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说课稿(2)

图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特点及在本单元的地位。

  《我愿意是急流》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四课《外国诗三首》中的第三首诗歌。这是一首向自己所爱的人表白爱情的诗歌,诗人使用博喻和对比等修辞方式,以两组不同的意象,刻画了一个坚韧豪迈而又充满苍凉感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一个具有娇媚温馨气质的女性形象,表达了诗人为爱情敢于承受孤独、敢于排除任何艰难险阻、甘心付出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的决心和意志,同时也倾诉了对爱人无私的抚慰和支持。

  (二)教学目标和确立的依据

  1、知识目标

  (1)、了解裴多菲的人生经历及其创作情况;

  (2)、感悟本诗的每组意象,并把握其各自的特点。

  2、能力目标

  (1)、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

  (2)欣赏本诗结构整齐,反复咏唱的艺术美。

  3、情感目标

  学习诗人对爱情甘心付出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的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意象,进而了解本诗在意象选择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与舒婷的《致橡树》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感知裴多菲的爱情观与舒婷的爱情观不同之处,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四)、学情分析

  鉴于本课是诗歌单元的最后一首诗歌,此前,学生已经阅读了一定量的诗歌作品,也已经初步掌握一定的诗歌鉴赏方法,因此,在学习本课时,主要以听配乐朗诵、朗诵阅读再加上适当的点拨的方法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此前,我们已经学过舒婷的《致橡树》。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把本诗和舒婷的《致橡树》进行比较阅读,在对比阅读中感悟和理解裴多菲和舒婷的爱情观的不同之处。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囿于本校教学条件的限制,我在课堂上将用MP3和小音箱组合起来,为学生播放名家配乐朗诵,让学生听出诗歌所蕴涵的诗人的感情来,通过听配乐朗诵可以达到以听代教的目的)

  2、诵读品味法(诗歌是用细瓷小碗盛装的龙井,而不是街头供认解渴的大碗茶,因此,在诗歌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诗歌所蕴含的意象、意境和思想感情)

  3、点拨法(由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学生的能力有限,学生不可能把诗歌中所有的意象、意境和思想感情都品味出来,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

  4、比较阅读法(我们刚刚学过舒婷的《致橡树》,该诗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的爱情观,舒婷的爱情观与裴多菲的爱情观有什么不同之处,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分析其不同之处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本节课,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古语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因此,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以下几个学法:

  一是朗读感悟。通过听配乐朗诵和反复诵读,让学生感悟诗歌的意象、意境和思想感情,进而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技能。

  二是对比阅读法,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感受诗歌抒发的感情与其他同类诗歌不同之处。

  三是模仿学习,通过让学生模仿本诗进行仿写训练,进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教学思路

  《我愿意是急流》一向被人当作精彩的情诗来读,高中生还处于一个敏感的青春勃发期,他们会悄悄地反复诵读此诗。教学时可趁机通过与舒婷的《致橡树》进行对比,进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婚恋观教育,由于本诗内容上比较浅显易懂,学生通过听配乐朗诵和反复诵读就可以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因此,讲课时不必在思想内容上过多展开,指导学生抓住其形式的特点谈一谈就可过去。

  (二)导语设计

  课前在黑板上板书殷夫译的裴多菲名作《自由与爱情》,由《自由与爱情》引入新课。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生命、爱情和自由无疑都是值得我们珍惜的。然而,当三者不可兼得的时候,孰轻孰重,你该如何抉择呢?对此,诗人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短短的一首诗曾经激励着多少热血青年去追求自由,即使面临死亡也义无反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我愿意是急流》,倾听他对爱人的真挚表白,以全面认识诗人的爱情观。

  (三)教学过程

  1、讲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给学生两分钟的准备时间,让点名一学生结合手中资料讲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然后由教师进行补充纠正。

