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说课稿2
一、说教材分析
《化学反应的限度》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深入认识理解化学反应特点和进程的入门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1、本节教材在编排上具有以下特点:
(1)安排在 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探究和总结之后,为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奠定了知识基础。
(2)通过化学史实(炼铁高炉尾气之迷),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为学生学习本节知识铺设了心理桥梁
(3)经过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可逆反应→平衡状态的分析推进,逐步形成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体现了学习循序渐进的原则。
(4)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知识的实践性。
(5)注重知识的基础性,没有从原理、定义的高度予以重点讨论,体现了大众教育的思想,并为选修教材的学习留有充足的空间、
2、教学设想:
本节课的教学旨在由浅入深,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实验中抽象出有关的概念和原理,形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动态平衡的观点,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及外部特征,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主要过程是:
3、教材处理(基于以上设想,我对教材进行了如下处理)
(1)引入学生分组实验,通过对学生熟悉的化学反应的实验设计和探究,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从而认识并相信可逆反应的存在。
(2)通过动画模拟,变微观为直观,化抽象为具体,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可逆反应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3)以学生实验为媒介,通过对溶解平衡状态的分析讨论,类比导入化学平衡状态和化学反应限度的学习。
(4)将科学史话放到本节最后,为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创造机会,从而形成其对所学知识价值的认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在知识拓展部分,增加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本部分知识的积极性,为选修教材的深入学习埋下伏笔。
(6)通过阶梯式的习题设置,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梳理知识脉络,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背景分析
1、前面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因素的学习和探究为本节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
2、本节知识理论性较强,需要学生要具有较高的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学生在此之前缺乏类似的学习经验和探究经历
三、说教学三维目标、重难点及教学方法和手段
基于以上几方面的考虑,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限度的因素
(2)理解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及外部特征;
(3)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形成化学平衡的概念及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化学平衡与反应限度,并用得到的结论去指导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提高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n教学重点: 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
n教学难点: 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和外部特征。
n教学方法:科学探究(问题探究和实验探究相结合);思考与交流。
n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动画模拟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发现、探索问题
我们知道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之间是按照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关系进行反应的,那么,在实际反应中,反应物是否能真正按相应的计量关系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呢?
若以CaCl2与Na2SO4的反应为例,应如何设计实验验证呢?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这样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并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填写表格。培养其动手能力,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并自主发现化学反应的可逆性。激起其进一步探究的意识。
实验步骤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4ml 1mol/L CaCl2溶液,然后滴加1mol/L Na2SO4溶液5~10ml静置,取上层清液少许,置于另一只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1mol/L Na2CO3溶液
实验现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列出你对问题的想法。
(二)提出概念、提出新的研究题目
那么什么是可逆反应呢?学生可轻而易举地给出概念。为加深学生对可逆反应的认识和理解,变微观为直观,化抽象为具体,我在此处加入了动画模拟。接着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内化其对可逆反应的认识。并以此为契机,提出新的探究题目:根据以上探究,你能否总结出可逆反应具有哪些特征?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可逆反应的四个特征。
(三)问题引导 、 类比分析、合作探究
由实验可知Ca2+与SO42—反应是可逆的,CaSO4在生成的同时也在溶解,CaSO4的生成速率与溶解速率相等时,溶液处于何种状态?该状态有何特征?
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此条件下溶解量达到了溶解限度,CaSO4达到了沉淀溶解平衡状态。
此时及时提出问题:那么化学反应中是否也同样存在化学反应限度和平衡状态呢?
通过这样的类比,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为学生营造了积极的心理氛围和思考空间。
接着,趁热打铁,以学生较熟悉的可逆反应氮气与氢气合成氨为例,引导学生展开问题探究:
(1)当反应刚开始时,是反应物浓度大还是生成物的浓度大?
(2)当反应刚开始时,是正反应速率大还是逆反应速率大?
(3)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如何变化?
(4)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如何变化?
(5)反应进行到什么时间会“停止”?
(6)此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如何变化?
(7)给这个状态命名?
(8)反应真的停止了吗?
通过以上8个问题的思考讨论,步步推进,化学平衡状态和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也随着揭开层层面纱,露出庐山真面目。
(四)提出概念、建立图像、联系生活
那么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呢?你能否用时间——速率图象表示其建立过程?
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完成后。
我用大屏幕播放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时间——速率图象,以加深学生对化学平衡状态建立过程的理解。
接着继续引导:我们的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的动态平衡实例?你能举出一些吗?
然后以对“水槽中的进出流水”的生活实例的分析,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化学平衡状态的理解。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深入浅出,实现由微观到宏观、由理性到感性的回归。
此时再提出:化学反应平衡状态有哪些特征呢?
通过学生小组交流和师生互动得出化学平衡状态的五个特征。
此时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也已水到渠成
(五)实际应用 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科学史话”。并提出问题:高炉高度增加,为什么CO的浓度、比例没有发生变化?使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其对所学知识价值的认同,激发学习积极性。
(六)拓展延伸
任何可逆反应在给定条件下的进程都有一定的限度,不同反应的限度不同,那么影响化学反应限度的因素有哪些呢?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探究欲,我在此增加了演示实验:NO2平衡混合气在冷热水中的颜色改变并在说明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外界条件以后,强调指出:有兴趣的同学可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深入学习。以真正实现知识的延伸。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说课稿】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36493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