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稻秧脱险记教学反思12
拿出《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随手翻看,不经意间翻到于永正老师《小稻秧脱险记》词语教学实录片段,于永正老师通过和学生们一起表演课本片段来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让我深受启发。
我在词语教学时的通常做法是让学生先初读识记字词,再反复诵读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当学生仍然不能准确理解词义时,就引导学生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情景理解,或者让他们用这个词造句。但这样的词语教学,学生往往感到枯燥无味,要么用“气势汹汹”来解释“气势汹汹”,要么搬出《字词句》《词典》来硬生生念出词语的意思,常常一知半解。而于永正老师的这种词语教学,注重了学生对文章的情感体验,不仅生动形象,学生积极性高、兴趣浓厚,容易理解词语,而且让学生在表演中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效果自然比生硬地“解释词语”好得多。
我依葫芦画瓢:
师:读到这里,“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的意思,没有懂的同学请看我们表演。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么站?(学生从四面把老师围住。生笑)
师:你们要干什么?
生:快把营养交出来。(声音低)
师:你们没有读懂。要凶,声音要大,把腰卡起来。
生:(卡腰、大声、凶恶地)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我们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交给你们呢?(学生不知所措)
师:(问全体同学)他们应该干什么?
生:他们应该上前抢营养。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反思13
坚持教学反思,在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中不断提高自己,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反思”不是一般意义的“回顾”,而是对自己教学实践和周围的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理性思考。福柯说:“反思就是对熟悉的东西再次陌生化。”教育反思,有助于教学研究与提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细微之处见精神,每一次细小的反思汇集起来就是巨大的力量。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反思型、专家型教师。
走入历史长河,让我们一起回顾教育的昨天。20世纪60年代强调打好基础,提出“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落实与培养;70~80年代强调能力,提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我的语文教学《小稻秧脱险记》过于强调工具性的一面,导致知识的灌输与能力的训练做过了头,致使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和机械状态;90年代后期,素质教育的思想渐渐深入人心,于是我们的课堂又出现了如此场面:一堂语文课热热闹闹、旁征博引、花样翻新,但若问结果如何、收获何在,却说不大清楚,究其原因主要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极端对立所致,这无疑会使学生学得肤浅,使语文学习失去意义。许多老师在困惑、在迷茫,不知道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应如何进行,我也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之中。
深入地学习与不断地反思使我豁然醒悟:其实我们的困惑与迷茫来自我们对教育教学理论认识的浅薄与偏离;来自我们对新课程理念的肤浅理解;来自我们对旧课程的依恋;更来自我们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行动上的举足不前。只要我们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体验,关注人文思想的渗透,真正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学生的语文素养定会得到提高。
语文课是学习言语的过程。学习言语必须在精神生命活动支持下,通过言语实践习得言语规约,也必须在言语规约的帮助下,通过言语实践,提高精神生命的品位,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在语文课程之中。《小稻秧脱险记》一文中的一句是“快把营养交出来!”,以往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读出凶狠的语气或以范读的方式让学生模仿,将自己的语言体验代替了学生的语言实践和情感体察,这样的语文教学难以真正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其结果为学生拿腔作调、单纯模仿,从而使语文学习失去了意义。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尝试将学生带入童话般的世界中,让他们自由地朗读。我听到了孩子们怀着不同的心情读出了不同的语气,拿腔作势的、外强中干的,更令人激动的是有的学生因想到杂草无理取闹其实内心怯搦,因而读出了凶狠而又胆怯的语气。他们无拘无束地表达着内心的情感、尽情地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学生在教师设置的不同情境中充分地朗读,充分地感悟祖国语言蕴含的丰实与多彩。学生感知于外,受之于心,这一教学设计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知识可以给予,能力可以在实践中通过训练提高,而情感既无法给予也无法训练,情感只能去培养,只能靠语言这个载体去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这番话时刻警醒我在教学中将培养学生的情感作为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于是在教学三年级《小稻秧脱险记》一课中,便出现了这样的环节设计:“用形体语言与情感语言相交溶理解文中较难的词语”。教学的效果出人意料、令人振奋。学生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积极展开想像,争先恐后地表达:此刻,学生的思维插上了想像的翅膀,在科学的天地里自由地飞翔。他们热爱科学、喜欢小稻秧的情感在形象的口头表述中流露出来,思维与情感为之聚合,在言语实践中,提高了精神生命的品位。“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这一过程,不但提高了教学水平,更让我饱尝了教学成功的喜悦,领悟了情感与思维的真谛——没有了情感,语文只是一堆无生命的符号,思维也会毫无意义;没有了思维,语文只是一堆抽象的文字,情感将不复存在。情感与思维的同步生成与发展才能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才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实现两者的统一不仅要靠教师,更要靠学生这一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作为服务于学生实践的主体,启发、引导、组织、规范学生的认知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从依赖教师到独立自主地学习,最终成为语文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对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的认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记得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这样说过:“当孩子意识到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这样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在语文教学中贯彻人文精神,使情与思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人文之光定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好人文的底色。
课堂教学呼唤教师教学的实践智慧。教师的实践智慧,是教师个人的实践知识,它具有显现的个性特征;是装在头脑里的,往往是不能以文本方式陈述和传递的缄默的知识;是将经验、顿悟、智慧、体验、经历与情感融为一体的,镶嵌在实践活动中的情景性的知识;是教师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进行教学反思,并在反思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过程。
教师的专业发展=自身经验+自我反思。我愿在反思中加快成长的步伐,把学生发展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尽我绵薄之力为改革前进中的语文教学迸发一点星火微光,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让我们的学生更好地领略语文教学的魅力,使教学也能成为一门艺术,孩子们会在语文教学的海洋中愉悦畅游,激发出更强烈的学习欲望,而我们这些引航手怎能不警醒反思导出更佳方向呢?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39095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