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专业论文 第二篇
0引言
2015年以来,建筑企业经受了巨大的挑战:行业总体市场需求减少、企业之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市场萎缩逐步显现,建筑业产能过剩,这些都困扰着建筑企业和建筑从业人员。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多种手段提高企业收益,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就显得至关重要。其中,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创效就是比较关键的一个创效途径。
1施工技术创效的前提
确保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等,降低综合施工成本。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等,是工程施工的必须前提条件,若不能保证,降低再多的阶段性施工直接成本也是不科学的,最终也是徒劳的。
2施工技术创效的分类
施工技术创效按表现形式大体可分为四个形式类别,分别为:施工技术方案优化,施工新工艺新设备,绿色施工技术创效和其他施工技术创效。
3施工技术创效的探讨
3.1 施工技术方案优化创效 施工技术方案优化,就是在确保工程安全、质量、进度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可以使工期缩短、降低直接成本等,从而有效降低综合施工成本。下面从两个方面进行举例说明:
①措施创效点示例:如提高塔吊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并添加早强剂,可以确保塔吊早日使用,提前工期,减少管理费及周转材料的租赁费,也可以消弱工期风险,从而有效降低综合施工成本。再如,有某小高层项目地下2层、地上11层,初步方案为落地双排防护脚手架,从地下室开始直到屋面层止。地下室施工完成后回填前,须拆除原落地脚手架(此时一般施工至地上5层左右),回填压实后再重新搭设落地脚手架,等架体重新搭设到结构施工层时,才可以继续进行下道工序。既需要拆除后重新搭设,又要耽误工期。若改为双排悬挑防护脚手架,从地上1层底或1层顶开始悬挑,回填时直接拆除悬挑架以下的落地脚手架,既不影响上部结构的施工,又可节省大量人工。减少了脚手架的拆除再搭设过程,既对工期有利,又可减少人工费。
②实体创效点示例:如抹灰材料施工时,随着环境的变化,要求的预拌好的砂浆到使用完成的时间间隔也不同。优化施工方案,充分考虑气候环境、垂直运输等因素对预拌砂浆本身的影响,可以有效地防止废料的产生,从而达到降低综合成本的目的,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3.2 新工艺新设备创效 新工艺新设备创效,就是在确保工程安全、质量、进度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可以使工期缩短、降低直接成本等,从而有效降低综合施工成本。下面从两个方面进行举例说明:
3.2.1 新工艺效示例 如顶棚抹灰,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改变抹灰工艺及做法,可以将传统的抹灰工艺改为薄抹灰工艺,从而既降低了成本,又确保了质量。
3.2.2 新设备创效示例 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既提高了效率,又提高施工质量,同时也减少废料的产生,进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例如某工程,采取了某数控钢筋弯箍机(XX12D-1型),该机可以对直径6~12的二级及三级热轧带肋钢筋、光圆钢筋何冷轧带肋钢筋进行弯曲剪切。具有形状规范、尺寸精确、速度快、力学性能稳定等特点。以某工程为例加以说明。
①某工程所用盘螺(圆)钢筋清单。
②直接经济效益。
1)减少直条加工费。盘圆用传统的加工方法,加工成直条综合增加费用约为100元/吨;钢筋市场直条与盘螺价差约为100元/吨,现场加工须购买直条,而使用该机械可直接购买盘螺。此项就可直接节省1270.216×100=127021.6元。
2)减少损耗。购买钢筋均为定尺钢筋,现场加工时损耗较大,一般为3%。而使用该机械加工可以把损耗控制到最低,一般不大于0.5%。当时钢筋按市价4000元/吨计算,此项保守的经济效益为1270.216×(3-0.5)%×4000=127021.6元。
3)后台加工功效提高,省工省时。以现场加工箍筋为例,传统弯箍只能以调直后的直条钢筋为原料进行加工,且每台机械加工的速度为300个/小时,需4人同时操作(包括切断、弯箍)。而数控钢筋弯箍机现场加工速度为1000~2000个/小时,需一人操作。按后台加工费每吨为150元计算,此项保守的经济效益为1270.216×150×(1-300/1000×1/4)=176242.5元。
4)某数控钢筋弯箍机的折旧费及其他费用。当时购置费约为180000元,在项目上使用时间约1年,折旧及保养费折算约为52000元。另外,采用数控钢筋弯箍机综合用电量,比传统加工方法(切断、调直、弯箍)综合用电量还要少,这里就忽略不计了。
5)直接经济效益=127021.6+127021.6+176242.5-52000=378285.7元。
③间接经济效益。数控钢筋弯箍机较普通现场加工机械更好地控制箍筋尺寸和质量,为提高梁柱成型截面尺寸提供了良好地前提条件,从而减少了后期的返工、修补等费用,间接地节约了项目成本。
