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关于估算教学的教学反思(2)

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1、算后再估多,估后再算少

  如:二年级上册第31页,加减法估算。3种生活用品,28+43+24,100元够吗?很多学生准确计算后在比较。

2、估算精算,本末倒置

  如:38元一件上衣,23元一个排球,大约花多少钱?60够吗?精算:38+23=61,61

  ﹥60不够。估算:38≈40 23≈20 40+20=60 够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左右为难。

3、方法泛滥

  如:二年级下册第98页《万以内加减法估算》,第三、四周分别收入192和219个矿泉水瓶,两周大约收了多少个?

  192+219≈400 192+219≈390 192+219≈419

  200 200 190 200 200

  192+219≈410 192+219≈420 192+219≈392

  190 220 200 220 200

  多元的答案使一些学生模棱两可,心中充满疑惑,不知道因采用哪种方法。

4、估算笔算,自相矛盾

  如:三年级下册第16页《除法验算》,李叔叔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124÷3≈

  方法一:124÷3≈40(箱)

  方法二:124=120+4 120÷3=40 还剩4箱,每人再运1箱,平均每人大约运41箱。

  其实,后一种估算方法是一种笔算的过程,对于还没有学过笔算除法的学生来说,理解实在有点困难,而且会给估算的简便性带来干扰。如果用笔算的过程去估算,那么又如何体现估算便捷的优越性呢?

5、估算笔算,难以抉择

  如:(1)、三年级上册第89页练习:小军每分钟大约走65米,他从家到学校大约要走8分钟。他家距学校大约有多远?

  (2)、三年级下册第60页练习:我每分钟大约行100米,如果每天用2小时送信和报纸,邮递员每天大约行多少千米?

  (3)、三年级下册课堂作业中练习:一篇文章有4页,每页有28行,每行大约有26个字。这篇文章大约有多少个字?

  有的教师是这样指导学生的“65米已经是一个近似数了,求他家距学校大约有多少千米就要准确的计算出结果。”根据这种说法那第二、三题都只能准确计算了。那么估算要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与作用呢?

  为什么要学习估算?估算是根据已有数据和某些要求对计算结果进行大概的推断,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需要得到精确结果的情况时对数据的一种快速、敏锐的感应、处理能力。与其说估算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它更是一种思维的方法,它具有快捷、实用、相对准确等特点。对培养学生口算、数感和灵活快速处理问题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估算有其独到的应用价值。《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其实估算就是指计算、测量时无法也没有必有进行精确计算或测量为了大概地判断之后检验计算或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在精确计算或测量的前后所采取的计算方法,是对数量关系做合理的大概推理。

  探索、实践了三年的估算教学,我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问题之一:低段的估算总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在思想认识上可有可无。

  问题之二:低段学生难以产生估算的需求。“算着估”已经很形象地道出了学生对估算的无奈和勉强。

  问题之三:在低段教学估算,在方法的探究上往往付出表面。似乎与精算各自为政。

  估算教学也给我们一线教师带来了许多困惑和挑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几点看法。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fansi/20648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