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我国野生森林产品开发研究的论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2对我国野生非森林木材产品(NTFP)开发的建议

  我国农业历史悠久,在农业生产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经验,仔细研究森林野生植物特性,争取使其转向“野生家种”的集约化经营。目前我国野生森林产品开发具有科技转化率低、开发的范围窄、加工水平有限,因此对野生森林产品的综合利用效率低,市场出现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甚至盲目开发。

  我国自2001年12月起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国,这意味着我国必须开放农产品市场,对外国的商品和本国的商品一视同仁,必须用市场供求价格和质量参与国际竞争。在WTO框架下要扩大我国森林食品的出口,增加外贸收入,不仅要从提高产量上入手,更重要地是抓质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我国科研工作者已经开展了大量有关森林食品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了解森林食品国际贸易中的限制因素等。目前这些主要研究都集中在基础性研究,如森林食品资源调查、引种栽培等方面。21世纪以来,尽管随着中国国内对森林食品需求量日益增加,但这些森林食品仍然以流向发达国家为主。如何使国内市场也能够消费到优质的森林食品?作者就我国野生森林产品开发现状和市场前景提出以下建议:

  (1)研究森林野生作物生长习性,进行有机或GAP栽培。优质非森林产品,包括是森林食品一直是林区农民出口创收的最好渠道之一。近年来在很多地方都已经建立了森林食品作物和常规野生蔬菜生产基地,研究这些作物在野生无污染状态下对土壤、水分、营养等的需要,从而达到人工创造适宜条件进行有机或GAP(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栽培,保持其原有的野生风味。但要使我国森林食品成功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消费市场,生产者还必须按照这些国家的政府认可,且消费者认同的标准来组织生产和加工,然后申请认证。

  国际认证与国外认可产品质量认证标志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通过国际认证不仅可以满足政府对森林环保的要求,而且可以使提高其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还可以不断提高森林经营者和经营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根据林产品认证体系标准,这些产品不少可以直接申请森林认证体系内的NTFP认证,但国际上十分推崇有机和GAP认证的产品,而不是NTFP产品。

  有机和GAP两种认证是目前普遍被发达国家的政府和消费者接受的国际标准认证。有机认证把作物病虫草害和土壤肥力管理看作是生产过程的关键,在管理体系上强调产品的有机完整性,从而达到防止有机产品受到污染的风险,达到维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GAP认证上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产品认证模式。它是在欧洲零售商自发组织起来制定标准后,通过第三方的检查认证和国际规则来协调农业生产者、加工者、分销商和零售商的生产、储藏和管理,从根本上降低农业生产中食品安全的风险。

  (2)引种提纯复壮,实现人工栽植替代大部分野生资源。在大量野外调查和室内营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筛选有价值的作物种类进行引种人工驯化,再从中选育具有发展前景的森林食品种类,扩大栽植。坚持天然野生资源由野生为主逐步过渡到人工规模栽培为主,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原料稳定供应。在农业和森林专家们的努力下,逐步使森林食品资源开发利用由传统的野外采集向人工种植转变,并在人工种植品种和面积得到很大发展的基础之上,实现对野生资源提供大部分森林食品的替代。

  (3)驯化植物品种,实行异地化种植。在中国不少山区和林区,农民在经济上对本地区的森林食品有着较大的依赖性。如果能够通过森林食品植物的人工驯化,实现并扩大在消费地附近种植这些农产品,那么在市场供应上就能够省去长途异地运输的费用和时间,就地销售,森林食品将会因上市快而早,鲜活度高、营养好而备受消费者喜爱。已有可靠证据说明在我国,生产森林食品的非木质树种在提高农民收入、发展经济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利用杂交遗传育种原理,培育优良抗性品种。野生森林作物通常具有普通作物没有的抗病、抗虫、耐旱、耐涝等优良特性,因此,是农业杂交育种的良好亲本材料,通过与当地同属或相似品种进行杂交可以释放出其蕴藏着的许多优良基因,从而可以培育出新的优良抗性品种,这无疑在丰富了育种遗传育种学的同时,也为森林食品开发创出了新思路。

  (5)针对不同作物不同特性,开展森林产品精深加工。进一步开展全国森林食品资源调查研究、然后在根据市场等需要筛选出应用前景广和市场需求量大的野生森林食品植物进行等深层次研究。再根据市场和实际掌握的栽培和加工技术水平,建立一批上规模的森林食品栽培、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使产、供、加、销、运输、贮藏等各个环节有效衔接起来,使之成为山区和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参考文献:

  [1]刘正祥,张华新,刘涛.我国森林食品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世界林业研究,2006,19(1):59-65.

  [2]曾燕如,杜国坚.森林食品及其国际贸易和生产趋势[J].世界林业研究,2003,16(5):26-29.

  [3]战立强.FSC认证对我国林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林业企业,2004(65):25-27.

  [4]李怡.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的历史沿革与趋势探讨[J].农村经济,2007(11):94-97.

  [5]ZengYanru,ChengZhangfeng,ZhengNanzhong.ForestCertification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ofRuralAreasandtheEnvironmentinChina[J].

  JournalofZhejiangForestryCollege,2007,24(3):266-271.

  [6]石丽敏,楼肖成,赵军华,等.我国野生蔬菜资源的概况及研究现状[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152-153.

  [7]易诚,宾冬梅,姜小文,等.森林食品资源的开发利用[J].林业科技开发,2002,16,(6):9-11.

  [8]中国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森林认证工作的意见[EB/OL][2008-08-12].

【我国野生森林产品开发研究的论文】相关文章:

1.外资收购我国国有资本动机研究的论文

2.我国房地产业界对按揭研究的论文

3.我国外资政策研究的论文

4.我国城市社会养老服务研究的分析论文

5.谈我国养老旅游产品开发计划书

6.萧红研究的论文

7.步进电机研究的论文

8.地理研究的主题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6154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