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微地形景观设计在园林绿化中的运用论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人工水系

  在绿化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外在的美观,还要注意内在的实用性,尤其是绿化地区的排水性。在园林建设当中,人工水系主要包括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规则式是指通过设计规则的形状、动态实现水系的规则化,例如喷泉就属于规则式的水系;自然水系主要强调人工水面要与周围的环境相结合,相互融为一体,自然水系在建设过程中,要从整体进行规划,确定整个水系的自然流畅性,尤其是水源要有出处,不能形成无源之水,一般情况下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会在设计的过程中将水系设计为忽明忽暗、时隐时现的状态,例如设计为草地或者沙滩,岸边用鹅卵石进行修砌。对于水体也有多种形态,狭窄较高的水系能够形成瀑布等景观,而宽阔的水系则能够形成海滩等景观,这些都是水体的形态,通过设计能够形成自然之景,而水系中还有混合型的,该种水系要根据地理因素因地制宜,如果水系离城市或者建筑物较近,那么就可以将岸边用石头砌成水岸线,而偏远的水系可以设计成自然模式,能够提高整体水系的艺术美观度。

  (三)楼梯下部架空层的处理

  在城市建筑物中,步行楼梯处处可见,但是楼梯下方的架空层却往往没有进行绿化,甚至有些楼梯下方堆满了杂物,而进行微地形设计则可以增加楼梯的美化度,提高楼梯下层的使用效率。例如可以改变楼梯下方的地形及布局,设计不同类型的地形,利用楼梯下方的潮湿阴凉等特色,种植喜阴凉的植物,营造出满意的楼梯景观。

  (四)广场绿地

  广场是人们休息娱乐的主要场所,因此广场绿化显得尤为重要。广场能够反映城市的特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具有城市客厅的含义。在广场设计过程中,往往将广场设计与周围有所不同,要么抬升地势,要么下沉地势,目的是为了体现广场的独特性,与周围竟敢形成对比。对纪念性园林,如纪念碑、塔、雕塑或主题标志性建筑的地形常作抬升处理,以体现崇高、雄伟和肃穆感,使观者油然而生一种崇拜之情。水景设置较为灵活,可以选择高处飞落,也可以选择下沉水池,这些根据周围景观可以自行选择。在广场设计中,对于没有明显特色的休闲式广场可以选择下沉形态,这种形态能够营造群众文化表演氛围。

  (五)街道绿地

  街道景观的功能具有多样性,不仅要满足街道绿化的需求,还要满足街道排水、除尘、降低噪音、阻止尾气等功能。街道绿化能够使单调的街道变得丰富多彩,能够增加行人的审美观。街道植物在搭配的时候可以选择高低搭配,在街道微地形设计的时候可以将其设置为龟背状,能够增强道路的方向性、排水性、管沟的分布,体现街道绿化的层次性,实现街道绿化与街道功能的一致性。

  (六)居住区绿化的微地形处理

  在居民居住区域,微地形处理更为重要,因为居民区地域较为零散,没有实施集中的绿化,这就使得地表裸露面积较大,不能实现全面绿化,造成地表的浪费,这就需要根据居住区设计微地形绿化环境,例如一间房子长43米、宽10米,占地面积为430平方米,总占地约1500平方米左右,其中建筑散水占90平方米,化粪池占地19平方米。通常情况下这种区域绿化面积达到百分之八是较为合理的,对于居民居住也是十分有益的,看似只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八,但它所起到的绿化作用已经符合了国家绿化率,因此要进一步挖掘居住区绿化的微地形处理,提高城市绿化的整体覆盖率,

  (七)园路

  园路也是微地形设计的一种状态,通常在旅游线路和动态交通中可见。园路在设计上和其它微地形设计师相同的,都是通过路面起伏来形成道路设计,这种状态同样能够提高美感度和缓解人们的疲劳,园路特点为两面起伏,具有排水和缓冲行人行走疲劳等功能,而在园路材料选择上可以选择小石子、鹅卵石等材质,将园路设计成不同的形状和颜色,不仅能够起到健身的作用,而且能够美化整个园区的景色。五、结束语

  园林绿化是城市化发展的必要之路,也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必要选择,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提高园林绿化的质量,要加大微地形景观的设计,将微地形景观设计运用到园林建设当中,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整体环境。城市园林也是国家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微地形设计关系到整个园林设计的质量,因此在城市绿化中,施工单位要重视微地形景观的设计,按照微地形设计原则为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扬亮.景观微地形的营造[J].江西建材.2014(05)

  [2]周虎,钱多.园林绿地中微地形的功能及设计方法[J].绿色科技.2012(02)

  [3]季立刚,王波祥,李莹.微地形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01)

  [4]董哲.微地形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和处理办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4)

  [5]周元亮.景观微地形堆坡研究初探[J].民营科技.2015(02)

  [6]李福银.初探园林微地形在景观中的处理应用[J].绿色科技.2015(07)

  [7]苏军委,李硕.微地形营造与植物配置[J].中国园艺文摘.2013(09)

  [8]关柯,许勇,李佳欣.园林景观中的微地形处理[J].民营科技.2012(02)

  [9]范淼,孙大集.浅谈景观绿地微地形处理[J].林业科技情报.2010(01)

  [10]王璐,孙佳,刘海燕.微地形在园林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2)

  [11]李福银.初探园林微地形在景观中的处理应用[J].绿色科技.2015(07)

  [12]郑桂莲.微地形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14(10)

  [13]陈自锋.浅谈园林微地形在景观中的处理应用[J].绿色科技.2013(01)

  [14]季立刚,王波祥,李莹.微地形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01)

【微地形景观设计在园林绿化中的运用论文】相关文章:

1.种植土微地形在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论文

2.园林绿地微地形植物景观设计研究论文

3.生态景观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论文4.浅析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论文

5.数字技术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论文

6.园林花卉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论文

7.自然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论文

8.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研究思路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04947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