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秋先生活到耄耋之年。他的学术文章,功在人民,海峡两岸,有目共睹,谁也不会有什么异辞。我想特别提出一点来说一说。他到了老年,同胡适先生一样,并没有留恋异国,而是回到台湾定居。这充分说明,他是热爱我们祖国大地的。至于他的为人毫无架子,像对我和李长之这样年轻一代的人,竟也平等对待,态度真诚和蔼,更令人难忘。这种作风,即使不是绝无仅有,也总算是难能可贵。对我们今天已经成为前辈的人,不是很有教育意义吗?
去年,他的女儿文茜和文蔷奉父命专门来看我。我非常感动,知道他还没有忘掉我。这勾引起我回忆往事。回忆虽然如云如烟,但是感情却是非常真实的。我原期望还能在大陆见他一面,不意他竟尔仙逝。我非常悲痛,想写点什么,终未果。去年,他的夫人从台湾来北京举行追思会。我正在南京开会,没能亲临参加,只能眼望台城,临风凭吊。我对他的回忆将永远保留在我的心中,直至我不能回忆为止。我的这一篇短文,他当然无法看到了。但是,我仿佛觉得,而且痴情希望,他能看到。四十年音问未通,这是仅有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通音问了。悲夫!
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六日【阅读练习】
1.这是一篇回忆梁实秋先生的文章,作者为什么用大段的文字写自己在国立翻译馆的办公室内寄宿的生活和在台城游荡观柳的情景?(4分)
2.文中说:“我的处境颇像旧戏中的秦琼,我心里琢磨的是怎样卖掉黄骠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4分)
3.作者对梁实秋先生去台湾一事有一段评论,从中你可以看出季老持怎样的观点?请简要归纳。(4分)
4.本文在写作上有何主要特色?并探究形成这种特色的原因。(6分)
十六日【阅读练习】
1.这是一篇回忆梁实秋先生的文章,作者为什么用大段的文字写自己在国立翻译馆的办公室内寄宿的生活和在台城游荡观柳的情景?(4分)
2.文中说:“我的处境颇像旧戏中的秦琼,我心里琢磨的是怎样卖掉黄骠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4分)
3.作者对梁实秋先生去台湾一事有一段评论,从中你可以看出季老持怎样的观点?请简要归纳。(4分)
4.本文在写作上有何主要特色?并探究形成这种特色的原因。(6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angshiqiu/3510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