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朱自清《匆匆》教学设计参考(4)

朱自清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读书体会,感悟写法。

  1、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细腻呢?默读课文,看这篇文章有什么特别之处。

  (通过默读,让学生找到这篇文章和其他文章不同的地方,初步感受作者语言运用的特点。)

  2、汇报交流,感受语言。

  你认为作者这篇文章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引导学生找到:“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体会句式的运用)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体会运用比喻的好处)

  教师随机出示一些名家对朱自清文章的评价。

  (让学生的评价和名家的评价互相对照,一是给学生成功感;二是让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规范起来,不能漫无目的;三是从不同的侧面为学生提供思想的借鉴。)

  随机出示朱自清本人对写文章的感受:

  ——“文章的成功,最大因由却在情感的浓厚。”

  ——谈描写“于每事每物,必要剥开来看,拆穿来看”,“这样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乃是他们的秘密”,只有这样“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的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会有惊异之感。”

  (出示作者本人对文章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写作的本质是浓厚的情感和细致的观察,而不光是词句的运用,使学生对写文章用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

  3、个性解读,朗读交流。

  出示要求:默读课文,划出你喜欢的句子,然后大声朗读画出的句子。

  交流:把划的句子读出来,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老师和其他同学评议并示范。

  (这里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在共性的基础上,体现自己对文章语言的个性化理解。用朗读的手段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让学生认识到朗读的抑扬顿挫来自情感的浓厚,而不是简单的停顿重音。)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生前面的学习已经读熟,这里让学生在充分感受语言的基础上积累语言。)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zhuziqing/18895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