④社会效益。由于机械加工尺寸控制较好,同一种规格的钢筋构件尺寸统一,使得加绑扎后的钢筋成品检验批感观质量好,得到参建各方的好评,社会效益也较好。
3.3 绿色施工技术创效 绿色施工技术创效,就是在确保工程安全、质量、进度的前提下,通过施工技术,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降低综合施工成本。下面从两个方面进行举例说明。
3.3.1 措施创效点示例 非传统水源产生的水,若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要求,可以用来预拌砂浆、养护等作为施工用水;废旧模板的重复再利用等。以某工程非传统水源(施工降水)利用为例:
①某工程地下降水水量约30000m3,降水周期为约6个月,日降水量约为167m3。
②直接经济效益。
1)现场用水量分析。现场用水主要为文明工地用水如治理扬尘用水、车辆冲洗用水等,现场绿化用水、厕所用水等;混凝土浇筑前的模板冲洗湿润用水、混凝土的养护用水、砖砌体砌筑前的湿润用水、抹灰前的湿润用水、预拌砂浆用水、抹灰后的养护用水等。除去成本较高的、利用施工降水确实难度较大的外,前2个月每天平均用水量为120m3,后4个月平均每天180m3。综合6个月可以利用的水为120×30×2+167×30×4=27240m3。经检测,该水可以作为砂浆预拌及养护等用水。
2)相对用市政给水增加费用。增加管道、积水装置费、检测费约6000元,6个月共增加电费共约1000元(市政给水除少数例如局部绿化用水等不用电外,其余也要用电),共增加费用6000+1000=7000元。
3)节省直接费用。水价按施工用水5.5元/m3,则节约水费27240×5.5=149820元,
4)直接经济效益=149820-7000=142820元。
③社会效益。由于减少了市政给水的使用量,节约资源、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得到各方的好评,社会效益也较好。
3.3.2 实体创效点示例 钢筋合理配料,可以减少废料产生;砌筑前的排砖,减少半砖的产生;余料的利用,如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泵车里的剩余混凝土的再利用等都可以提高效益。以某工程一结构混凝土浇筑的余料为例:
①余料量计算。某工程地下两层,地上34层,一结构地下部分以后浇带为界分层6块,地上5个单元。最少浇筑次数为6×(2+1)+34×5=188次,每次产生混凝土余料约1.2m3,共产生混凝土余料为188×1.2=225.6m3。
②余料用途分析。设备基础层(强度等级不低于C30)需用混凝土量约30m3,硬化面(强度等级不低于C25)需混凝土量约(含永久门卫室地面)50m3,二结构预制过梁、门口混凝土砖等(强度等级不低于C25)需混凝土量约200m3。混凝土余料为强度等级为C30,满足设备基础、硬化面及二结构预制过梁的强度要求。
③直接经济效益。
1)余料使用情况。按施工先后可利用余料代替的混凝土量为C30混凝土30m3、C25混凝土195.6m3。
2)相对增加费用。约增加人工6工日,按120元/工日,则增加费用120×6=720元。
3)节省直接费用。C30混凝土按345元/m3,C25混凝土按332元/m3,则节省约345×30+332×195.6=75289.2元,综合经济效益=75289.2-780=74509.2元。
④社会效益。由于混凝土余料的再利用,节约资源、减少了余料遗弃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社会效益也较好。
3.4 其他施工技术创效 其他创效主要表现在开源、节流、甩包袱。主要表现在:①开源:努力增加创效项目。根据合同条件,努力争取确保安全、质量、进度的同时又能创效的项目,比如合同文件中没有提到涉及附近高压线的安全防护措施,但确实又会对施工照成安全隐患,可以通过报告、联系单等形式,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提出增加防护措施,并增加相关费用。②节流: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除了上述前三条以外的能够节约成本又不降低收益的技术措施。通过合理调整流水段的划分等施工技术手段,合理调配资源,减少资源(周转材料、机械、人力等)的投入和浪费。③努力减少亏损项目,通过技术手段换一种做法,或采取了技术措施,可以减少后期通病等,是技术创效的又一表现形式。
4结束语
施工技术创效的合理应用,对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有利影响不容忽视,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应提高对施工技术创效的重要性的认识,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总结,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创效方法,在确保工程安全、质量、进度的前提下,降低综合成本,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另外,需注意的是:技术创效计划实施前须认真研究合同文件,并充分领会设计意图。根据对合同文件及设计文件的领悟,做出恰当合适的技术创效措施,才能达到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最终目的。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819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