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探索,观察比较认识球体和圆柱体,了解它们的主要特征。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在《纲要》中明确提出:感知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等立体形状是大班年龄段的幼儿必须掌握的科学认知内容。通过触摸、观察和玩弄认识球体、圆柱体了解其主要特征,把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科学活动通过游戏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在玩中学。
教学难点:
在《指南》中提出“用多种方法帮助幼儿在物体与几何形体之间建立联系,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各种物品的形状特征,并尝试识别和描述。”因此根据这一教育建议。因此,我将“能发现生活中与球体和圆柱体相似的物体,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作为此次活动的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分析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我相信幼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相信幼儿有能力通过探索、自我表达和与材料、与同伴、与老师的互动中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因为每个孩子都有智能强项,都会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习,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去引导。因此,我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实际发展水平及兴趣、需要,在活动中主要选用了演示法、操作法、比较法、启发探索法。之所以使用以上的教法,是因为:
1、演示法:
是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决定的。幼儿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出示几何体(球体、圆柱体)边讲解边演示能有效引起幼儿的兴趣及注意,能使幼儿获得丰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操作法:
幼儿的认知特点是在相当程度上还要依靠直觉行动进行思维,他们获得数、形的初步知识不能靠成人灌输,而是靠他们自身的操作活动。同时由于幼儿双手操作活动,也促进大脑积极思维。我提供操作工作纸和大量的实物,创设一定的环境,引导他们按一定的要求和程序,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进行学习能有效的突出活动的重点,突破活动的难点。
3、比较法:
通过两两相互比较,让幼儿找出它们的异同,帮助幼儿区分、记忆。
4、启发探索法:
引导幼儿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去发现和探索科学初步知识,这种方法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幼儿学习科学的探索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学法
通过以上教法,遵循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纲要》的指导下,整个学习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摸摸、玩玩、说说的过程中掌握活动的重点,突破难点。幼儿将运用观察法、操作法、发现法等。
1、观察法:幼儿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获得印象。
2、操作法:幼儿在摸、看、说、玩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进行学习。
3、发现法:皮亚杰认为“教学不该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刺激儿童的心智发展,教师应尽可能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进行实验操作,引导幼儿积极探索,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我用游戏法、启发探索法等引导幼儿自我探索、表达和与材料、与同伴、与老师的互动中,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
(三)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完成活动目标,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各种球体、圆柱体若干。
2、各种不同的物体若干:皮球、玻璃球、乒乓球、可乐罐、圆柱体积木等。
3、操作工作纸。
三、教学过程:
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结合目标,我设计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通过触摸、探索、讨论,感知球体和圆柱体。活动中,请每位小朋友拿自己喜欢的玩具摸一摸、比一比、滚一滚,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并进行简单分类,将不能滚动的物品放到小筐中,初步感知球体和圆柱体都有能滚的特征。
环节二:通过再次探索,认识球体与圆柱体,并了解球体、圆柱体的特征。在这一环节中,我又通过3个小环节开展活动:
一是教师提出问题“这些物体滚动的情况一样吗?有什么不同?”让幼儿带着问题进行操作,发现球体和圆柱体滚动时的不同。
二是有了前面的操作感知,也为认识球体与圆柱体做了铺垫。通过与圆形进行比较,教师边转动球边让幼儿感知和观察,了解圆形是平面的图形,只看到一个面是圆的,从侧面看过来是扁扁的;而球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形的,往哪边推都能滚动的物体叫球体。
认识圆柱体时,教师可进行现场制作感知圆柱体上下两个圆一样大,从而得出结论:像这样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大的物体,我们叫它圆柱体。
三是请幼儿根据球体圆柱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巩固幼儿对球体和圆柱体的认识。
环节三:结合生活,请幼儿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像球体,哪些物体像圆柱体。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把实物藏在教室的各个角落,让幼儿寻找,通过摸、看、玩、说,加深认识几何体特点,并与自己生活中的物品联系。
环节四:请小朋友回家或在自己身边找找看还有什么物体像圆柱体和球体的,此环节作为活动延伸,帮助幼儿在物体与几何形体之间建立联系。
四、教学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在,每个步骤都紧紧相扣,层层加深,通过探索操作、提问、同伴讨论对幼儿掌握几何体形状特征的认识进行及时评价,活动中,教师投入大量相似的生活中实物,也有变形类似立体图形的实物来让幼儿分类,以此突破活动难点,根据活动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好教学节奏速度,合理分配好时间,组织好师幼互动,力争做到让不同的幼儿都有发展,使教学内容和教法达到最优化,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提高活动效益。
【《认识球体》说课稿范文】相关文章:
1.认识球体说课稿
7.认识球体幼儿教案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miyu/35738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