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3

  翻开这本书,我就知道,自己正在踏上一个伟大的旅程。这是关于那个时代的回忆,并不久远,却恍如隔世。

  故事是从主人公孙少平求学时期的县立高中开始的。食堂的菜分为“甲乙丙”三类,却是学生家境的充分体现:富裕、温饱还是赤贫,从颜色上就表现得极为分明,而孙少平和郝红梅正是那最特殊的一类,在贫穷面前,人的尊严和敏感的心会更加凸显。

  在一般的小说中,但凡这样出身的主人公往往会意志坚定,不屈不挠,即使再怎么贫困也会时时刻刻充满着自信。可路遥并没有这样写,自一开始我就看到了一个自卑,无助的人物形象。这样也许少了些激昂与振奋,但这才最真实。在那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人,性格也就是那样子了。

  不过,平凡的人,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

  在经历了初恋的失败后他已逐渐成熟,这时,出身优越,见多识广的田晓霞逐渐走进了他的世界。他又因此进一步成长。不甘心在家务农的孙少平又来到煤矿当矿工,同时和田晓霞的关系也进一步发展。当他就快到达人生的巅峰时,却收到了田晓霞意外身亡的噩耗。后来又经历了矿难,在这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打击下,他完成了真正的蜕变,从平凡到伟大。

他是一个极有自尊的人。

  一开始他因家境贫穷而深感自卑,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精神世界的丰富,他的自尊开始茁壮生长——他已经不像刚入学那样,老是等别人打完饭才去取那两个黑馍,他渐渐抛弃了这种虚荣或者是自卑,大大方方站在队列中取他的饭。到了揽工时自尊更加强烈,不愿接受曹书记一家多给的九十块——一种男子汉的气概,使孙少平不愿接受这种馈赠。

  如此平凡之人却有如此强烈之自尊,更体现其人格高贵。

其次,他是一个善良热心的人。

  当曾经嘲笑过他的候玉英快要被洪水淹没时,他义无反顾地冒着生命危险冲出去救了她;当曾经在感情上伤害过他的郝红梅偷拿手帕被抓住时,他不仅拿出自己的钱帮郝红梅付了手帕,还要求侯生才起誓不宣扬这件事以维护郝红梅;当他在揽工时发现包工头欺负做饭小女孩小翠时,立刻找包工头“算账”,并坚定地带小翠离开了工地,几乎将身上所有的积蓄都给了小翠帮其回家;当师傅王世才去世后,他勇敢地承担起了照顾惠英嫂和明明的责任。

  就是如此善良的一个人啊,甚至善良地让人觉得不真实!

最后,他还是一个有自我追求的人。

  在面对家庭需要人手干活的的时候,他清楚地意识到不应该囿于双水村这个小天地,应该出去外面闯一闯。可能我们每个人都曾面临过这样的抉择困境:当个人的责任与自身的追求发生了冲突时,是选择服从于沉重的责任,抑或是遵从自己的本心追求自我价值?孙少平给出的答案是后者,当然他也不是完全逃避对这个家庭的责任,他也会将自己揽工赚到的钱寄给家里。

  哥哥孙少安又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他早早辍学供弟弟读书。他没能和自己青梅竹马的润叶走在一起,却也收获到了另一份幸福的情感。相对弟弟而言,他的人生也充满了波折,但生活就是这样无奈。

  他们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但我们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主人公的不平凡。对于孙少平,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路遥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就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当他得到调出煤矿来到城市的机会时,他却选择了煤矿,这不是说他有多高的觉悟,而是他对自己工作过的地方的热情和眷恋,于是,他选择了平凡。

  只有做一名劳动者,不去把不幸当作负担,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诚的心去体验,毕竟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在亘古的大地与苍凉的宇宙间,有一种平凡的声音,荡气回肠。

