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三打白骨精说课稿范文(2)

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打白骨精说课稿范文(2)

  一、教材分析:

  《三打白骨精》是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下学期教材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苏教版教材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课文单元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组合。第三单元一组课文的主题是“诗文精粹”,由《三打白骨精》、《词两首(如梦令李清照;渔歌子张志和)》、《螳螂捕蝉》三篇课文组成。编写的意图是吸收祖国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本册教材课文多样。《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属于叙事性课文。课文选自我国古典小说名著《西游记》,根据《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圣僧恨逐美猴王”改编。课文通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故事,赞扬了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别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课文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又是学生所熟悉的故事题材,适合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进行的复述。课文的主要特点是:

  ㈠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课文总共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部分人物。第二部分(第二至七自然段)讲述了孙悟空三次怒棒打白骨精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围绕“三变”、“三打”和“三拦”展开。作者采用反复叙事手法,一波三折,引人胜。“三变”、“三打”和“三责”情节基本相同,但是叙述内容不断变化,所以没有给人重复冗长之感,相反更能把故事情节推向,也更能体现降魔除妖的艰苦不易。比如,白骨精的“三变”:一变成了村姑送斋饭,实际使的是美人计,二变成了找女儿的老婆婆,实际使的是是苦肉计。三变成了信佛的老公公,刺激唐僧,让他赶走孙悟空,实际使的是离间计。

  ㈡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孙悟空机智聪明,“三次”识破白骨精的诡计;又疾恶如仇、坚定不移,三打白骨精,次次不放过。白骨精的贪婪狡猾,诡计多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村姑,再变老婆子,最后变成老头儿。唐僧胆小怕事,人妖不分。

  ㈢语言描写生动传神。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语句不同,用词生动。“一打”是“劈脸一棒”;“二打”是“当头一棒”;“三打”是“抡起一棒”。还有课后练习3中的带点字词同样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1)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馋,夺过罐子就要动口。“夺”字表现了猪八戒迫不及待、嘴馋的样子;

  (2)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闪”字代表了一个很、很的动作。一个八旬的老妇人能作出这样的动作,说明她的行为与正不同。

  (3)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摔”字表现了唐僧的胆小。

  (4)悟空把金箍棒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笑”字表现了孙悟空的自信与乐观。

  二、教学目标:

  ⒈熟读课文,了解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过程。比较三次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处。

  ⒉故事结果,揣摩人物内心,明白其中道理:不能只看外表,而要透过外表看内心。

  ⒊学会按照课文提示复述课文。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比较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写法的不同以及表达效果。

  四、教学过程。

  ㈠谈话引,揭题激趣

  ⒈简介名著《西游记》。

  ⒉说说孙悟空的本领。

  ⒊揭题审题。板书:三打白骨精。提示:中国传统小说惯会用“三”字来设计小说情节,比如《水浒传》有“三打祝家庄”,《三国演义》有“三顾茅庐”,《西游记》中除了“三打白骨精”,还有“三借芭蕉扇”等,其中的“三”字包含了做事不易、需要克服困难才能成功的意思。

  ㈡初读课文,了解故事

  ⒈找出课文中与“三”有关的描写吗?(主要写三个人物白骨精三变,孙悟空三打唐僧三拦)

  ⒉找出孙悟空的一打,二打,三打分别在哪一段吗?

  ㈢研读课文,人物

  ⒈引导学生自学“第一打”部分。思考:课文分几步把孙悟空第一次打白骨精的经过写清楚的?课文又是怎样写白骨精和孙悟空的?找到写白骨精的句子读读,想想写了白骨精的什么?读读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经过的句子,划出有关“打”的动词。说说从这些动词中可以看出孙悟空有什么特点?

  ⒉研究“白骨精”特点。白骨精“诡计多端”,她使出的第一计是什么?引导学生“不胜欢喜”、“摇身变作”、“径直”等词,补充原文中描写美貌的句子,体会它的“美里恶”。

  ⒊研究“孙悟空”特点。孙悟空“第一打”是怎么打的?引导学生“火眼金睛劈脸一棒”等词,体会他的率直、善于识破妖计的性格。

  ⒋研究“唐僧”特点。引导学生“连忙扯住”、“责怪”等词体会唐僧的胆小怕事,人妖不分。

  ⒌总结学法:①找句子一分别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②想特点一读读想想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特点③说经过—说说打的经过。

  ⒍学法迁移。回顾第二、三自然段的学习方法,用同样的方法自己学习五、六自然段。

  ①自学划出描写“第二打”有关句子。②交流,人物不同的特点。“闪”(与年龄不相符,定会是妖怪)“哭”让人起恻隐之心,“哭里刀”使的是离间计。“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敢于斗争)。“惊得从马上摔下来、一口气念了20遍”(胆小、人妖不分,善恶不辨)

  ②自学描写“第三打”的有关句子。思考:孙悟空的“第三打”与前面两次有什么不同,从中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孙悟空的足智多谋来体会人物形象。尤其是一个“笑”字,感受孙悟空的自信。课文没有交代唐僧的反应,可以适当补充原文,由于唐僧的善恶不辨,把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

  ㈣反顾全文,整体感受

  ⒈这个故事里有三变,有三打,有三拦。你读着觉得重复吗?为什么?

  ⒉从白骨精的“三变”,孙悟空的“三打”和唐僧的“三责”中,你对三个人物形象有什么看法?

  ㈤再读课文,根据板书练习复述。

  附板书:

  三打白骨精

  白骨精孙悟空唐僧

  (三变)(三打)(三责)

  变村姑劈脸一棒连忙扯住

  变老妇人当头一棒惊下马来

  变老公公众神照应战战兢兢

  抡起一棒口不能言  三打白骨精说课稿范文(3)

  一、说教材

  本文选自吴承恩的古典名著《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课文通过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故事,体现了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降妖的本领,赞扬了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二、说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及文中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

  3、阅读古典名著《西游记》的原著片段,感受原著的经典魅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号召学生读整本书。

  三、说重难点

  1、引导学生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学会分析人物的方法,并把学到的方法接着学以致用。

  2、让学生透过本文更加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记》,鼓励学生再去品读《西游记》,更全面了解《西游记》中的人物。

  四、说教学方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去寻求发展。因此,这堂课上我主要充分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主互助的能力来完成教学目标,把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从文字中找到答案,获取一种学习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1、谈话交流,激趣导入

  2、小组合作,交流互动

  3、对比阅读,品味经典

  4、拓展延伸,阅读名著

  鼓励学生再去品读《西游记》,更全面了解《西游记》中的人物,了解我国这一文化瑰宝。

  六、说板书

  板书简明扼要写出两大主要人物孙悟空和白骨精的性格特点,突出重点。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142497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