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认识人耳的构造和听觉产生的过程
1.耳朵的构造
(1)谈话:通常我们只能看到耳朵的外部,耳朵的内部是怎样的呢?
(2)(出示耳朵的模型)介绍人耳的内部构造:由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等组成。
2.怎样听到声音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耳朵的构造,耳朵的各个部分都有些什么作用呢?声音在耳朵里又是怎样传递的呢?请同学们根据前两节所学的知识来猜测一下。
(2)学生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把假定的声音传播路径画出来)
(3)小组汇报:声音的传递路径是“声源 → 耳廓 → 外耳道 → 鼓膜 → 听小骨 → 耳蜗 → 大脑”。(板书)
(4)讲述:耳朵里鼓膜振动的原理和纸屏振动的原理是一样的。鼓膜的振动与敲击鼓面振动不同,鼓膜振动是空气振动引起的,属于声波引发的振动;而鼓面振动是由被敲击产生,是产生声波的振动。
(5)教师提醒学生:儿童谨慎用药,有些药物会损伤听神经,造成耳聋。
(6)小组讨论: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7)汇报交流结果。
(8)师生共同总结:耳廓将声音收集起来,通过外耳道送进耳朵,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又被听小骨传递到耳蜗,耳蜗里充满了神经细胞,这些神经细胞将振动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后传入大脑。
(9)播放光盘——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
(三)认识耳廓的作用
1.学生制作喇叭状的“助听器”,教师巡视。
方法:把一张大纸卷成圆锥状,再用胶带把末端贴好以固定形状,将小的一端靠近耳朵。
2.学生猜测:如果把助听器朝向一个细微的声音,感觉有什么不同?
3.讲述:用一定的音量对着“助听器”小的一端讲话,音量会不会发生变化?
4.思考:如果没有耳廓我们的听力会受到影响吗?如果为我们换上一个更大的耳廓又会怎么样呢?
5.小结:耳廓具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6.教师演示课件——人工耳的制作。
7.学生分组制作“人工耳”,并对着“人工耳”说话。
8.展示各组制作的“人工耳”,并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当对着“人工耳”的耳廓说话时,发现吸管在振动,乒乓球也在振动,水面出现道道波纹。
9.谈话:刚才你们假设了声音在耳朵中的传递路径,又动手制作了“人工耳”并进行验证。耳朵怎样听到声音的秘密终于被同学们揭开了,耳朵真是一个奇妙的声音接受器。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kejian/1637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