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民族团结创建与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研究的论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调查点两项工作互促发展的方式与做法

  湖北省来凤县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县内世居少数民族17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数量的61%。该县连续6次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同时也是湖北省第一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来凤县创新工作思路,两项工作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均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在区域内外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一)体制协调创新,在顶层设计上形成合力

  为推动两项工作的对接互融,2011年该县成立了由县委、政府、人大和政协四大家共同领导,由民宗局、文化局、旅游局和财政局等核心部门组成“艺术土家”指挥部,制定了《来凤县“艺术土家”指挥部工作章程》,形成县委直接领导,政府、人大和政协直接参与,县直相关部门和乡镇分工协作的协调领导机制。机制建立后,指挥部制定了《来凤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来凤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工作方案》等具体工作方案5份,明确了两项工作“六结合”的工作思路: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民族文化和民族知识“五进”活动、与贯彻落实民族政策、与化解民族矛盾纠纷、与改善民生、与弘扬民族文化、与推进民族工作结合起来。并具体就两项工作分管部门在资金配套、项目打造、文化产业扶持、文化挖掘整理等层面的分工、衔接做出了具体规定,就一些事关全局、投资巨大、辐射面广的重点工程进行了规划。

  (二)机制对接互融,在资源配置上优化协调

  一是人力资源“动态调节”。按照“艺术土家”章程规定,两部门的相关管理人员按“一事一专班”“定编不定职”的原则随时调整工作内容。建立“全县民族团结进步文化人才资源库”,由两部门共同进行培训和管理,建设所需人才从资源库中择优选择;二是文化资源“整合配置”。按照传统、基础、意愿三项标准从“来凤县民族文化资源数据库”中选择合适文化项目在不同社区同时开展两项工作;三是建设资金优化分配。即同时考量两项工作建设成本和建成效果,推行项目制,并统一监督和考核,按照项目实施效果分阶段拨付建设资金。

  (三)内容互联共通,在底层对接上相互支撑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时,把文化作为主要载体和纽带。一是扶持发展民族经济时重点关注蕴含民族特色文化、带动少数民族致富的项目。经过挖掘和开发,西兰卡普、漆筷、绣花鞋垫、大头菜、油茶汤等一批民族文化特色产业企业年产值超过2亿元,仅“来凤县土家织锦村”一家企业带动的农户就超过500户;二是民族团结示范村寨打造时把文化作为核心内容。除了建设完善的文化活动场所外,还尽可能地挖掘、整理传统文化,营造文化活动氛围。近10年来,在示范村寨中挖掘挑花灯、高脚灯等传统文化项目22项,组建文艺队伍12支,示范点中有7人次被评为“全州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三是极为重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文化平台建设。2011年以来建成“中国土家族摆手舞文化旅游节”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旅游平台4个,三棒鼓、南剧、地龙灯等民族文化传承平台6个,牛王节、摆手节等民族文化节日平台5个,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平台212个。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时,把民族团结进步做为核心内容和根本目标。一是特别注意采集反映民族团结进步的文化产品。2011年以来,该县拍摄了1部反映民族团结进步的电视剧、开设2档宣传民族文化的电视专栏、创作12台反映民族团结事迹的传统南剧、新谱34板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花鼓词和2000多条反映民族团结进步的楹联春联。二是重视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的运用。2011年以来共组织和资助了500多场群众广泛参与的文体活动,恢复了200多支民族文化表演队,在196个村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室。三是注意各民族文化参与权、创造权和享受权的保障。在文化规划、文化产业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色村寨建设等过程中对人口较少少数民族、散杂居民族、非自治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实行特殊“照顾”。

