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I卷:主观题(共50分)
26. 材料一 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是三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十七大提出了四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十八大拓展到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确立,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
材料二 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考量着党和政府平衡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的智慧。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结合材料一,试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有关原理分析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发展过程。(10分)
(2)分析材料二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唯物论依据。(10分)
27. 20世纪90年代的苹果公司一度濒临破产,乔布斯回归力排众议,毅然砍掉没有竞争力的产品,推出了iphone、ipad等创意非凡、受到人们喜爱的新产品,使苹果公司成为美国最有价值的企业。一般来说,企业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从起始期、成长期到成熟期、失败期的生命周期,这个周期被成为第一曲线。为了能够实现持续发展,避免失败,企业需要高峰到来之前开辟一条新道路,这条道路发展的轨迹被称为第二曲线。 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谈谈苹果公司是如何实现第二曲线的开辟和发展的。(15分)
28.某校高二(1)班的同学组成探究小组对环境进行调查研究:
第一小组:研究雾霾天气:近年来,中国多地持续的大雾天气使得PM2.5这一陌生的专业术语,成了民众口中的 热词。
同学甲认为: 目前,美国的PM2.5监测站点有1028个。但据我了解,一台 PM2.5 监测仪器大约要花费二三十万元, 一年的运营维护成 本近 5 万元,一个监测站常年运行下来成本很高,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立即开展 PM2.5 的监测 还有一定难度.
同学乙认为:在全国推广 PM2.5 的监测,也意味着大量监测仪器的上马,相关生产企业 也将迎来一个较大的市场机会,还是应当尽快在全国推广 PM2.5 的监测工作。
同学丙告诉大家:人类认真研究PM2.5的历史并不长久,首先是因为这有赖于现实微观世界的认知水平,更重要的是这种空气杀手恰恰是人类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请你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三位同学的观点。(15分)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答案
CCBAD BBDCB BDADA CCDDC DABBD
26.【答案】(1)①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党关于现代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变化,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发展的需要。(5分)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我们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认识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化和发展的。(5分)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张。(5分)
②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张,是尊重自然规律的体现。(5分)
27. ⑴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科学地预见企业发展趋势,居安思危,认识到第二曲线代表企业发展的方向和长远利益。(5分) ⑵ 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开辟第二曲线。(此点大多政治生答不出来,答出来酌情加分。) ⑶ 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创新要把握时机,不失时机地推动企业的发展由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转变。(5分) ⑷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第二曲线的开辟和发展会受到习惯势力、传统思想的干扰和制约,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应正确对待遇到的困难,保成新事物的成长。(5分)
28.(1)同学甲: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立即开展监测活动有一定难度 ,要经过调查研究,充分考虑投入、成本等客观因素, 反对唯意志主义。(可替换的观点: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不顾条件盲目在全国上马监测)(5 分) . 同学乙: 联系是普遍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在全国推广PM2.5 的监测会带动相关企业的生产(可替换的观点: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尽快在全国推广 PM2.5 的监测有很多有利条件,必须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 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5 分)
同学丙: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现实的认知水平决定我们才刚刚对PM2.5进行研究,相信未来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它会有深入的了解并找到解决的对策。(5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ti/7850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