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4)

心得体会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4

  六年级的数学教材中讲到了“分数应用题”,对分数应用题我并不陌生,但对于这部分的内容的教法,我却一直在思考,在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困惑,例如,学习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时,学生乘除应用题混淆不清,出错非常多。

  今天温树民老师在讲到分数应用题时,举了两个例子:

  1、红花40朵,兰花比红花多(少),兰花有多少朵?

  2、红花40朵,红花比兰花多(少),兰花有多少朵?

  他说他是这样教的,跟学生总结这样的语言:当题中比(是)的后面那个量已知时,就是已知单位“1”时,就用乘法计算,而比、是的后面那个量未知时,也就是要求单位“1”时,就用除法,并且要记住是用对应的数值除以对应的分率,即:量率对应。他说这样学生掌握的较好,出错较少。实际上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没有什么作用。虽然这种方法学生会做题了,但是想想课标的要求,这种省去学生思维过程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我拿出课本,仔细地阅读教材,同时思考,我认为这样的题目可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然后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来,让学生借助线段图来解决问题。第2个问题,求单位1这样的题目可以把这个未知数用x表示,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样就转化成求x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了,即利用分数乘法的意义来解决,学生思考起来更容易。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也尝试过,我发现学生学得还不错,尤其是对于比较难的应用题来说,大部分学生能很快地找到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我一直在思考着,我也期待同仁们能给我一种解决分数应用题的好方法。

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5

  在统计教学中会涉及到最后的统计数据,但是学生在统计数据时往往会出现错误,出现与实际的数据不符的现象,这也是我在教学时感到很困惑的地方,结合各位老师交流讨论和自己反思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情境图所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自主探索得出结论。

  其次,对于学生出现的原因要搞清楚,(为什么会出现错误?)比如:在分段统计表中对数段表示的意义要搞明白,如10~20包括哪些数字,包括10和20吗?只要学生了解了各段表示意义相信学生再统计时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错误。

  再者,要教会学生记录数据的方法,比如:不同组的数字在找时用不同的符号来标记区分,画“﹨”、“√”、“○”等。

  还有就是可以让学生用检验的方法把统计的最后结果进行合计,比如还是在分段统计表时把结果合计出来后看是否与总数一样,不一样时肯定是统计错了。

  当然这是我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也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用到的方法,在以后还要多与各位老师交流多学习一些好的方法。“好的方法受益终生!”

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6

  听了成玉丽老师“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主题报告深有感触,成老师从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研究三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认为报告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做简单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低年级学生对情境图“热情”过度,往往提一些与数学无关的信息;

  2、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简单,很难提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3、年级越高能提出问题的学生越少。

  二、问题原因分析

  农村低年级学生入学前没有进行思维训练,数学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他们看到情境图后,吸引他们的是那些直观的图画信息,离我们老师心目中迫切需要提出的“有用”信息还有一段距离。就如我们成人看到一幅中国地图让我们提出问题,我们也很难把握要提出哪些类型的问题。也可以说学生低年级学生对提问题是热情而迷茫的。

  随着年级的提高学生慢慢能提出一些简单问题,但很难提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我想原因主要是当获取信息后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思考,学生没有领会信息的真正含义,造成人云亦云,学生提的问题都一样。长期这样学生思考习惯就受到影响,有些同学总是在等着别人的问题,造成年级越高能提问题的学生就越少。

  三、解决策略

  1、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一方面留给学生观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感知这些信息,二是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感知信息后不要急着提出问题,而是先要思考这些信息有什么联系。只有学生充分能理解了信息才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在学生提出问题前可以提一些具体的要求。如“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吗”“你能提出一个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吗”这是专家给我们提供的科学的方法。

  3、锻炼学生分析信息,有序思考的能力。青岛版教材提供的情境图信息呈现量很大,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单元一个情境图呈现了8个信息,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你能把情境图中的信息分分类吗,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分?”

  最后再让学生提出问题。

  4、问题意识的培养要关注到全体学生。每个班里都有优秀的学生,我们为了很快的切入“主题”往往是这些优秀的学生提出问题,其他学生由于长期没有发言的机会,也就懒得思考,造成年级越高能提出问题的学生就越少。因此提出问题时尽可能让多个学生回答,并适时给予恰当的评价。

  总之,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理解,引导好每个学生。特别是低年级教师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正如韩国栋老师所讲的低年级是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

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7

  通过这次暑期培训,我的心再一次受到了洗礼,并且在与各同仁的交流中,教育思想产生了共鸣,我的思路再一次为她们的理论而引领。

  1、能力是练出来的,而不是听出来的。

  孩子是有思想、有灵魂的个体,我们不能因为他的年龄小,就显得畏手畏脚,什么东西也不敢给予孩子,但从我这几年的教学历程中看,孩子们并不是弱小的个体,而是有思想、鲜活的个体,我们要敢于大胆地给孩子们能力范围甚至是孩子们跳一跳就能够的着的东西,这其中就是靠反复的、多层次的练习,以达到他们这一年龄段的能力,而这并不仅仅是听能得来得。

  2、学会------会学------乐学。

  兴趣是学习知识的法宝,孩子愿意学,有兴趣学,自然会很轻松的学到新知,甚至还会探索到更加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东西。同时,当孩子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并能灵活的运用知识,这时,孩子在有驾驭知识的能力时,自然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3、争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作为一个老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从教育大局出发,从孩子的整体发展着手,让自己跟着时代的步伐走。

  4、孩子们的常规要做到长期抓、时时抓、细致抓,直到养成习惯为止。良好的习惯是孩子一生受益的财富,作为老师要不厌其烦的帮助孩子,要与家长达成统一的教育思路,让每个孩子都更好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xindetihui/201900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