型的运动项目“保龄球”经过简易改造(投掷的球用实心球、瓶用矿泉水瓶装满水替代),以“游戏”和“竞赛”的形式出现在课堂教学中,目的是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及自我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来达到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目的,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方法:
(1)、学生分成若干组,分别在场地进行比赛。
(2)、每组成员把用矿泉水瓶做的保龄球打完一次加一分,分数多的队为胜队,分数少的队为负队。成员循环进行,不可一人多次。
要求:在教师讲解比赛方法和规则之后,学生自我组织比赛,在比赛公平竞争、遵守规则。
4、放松、总结阶段
(1)、教师领做放松操,目的使学生达到身心放松。
(2)、进行总结,对本课的练习效果进行讲评,对学生的成绩予以肯定和表扬,提出今后希望和要求,从而结束本课教学。
5、场地器材
篮球场、实心球25个、排球若干个、矿泉水空瓶若干个。
七、 学生身心状态预计
整堂课的练习密度为35%—40%;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40次/分;练习强度为中偏后期达到高峰;学生心情愉快,参与活动积极主动。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北京》这是一篇写景记叙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将北京描绘成一幅多彩的图画,从这幅画里我们能读到庄严美丽的天安门,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和壮观的立交桥,还有许多名胜古迹、高楼大厦和风景优美的公园。这又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本课的二、三、四自然段,条理清晰,详略分明地介绍了天安门、立交桥;名胜古迹、公园和高楼大厦。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部分孩子还没到过北京,因此,理解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的内容,感受首都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激发学生热爱首都,热爱北京的感情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特别是第四自然段,课文对所提到的名胜古迹、公园、新建的高楼大厦未做详细介绍,因此,要全面地了解北京,对于孩子们来说有难度。为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会写“国”、“图”等10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能力目标:自主识字,对阅读有兴趣。能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培养学生热爱首都,热爱祖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北京的美。
二、说教法
1、情境教学法。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堂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用多媒体计算机为学生创设旅游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2、联想练说法:品赏词语,理解句子,都需要伴随着丰富的联想。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联想训练,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必不可少的手段。
3、朗读感悟法:我在教学中安排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了解,读中体会。
三、说学法
1、朗读感悟法
阅读能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而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也是低年级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学会读书。因此,淡化教师的讲,让学生通过自由读、默读、合作读、赏读等多种形式来理解感悟课文是本课主要的学习方法。
2、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本课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课前播放北京城市宣传视频短片,让学生对北京有个初步的了解。
(二)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在观看视频以后,问:你们想不想去北京走一走看一看?然后教师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学生坐上快乐大巴去旅行。同时,在出发前,还让学生先做一下准备活动,复习生字词,为学习新课做准备。
(三)、品读课文,走进北京。
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是本课的重点。我首先出示天安门广场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它的美,然后再自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画出自己觉得写得美的地方,然后再进行有感情朗读训练,这样图文结合,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北京的印象。然后,我出示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方位示意图,让学生同桌合作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一下天安门广场,我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第三自然段的教学中,先由教师来范读,让学生闭眼想象,然后再让学生来说说从教师的朗读中看到了什么,然后再图文结合进行学。这一部份我主要采取朗读感悟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充分感受北京的美。
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把第四自然段齐读一遍。然后由教师展示北京名胜古迹的图片,教师进行适当讲解。然后,由学生上台展示他们课前搜集的北京的新变化的图片。
最后,在进行,总结时,通过结合图片让学生反复朗读“北京真美啊!我们爱北京,我们爱祖国的首都!”,使整堂课达到高潮,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北京的热爱向往之情。
(四)拓展延伸。这一环节,我让学生用手中的画笔画出心中美丽的北京,把抽象的语言化为具体可感的画面,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得到升华。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41098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