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迟子建《踏着月光的行板》介绍(4)

迟子建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艰辛的生存和温暖的人性

  《踏着月光的行板》这部小说就像是一部用蒙太奇手法拍摄的电影,而王锐和林秀珊就像摄影机下两条相互交错的线,而迟子建的高明之处在于她没有仅仅纠缠于这两条线,而是从外在的戏剧性引出内在的故事性,由两条线去联结更多的点。从单纯的男女恋情向更广阔的人与人之间的一般感情进行诗意的挖掘。

  迟子建从来不回避现实的艰辛描写,但是她的描写既不是肆意的涂改也不是过分的美化,她不作惊人之语,只是用平和的笔触来描述这一切,在平淡朴素的叙述中直抵生命本质。纵观迟子建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迟子建从来也没有放弃对普通民众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他们苦难人生的表达。像《青草如歌的正午》中,陈生问:“人要是不玩也死不了,要是得了病没钱开刀就得等死。他们只看重那些活蹦乱跳的人,却不管要死的人,这像话么?”在《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蒋百嫂的悲剧引发了我们对矿难的思考。以《踏着月光的行板》为例,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地停留在对爱情的赞叹中,那就太肤浅了。就像迟子建所说的:“我没有夸张地描写生活中的残酷性,但读者可以看出好多细节是沾满血迹的。”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好多仿若不经意的细节:林秀珊和王锐的老家下三营子原来那一带土质肥沃,风调雨顺,农作物连年丰收,下三营子的人日子过得衣食无忧、自足康乐。可近些年由于附近市县滥伐森林,大肆开垦荒地,土地沙化越来越严重,村中那条原本很丰盈欢腾的地根河业已干涸,农作物连年减产。春季,风沙大得能把下到土里的种子给掘出来。土地难以再养活人们,下三营子的人纷纷外出,另谋出路。王锐和林秀珊就是这众多外逃人员中的一对,他们同大多数农民一样,选择了进城打工。在这里我们看到城市化的“圈地运动”对农村土地的侵蚀,农民背井离乡。但是外面的世界没有想象中的精彩,现代文明并没有像人们希望的那样给农民带来快乐和幸福。有人外出受了骗,转而又去骗别人,锒铛入狱;有人看到外面的花花世界动了心,把挣来的钱扔在了“三陪女”身上,回到下三营子就和老婆闹婚;有的在打工时受伤落下了残疾,而雇主对此不理不睬,迫不得已走上了艰难的打官司的道路。他们透支了体力和健康,却享受不到任何的福利,他们的工资低廉,还常常被无故被克扣,他们的尊严被人漠视。他们在这个陌生的都市里甚至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我们在城市里没有自己的一张床,可你们老总家的狗却有?”这样的问题是让人悲伤的,而迟子建对老胡的故事的书写,更让我们看到了她对现实的尊重和关注。而这些艰辛的现实并没有消减文章中的浓浓爱意。

  她总是赋予小说中人物以从容平和的态度,他们被文明遗忘,被贫困包围,他们不被重视,但他们又无比善良、顽强、坚韧,他们知足常乐,甚至比那些物质富足者更容易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像王锐和林秀珊,他们一家三口分居三地,连一部固定电话都没有,更不要说手机了,“养一部手机,赶上他们养儿子的费用了”,一家子一年到头才能团圆一次。可是,他们会在乘慢车的时候饶有趣味地去看窗外的风景,用心去体会大自然的美;他们分居两地,但他们却有心灵的沟通,这对那些日夜厮守却无话可说的人来说真是莫大的讽刺。他们的善良更让我们看到,对于生存的艰辛,人性的美好散发着更温暖的光芒。王锐会对生病的女人产生怜悯之情,对“彩民”进行善意的提醒。而林秀珊更是善良到即使是对一个死刑犯也忍不住满足她的要求。

  记得我的一位老师曾说过:一个心中充满恨的人是不会在他的作品里放置爱的。同样,一个能写出如此美好故事的作家,她的心中一定充满了爱。所以我一直认为,迟子建是对生活充满爱意的作家,很大的原因在于她对世俗生活的温情描写。她关注苦难的底层世界,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命体验,书写平凡琐碎的百姓生活,用爱与同情浇灌艺术形象,使她笔下的主人公总是和他们的生存环境紧密相连,使他们与各自的环境如同骨与肉一样地生长在一起。有阳光的地方就有阴影,在她的笔下,人性的温暖与生存的艰辛,就像光与影的结合那样自然,但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光的温暖。写到这里,我想起谢冕在给迟子建颁发鲁迅文学奖时所说的:比起简单的描写生活,迟子建显然超越了表象的痛苦,直抵命运的本质。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chizijian/33671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