  平凡的人,也可以过得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4

  《平凡的世界》的那个年代或许是因为离我们太遥远的缘故,初读时难免会觉得它枯燥乏味,一度没有再读下去的兴趣。但是因为这本书是高考必读,我便怀揣着很大的功利色彩硬着头皮从头来过正式开始了阅读,慢慢的里面的角色都鲜活起来,少平这个角色逐渐成长的过程吸引了我。

  开篇的少平是一个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十七、八岁他正值青春是一个长身体并且十分看中外在的阶段,然而家庭的贫穷使这个青春期的男孩连饱腹的食物都没有更别谈合身的衣服了。但他很懂事,即使饿的头昏眼花也不会跟家里多要一分钱,好在物质生活的匮乏并没有使少平失去斗志,他开始想方设法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或许是因为年纪差不多,读着读着好似少平就在我身边,并且能感受到他的内心变化。觉得他是一个懂事好学的男孩子。

  时间在拿着黑色面馍的手中溜去了,少平长大了,高中生涯也随之要结束了,他不再是当初那个初出茅庐的青涩少年,他成年了,已然可以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在这两年里他放下了对郝红梅的感情,思想些许成熟的他不会因为所谓的初恋情人的背叛,在这个他曾经心动过的女生有难的时候落井下石,这个重情义的男孩子选择了第一时间出手相救。他交到了一生挚友田晓霞,通过与晓霞的接触他慢慢开阔了眼界,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思想得以在更大的世界里遨游,精神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这个一身正气的男孩子在我眼前呈现出了一个‘‘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形象。在危急时刻他冒着生命危险救下了侯玉英,没有人敢站出来,只有他奋不顾身的去救那个濒危的生命,这个时候,他是一个行侠仗义的少年。

  高中生涯结束的少平回到了亲切的双水村,他的面前似乎没有更多可供选择的路,只有每个农民都有面对的几亩土地在等他回去耕种。田福军上任,搞起了生产责任制,刮起了单干风,为了到头来能有一个好收成每家每户都尽自己最大努力把自家的地种好,少平身为家里的青壮年当然是一个顶好的劳动力,这个思想广阔的读书人被迫无奈的走上了每个庄稼人必须走的道路。

  庄稼人一成不变的人生不是少平想要的生活,即使在大哥的砖窑里能赚取足够的金钱,不再缺吃少穿,但我们的少平怎么可能忍受的了仅仅拘泥在双水村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他的腿或许没有走出去多远,但他的思想早已随着书漫游过了广阔的世界,他想出去闯,闯出自己的人生,即使撞的头破血流也不悔。就这样少平走出了温暖的故乡独自一人到黄原打拼他想要的人生。在黄原,这个曾经广读诗书的教书先生也必须放下读书人的架子装作是文盲去融入到打工者的生活中,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从零干起。

  至此我不禁感慨世事无常,多么优秀的男孩子啊,而他所要面对的现实生活是那么的残酷。少平的那个年代,是经历了“四人帮”的发展与垮台,我们无法用现代的眼光和思维去批判那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但不置可否,当时的制度的确阻挡了一批批像少平这样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前往属于他们的广阔世界。每个历史时期都不乏怀才不遇的志士,他们有的“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也有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某一个角度看,这些人选择了消极避世,而我们少平却选择了逆风前行,这个男孩子身上仿佛始终有一股劲,不退缩的劲,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么即使这条路上风雨交加,荆棘满地也绝不回头。

  合上书本,从小说的人物情节中走出来,现在的世道,我们早已乘着脱贫攻坚战的快车逃离了如此残酷的现实生活,我们现在的生活十分平静,平静的如同没有风浪的大海,以至于忽然掉进去一块石子激起的浪花都会被我们视为滔天的波澜,而面对我们所谓的波澜滔天时我们顿感无力。从小就就备受呵护的我们似乎缺乏一种力量,让我们不畏艰险砥砺奋进的力量,这种力量体现在少平身上便是他那股永不退缩、百折不回的劲,在某种程度上,少平的成长不知不觉中悄然影响了我们。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192453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