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 篇7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习惯,能够区分好习惯和坏习惯;
2.了解对人的影响,对健康、思维、行为的影响;
3.反省自己习惯,思考这些习惯对我们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教学重点
习惯对人的影响
教学难点
理解习惯培养影响人的思维发展
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情境教学法
(用电子幻灯片提纲展示)标题:做游戏,谈感受
(1)双手十指交叉一握,看你是左手的大拇指在上面还是右手的大拇指在上面。 (2)反过来,重做十指交叉的游戏。即将原先右手在上的变成左手在上,左手在上的变成右手在上。 为什么交换后会产生不同的感觉?
标题:了解习惯
归纳习惯的含义:习惯是一种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它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交流:生活中的习惯有哪些?
标题:分享成功 科学家的故事:
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科学家平静地回答:“在幼儿园。”提问者不解:“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科学家说:“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我想我学到的主要东西就是这些。”
科学家的话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交流)
标题:感悟总结
归纳习惯的重要性:习惯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对人的身体、思维、行为等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
标题:我一天生活中的片段
生活片段一 :展示图片(不端正的姿势)
这会带来哪些不良影响?(展示脊柱弯曲图)
标题:开心对话
同桌互助纠正错误姿势:同桌同学之间互相检查一下,对方的读写姿势是否正确。如正确则需要坚持;如错误则需要立即改正。
请说出纠正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标题:知识点拨
习惯影响一:归纳总结习惯影响身体健康
坐立走习惯、用眼习惯、卫生习惯、饮食习惯
标题:名言赏析
坐要端正,站要挺直,每天要洗脸漱口,每事要有头有尾,这些都是一个人起码的习惯。有了这些习惯,身体和精神就能保持起码的健康! ——叶圣陶
标题:生活片段二:
放学回家,我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
这个习惯带来的结果可能是什么?
标题:知识点拨:
习惯影响二:归纳总结习惯影响人的思维发展
爱迪生与发明(图片) 爱迪生名言
恰当地锻炼、恰当地使用大脑,将使我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标题:经验分享——恰当使用大脑,学习生活中你有哪些妙招吗?
如果有,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生活中学生常见的“边看电视边做作业”坏习惯入手,引发学生对这一坏习惯影响的思考,上升到坏习惯影响我们的思维发展的理论高度,并通过爱迪生的图文进行正确引导,最后对教材进行延伸,引导学生在科学用脑习惯上进行分析交流。)
标题:生活片段三 读了这个故事,我悟出了……
晚饭前,我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一个故事:苏联飞船总设计师科罗廖夫决定让加加林执行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神圣使命时,他就谈了一个理由:据他观察,参加训练的20多个宇航员中,每次进入飞船训练时,只有加加林一人不怕麻烦,脱下靴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这个细小的举动一下子赢得了科罗廖夫的好感。
标题:知识点拨:习惯影响三 习惯影响人们的行为
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我们在生活中应具有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阅读故事的形式出现,通过对加加林故事的赏析,引出习惯影响人的行为,决定着人的受欢迎程度,接下来对教材再次拓展: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成为受欢迎的人需要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养成哪些良好习惯)
知识总结(将本课的知识点系统展出)
习惯影响一 归纳总结习惯影响身体健康
习惯影响二 归纳总结习惯影响人的思维发展
习惯影响三 习惯影响人们的行为
自我反省:自己身上的好习惯、坏习惯
教学计划 篇8
在倡导让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今天,你教我学、你说我听的单一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被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所代替。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学的音乐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枯燥平淡的音乐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是不少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本学期我将遵循音乐教学中培养兴趣,精选教法这条途径进行教学: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二年段的音乐教学,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得比较透彻,毕竟相处一年了,大部分学生在唱歌的姿势上,习惯较好,而且表情也较丰富,能根据歌曲情绪进行表达,部分班级还能识读简单乐谱.还能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舞蹈,并参与表演。但在读谱知识的运用上较弱,咬字,吐字也不够清晰,特别是男生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常会出现喊歌现象,导致缺乏对声音美感的正确认识,缺乏气息的支撑.
二、教学目的要求及重难点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五爱”的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使学生成为“四有”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着。
2、启迪智慧、陶冶、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三、教学的具体措施与要求
创设情境,培养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和智慧,教师就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使他们获得直接的体验,并激发其创造的欲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黑格尔说过:“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使学生处在形象活泼的音乐氛围中,才能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著名教育家杜威也提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适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动脑、动口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采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电教媒体能产生活跃的动态画面,使内容更充实、更形象、更生动、更具有吸引力,从而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为积极、主动地学习创造条件。例如:我在教歌曲“祖国祖国多美丽”一课时,先用幻灯片放出祖国的美景,配上悦耳的音乐,让学生欣赏,学生如身临其境,感觉到了祖国的山河美,激发了热爱祖国的情感。这既是以形象激起学生的思维活动,体验到了祖国的壮丽和伟大,产生爱国的激情,同时也是一种对学生形象思维的训练。导入就是引发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及热情的导火线,也是学生体验音乐和参与音乐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步骤。
2、利用教具,培养兴趣
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好奇心,这是一门技巧。如:利用美丽的画面,动听的歌声去看、去听,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更形象直观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扩大音乐视野。教师随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善于摸索、分析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心态,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努力营造音乐氛围,引导学生抓住音乐特点,“读”懂音乐,感受音乐。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思维能力弱,但感性认识相对较强,生动、鲜艳的教具格外被孩子们所喜爱。因此,在课堂教育中,运用与课文内容有内在联系的直观教具,既形象直观,给学生留下清晰的表象,为感知、理解知识创造条件,又可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根据教材特点,我在上“颠倒歌”一课中制作了很多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具来吸引孩子,有小老鼠、大狮子、小鸟、公鸡、大象等等。整节课,学生的积极性一直很高,大家都争着说,抢着回答,积极学唱。教具虽小,但作用甚大,合理的利用教具,让学生在情境中掌握了知识,让学生在妙趣横生的教具中发展思维,提高了想象能力。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实物、图片、录音设备等现代教学手段,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认识从无声走向有声,从单调走向多彩,从单一走向多元,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心理活动,获得更为新奇、深刻的印象。
【【推荐】教学计划模板八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35347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