  裴多菲(1823—1849)是匈牙利伟大的革命诗人,也是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一生是与匈牙利人民反抗外国侵略和争取政治自由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最后在与沙俄哥萨克兵的搏斗中为国牺牲,年仅26岁。他曾说过:“我用我的诗作战,我的每一首诗都是一个能征惯战的战士。”他一生中写了大量的抒情诗,其中三分之一以上都是爱情诗,因此,他被称为“马扎尔抒情诗王”。代表作:《自由与爱情》《农村的大锤》、《雅诺什勇士》等。

  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1847年8月,是裴多菲献给妻子尤丽亚的爱情诗。此外《给尤丽亚》、《小树颤抖着》和《假如我想起我亲爱的人儿》等都是裴多菲献给尤丽亚的爱情诗。

  2、听读感知

  (1)、播放名家配乐朗诵《我愿意是急流》让学生把握本诗朗诵的节奏和停顿等朗诵技巧,并让学生掌握其中的生字词语。

  (2)、再次播放名家配乐朗诵,让学生找出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

  (3)、第三次播放名家配乐朗诵,让学生品味诗歌的感情,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小声跟读。

  (4)、让学生集体朗诵全诗,掌握诵读技巧,学生读后教师进行纠正诵读不到位的地方,然后由教师作示范诵读。

  (5)、让男女生分别集体朗诵全诗,男生读后由女生作点评,女生读后由男生作点评,最后由教师作总结。

  (6)、个别诵读,诵读时教师

  为其配上背景音乐,这样更能提高学生的诵读积极性,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

  3、分析诗歌意象

  (1)、请全体同学再次集体朗诵全诗,分别找出用来表述我和我的爱人的意象。

  我: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

  我的爱人: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夕阳。

  (2)、思考这两组意象各具有什么特点。诗人是怎样将这两方面的意象联系在一起的?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诗人用来自喻的意象比较粗旷,富有阳刚之气,给人以壮美之感。

  比喻爱人的意象娇小、细腻,有着女性的柔媚,给人以秀美之感。

  修辞手法:博喻、对比

  (3)、我为什么会为我的爱人心甘情愿地付出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通过学生思考,让学生说出本诗的主题:爱

  (4)、本诗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爱情观?

  4、比较阅读

  (1)、把本诗和舒婷的《致橡树》相比较,分析这两种爱情观不同之处,进而对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对高中生早恋问题起到疏导作用。

  (2)、把本诗和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树》进行比较阅读,分析这两首诗思想感情和写作方法上的异同点。

  我愿意是树

  我愿意是树,如果你是树上的花;

  我愿意是花,如果你是露水;

  我愿意是露水,如果你是阳光……

  这样我们就能结合在一起。

  而且,姑娘,如果你是天空,

  我愿意变成天上的星星;

  然而,姑娘,如果你是地狱,

  为了在一起我愿意永坠地狱之中。

  ——裴多菲

  5、结束语:爱情是美妙的,但春天不是收获的季节。中学生不乏“早恋”的现象,但是爱又是苦涩的、艰难的。过早涉猎这个禁区,只会品尝到一杯苦辣的酒、一颗酸涩的果。如果你爱他(她),就应该让她过得幸福,如果你爱他(她),就应该为她的前途着想,如果你爱他(她),就不要影响她学习,给她一个安静的学习空间。同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除了爱情,生活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毕生去追求的爱:父母之爱、兄妹之爱、朋友之爱、师长之爱;对理想、生活、甚至未来的爱。

  布置作业:

  阅读《我愿意是急流》,模仿诗句的形式,再造两组诗段,内容是:

  我愿意是……只要我的…是…

  我愿意是……只要我的…是…

  急流(崎岖)小鱼(鱼水之情,是你的生命之源)

  荒林(狂风)小鸟(是你的可爱家园)

  废墟(荒凉)常春藤(是你的一生依靠)

  草屋(打击)火焰(是你的抒情小屋)

  云朵(破旗)夕阳(是你的,相依伙伴)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c/tupian/403968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