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教师《叶圣陶教育名篇》的读后感(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兴趣是我们生命所寄托着的。一个人的世界,不能大于他兴趣所及的范围,唯有这个范围方是他内在的真实的世界。在它所感兴趣的范围之外,固然有许多事物围绕着他,但是他视若无睹、听若不闻,对他来说,可以说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人的生活,以他的兴趣所及的事物来划定广狭远近的范围。一个人兴趣所及的事物很少,那么他的生活就分厂狭小浅近。所以教育者须要扩充自己的兴趣范围,更须要真切了解儿童的兴趣可能及到的范围。

  要使儿童经常有求知识的动机,须要根据他们的本能、欲望和兴趣,想方法来引导他们的本能,顺应他们的欲望,扩充他们的兴趣。教育是有最终目的和价值的准绳的,教育者的义务便是使儿童得到合理的系统的知识,确定他们的新人生观。教师对儿童自然要担负帮助和指导的责任,但是教师自身也随时长进经验,随时有所创作有所进步。教学事业就是教师的社会生活,帮助和指导儿童就是他的“尽其所能”。

  我觉得现在教育的一大弊病就是升学问题。现在的事实是,升学不易,就业困难。撇开就业,单说升学。我只是想说在如今的教育状况之下,大可不必升学。不必升学,升学问题不解决就自解决了。为什么不必升学,因为从如今的学校教育学不到什么。这所谓学得到学不到,系指受教育者本身有无真实受用而言,不指零星的知识,空洞的概念,以及分数和文凭。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们,希望受教育者的头脑是个空瓶子,用他们那些东西装满它,即便真的装满了,杂七杂八的像间杂货铺,哪里说得上清澈的认识?何况头脑到底不是空瓶子,硬装也是在不大容易装进去。那又何必多此一举,在学校里拜拜花费若干年的光阴?再说得到的知识是否真实受用,有些东西不进学校也可以学到。如辨别是非,具有正义感,你若认为优良的习惯,尽可以在人群中学。如看好书,读好文章,尽可以在家里干,可以约几个朋友一起来干,共同研究,相互指正,只要你识字,了解文义,自己养成读书的能力。如要研究理科,你家里没有实验的设备,当然也难办。但是如今学校里的设备仪器也少的可怜,甚至只是装饰,实习实验只是偶一为之。我们现在什么都谈不上,科学落后是注定的了,学校里的科学研究实在是个空名儿。落后当然可以拔脚追上去,但是照如今办学校的作风,绝对不像个拔脚的姿态。要受像样的教育,先得改造教育。要改造教育又得改造有关的种种方面。教育不是一件独立的东西,不像空地上的一所房子,觉得不好,可以拆了重新建筑。现在的教育不像样,至少可以说不受它也并不吃亏,在真实受用的观点上并不吃亏。但是,受学校教育可以得到一张文凭,有了文凭可以占个地位,谋个职业,虽然不见得绝对可靠,可总比没有文凭的好些。如果把地位职业也包括在“真实受用”之内,那么,自然非升学不可了。然而这样的升学,其意义并不等于受教育。

  教育应该变了,为了学生着想,我们必须革除传统的教育精神。而传统的教育精神又是什么呢?让一些人读书、应考,考上了的做个或大或小的官,帮助皇帝统治老百姓。无论是什么人,只要一读了书,做了官,就站到皇帝的那边,事实上与老百姓对立。这样的教育,说得好听点,是为国家培养人才,拆穿了,就无非是替皇帝找帮手的途径而已,当然,如果碰到个忧国忧民的皇帝,那倒也无话可说。照理说,这样的教育精神早就该废弃了,其实不然,现在的教育无非想造就一班公务人员与技术人员,这些人员高不高明无关紧要,能不能为老百姓服务尤其不须顾虑。在受教的一方面,看重分数,看重文凭,认定自己走的是利禄之途,此途走通的时候,就可以出人头地,高高在上了。试想,谁还会去管老百姓呢,如果受教育不能为老百姓服务,那又何必受教育呢。教育要变,就得在精神上变,革除传统的教育精神,认定以老百姓为本位。学制与课程之类也不是不重要,然而精神不立,单就这些上讨论如何如何改革,就是舍本逐末,必然没有什么好处。对谁没有好处呢?我想,对谁都没有好处。

  我自己是过来人,也当过好长时间的学生了,我很清楚,这么一路过来,我真正记到的东西没有多少,真正用到的更是少之又少。正规的学校教育不都是这样的吗?课程规定把一些知识装进学生的头脑了,装到限度就算毕业了。可是毕了业又能怎么样呢?经过了些时日,装进去的忘干净了,跟自始什么都没有装进去有什么区别?徒然耗费了若干年一去不返的光阴,以及若干的学杂费。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师并非是教书,而是教育学生、教学生学习。学习不等于读书。难道你们没发现吗?现在的家长和社会人士,都把进学校说成“读书”,这随便说说无妨,可是看得太死就吃亏了。我们上学是去受教育,受教育才是我们上学的全部意义和整个目的,而读书只是受教育的一种手段。

  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我觉得学校的立场很重要,老师很重要,学生也很重要。学校,它必须满足学生学习所需要的一切学习材料、仪器、场所。还有可供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老师要充分认识自己在教学过程的地位,我们不是要教予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一种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即使离开了教师,他也能独立获取新的知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要让他们喜欢上学习,使其觉得学习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不仅要“言教”,还要“身教”。身体力行,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话说,学生也很重要,毕竟这是学生自己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如果学生本人并不想学习,那么,教的再怎么好,再怎么用心,都不会得到你想要的效果。所以,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

  说真的,如果以后我要当教师,我要和学生做朋友,多和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才能更好的去引导他们。当然,教师不要按自己的思想去引导他们,不要以为你认为是错的,就一定要学生也这么认为,这是不合理的,至少要让学生知道哪错了,为什么错了。现在的学科很多,分科很细,可是从总的来说,除了英文,就全都是中文了,教法应该大同小异才对。因为不管学哪一科,学生们都是坐在座位上听老师讲解字义,然后拿笔来抄写老师的板书,记录老师的讲解,我们的学习就是这么过来的。现在什么教学理论都是假的,只有学生有兴趣学才是真的。我觉得,学校教育还有一个毛病,就是为什么人都要坐在椅子上听老师讲课呢?而且一做就是45分钟,中间也就休息了10分钟,又再坐着听讲,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以前古代也就“十年寒窗苦读”,而我们居然要如此忍受长达15年之久,天啊,想想都觉得枯燥。你说,如此环境之下,教师的讲课如果都是枯燥无味的话,那得是多大的煎熬,对学生是多大的摧残,最美好的光阴就这么葬送在所谓的“读书”之上了吗?所以,不要怪学生上课东张西望,不要怪学生不认真,任谁都无法直挺挺的呆坐一天。如此古板的教学方式,会泯灭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天性。什么教育纲领,什么课程标准,就算这些理论写的再好,定的怎样完美,如果还是这么枯坐听讲,那完美都是枉然。如果以后我有能力,我一定要让我的学生围成一圈,跟玩游戏一样上课,不仅动手、动脑,还能全身心的活动,上课也就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事,学习也就能变成学生所热爱的。轻松、愉快的学习才是我所追求的。【教师《叶圣陶教育名篇》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1.叶圣陶教育名言

2.《陶行知教育名篇》的读后感1200字

3.《陶行知教育名篇》的读后感2200字

4.《陶行知教育名篇》的读后感1300字

5.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心得

6.《叶圣陶教育文集》教师读书笔记800字

7.叶圣陶教育箴言摘抄

8.叶圣陶关于教育的名言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74788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