  (四)平台共建共享,在投入上多元并举

  纯公益型平台建设按管理权限投入,协同建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民族团结进步“五进”活动等公益性平台建设中,采取“指挥部”审核监督、分管部门出资、共组建设小组协同实施的方式建设;经济前景型平台建设引导民营资本参与,共同出力。在民族旅游、民族节会、文化产业、民族文化传习基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族特色文化展演等平台建设中,协调政府在税收、补贴、资源配置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把企业、学校、相关乡镇和社会团体动员起来出资建设,近年来通过这种方式打造了“旧司乡牛王节”“百福司端午节龙舟赛”“摆手节”“仙佛寺旅游基地”等一大批平台;自娱自乐型平台鼓励指导群众自筹自建,联合指导。该县现有民族舞蹈队、三棒鼓、地龙灯、腰鼓队、乐队等民间文艺队200多个,多为业余爱好者自发组建的自娱自乐型文化队伍。对这些参与人数多、影响力较大的平台,由两部门联合在剧本、设备技术、场地、风格和规范等方面予以帮助和指导,在投入上主要依靠群众自筹。2011年至今,该县两项工作的总投入超过12亿元。①平台建设投入和管理上两部门各有侧重,但在建成平台的使用上却享有同等的权利。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建设成果的效能,该县两项工作在选材上尽可能利用对方建设已有成效的内容,在示范点尽可能选择对方正在建设的社区,这样不仅节省了建设成本,而且丰富了建设内容。如今该县文化部门管理的民间文艺队伍现已经成为民族政策宣传、对外民族交流、民族特色文化展示的主要力量,而民族部门主管的民族团结进步“五进”活动也已经成为公益性文化服务的重要渠道等。

四、对民族地区两项工作互促发展的启示

  (一)体制机制创新是两项工作互促发展的前提

  两项工作有着天然的联系点和互促发展的空间与动力,但传统的部门条块分割式的管理模式不利于互促发展。要消除这种不利影响,就要打破传统行政壁垒,以“协同发展”思想构筑起协力办大事的工作机制。一是创新领导机制。即建立两项工作协调领导机制,从而实现政策制定协同化、服务管理集约化的目的;二是创新资源配置机制。以效率最大化为工作要旨,细化在人力资源、文化资源和经济资源方面的权责,建立明确的考核机制和监督机制,尽量降低地理、经济等因素对互促发展的负面影响;三是创新参与机制。基于两项工作的社会属性和公益属性,引入社会办事业,让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企业、民族精英人物更多层面地参与工作规划、政策制定、具体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紧紧把握文化这一关键连接点,因地制宜地推动社会发展是两项工作互促发展的主线

  文化是两项工作互促发展的天然联结点,而文化具有涵盖面宽、内涵深的特点。在工作中,要尽可能地从文化层面拓宽互促发展的空间,挖掘和创新互促方式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在树立“大文化”思想的指导下做到在建设内容方面互相弥补对方短处和不足、在平台建设方面切实考虑对方的需要、在建成功能方面尽量满足对方需求,从而使两项工作相互离不开,形成利益共同体。针对各民族文化、经济、素质等方面差异性大的特点,在互促发展过程中,应根据民族和文化的实际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文化内容,积极发动和利用各种传统社会组织参与工作。一是要注意推动民族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发展营造民族团结氛围,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为旅游产业提供场所、资源和服务,只有经济发展起来了,互促发展才有基本保障;二是注意与各民族权益保障结合起来。保障各民族特别是散杂居民族、非自治少数民族和人口较少少数民族的文化参与权、享受权、创造权、文化选择权。只有各民族的权益得到保障了,互促发展才能永续进行;三是注意推动其他社会事业。针对两项工作与体育、交通、城市建设、旅游、广电等社会事业的交叉性,在互促发展中要尽可能多考虑到这些事业的发展,在可能的情况下建构更高层面的互促发展机制。只有社会事业整体发展了,互促发展才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坚持走群众路线,实现全民受益、全民参与是互促发展的保证

  一是要让群众尽可能参与到两项工作中来。特别是那些具有较强带动力的民族文化精英、社会组织、文化队伍,掌握较多经济资源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名人,拥有较成熟平台的旅游企业、学校、特色社区和重要场所,掌握文化话语权的文化研究机构等等;二是要让群众尽可能贡献智慧。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中隐含民族团结、民族和谐、积极上进等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故事、传说、传统、习俗和思想,积极利用各民族喜闻乐见的节会、曲艺和活动,大力支持对两项工作有较大推动力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挥;三是尽可能团结民族精英。建立健全群众群众需求表达机制,充分利用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民族文化传承人所具有的工作经验丰富、管理能力较强、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有社会威望等特点培养互促发展带头人。

【民族团结创建与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研究的论文】相关文章:

1.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问题研究的论文

2.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中互联网应用发展情况论文

3.数字化环境中的公共文化服务论文

4.公共服务论文

5.公共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论文

6.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论文

7.文化产业发展策略研究的论文

8.公共体育服务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30417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